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官的这一段事也不晓得?”周瑞家的在旁笑道:“前年李先儿还说这一回书的,
我们还告诉他重着奶奶的名字不要叫呢。”凤姐笑道:“可是呢,我倒忘了。”
说着,又瞧底下的,写的是:
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
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行人至,音信迟,讼宜和,婚再议。看完也不甚明白。大了道:“奶奶大喜。
这一签巧得很,奶奶自幼在这里长大,何曾回南京去了。如今老爷放了外任,或
者接家眷来,顺便还家,奶奶可不是‘衣锦还乡’了?”一面说,一面抄了个签
经交与丫头。凤姐也半疑半信的。大了摆了斋来,凤姐只动了一动,放下了要走,
又给了香银。大了苦留不住,只得让他走了。凤姐回至家中,见了贾母王夫人等,
问起签来,命人一解,都欢喜非常,“或者老爷果有此心,咱们走一趟也好。”
凤姐儿见人人这么说,也就信了。不在话下。
却说宝玉这一日正睡午觉,醒来不见宝钗,正要问时,只见宝钗进来。宝玉
问道:“那里去了?半日不见。”宝钗笑道:“我给凤姐姐瞧一回签。”宝玉听
说,便问是怎么样的。宝钗把签帖念了一回,又道:“家中人人都说好的。据我
看,这‘衣锦还乡’四字里头还有原故,后来再瞧罢了。”宝玉道:“你又多疑
了,妄解圣意。‘衣锦还乡’四字从古至今都知道是好的,今儿你又偏生看出缘
故来了。依你说,这‘衣锦还乡’还有什么别的解说?”宝钗正要解说,只见王
夫人那边打发丫头过来请二奶奶。宝钗立刻过去。未知何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