道靓丽的风景线,甚至对于一些人而言,礼仪小姐的精彩已经超越了比赛本身,然而光鲜的外表下却屡屡被视为花瓶,只有走进了她们的世界,你才会发现,原来“花瓶”难当。
近日,东亚运动会以及第十二届全运会都开始进行礼仪志愿者的选拔工作,众多佳丽汇聚选拔现场着实令人大饱眼福。在这个选秀时代,随着华夏举办的赛事越来越多,各项比赛的礼仪小姐选拔也引起了众多人的兴趣。
华夏各项赛事中的礼仪小姐又被称为礼仪引导员或者礼仪志愿者等名称,按照在赛事中具体的任务不同又可以大致分为颁奖礼仪、引导礼仪、贵宾接待三种,伴随着国歌响起,颁奖礼仪则是我们最常见到的。
赛事礼仪选拔的来源大多为校园里的高中生、大学生,但选择更多的是本科生,研究生这样的高学历人才,其中礼仪类相关专业以及模特、旅游、艺术类的女生最为受到青睐。
由于赛事礼仪选拔的对象多为大学女生,并且对报名者的外貌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选美”这个词。也许在许多人心里礼仪小姐的选拔就等同于选美,但事实上,赛事礼仪的选拔形似选美,却不同于选美,甚至是高于选美。
礼仪小姐一般被视为一届赛事的“门脸”之一,所以任何赛事的组委会都对此项工作相当重视。有些人认为,在我国十几亿人口中选出几千个美女不算难事,然而,赛事礼仪可不止美女这么简单,因为并非所有的美女都符合赛事礼仪小姐的标准。
不同级别的运动会,选拔礼仪小姐的标准也不完全一样,随着城运会,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级别的不同,礼仪小姐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这也对应着选材范围的广度与深度的不同。
到了奥运会这个级别,奥运礼仪小姐的选拔标准,完全超过了广大华夏男性对另一半外在要求的最高标准,相比于千万富翁的征婚广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8年燕京奥运会时,共有超过56万人申请成为志愿者,而被选中成为志愿者的不超过10万人,最终能成为赛事礼仪小姐的只有380余人,在除燕京之外,面向全国招募的160个名额里,仅重庆就有超过15000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