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怎生有这般丘壑?此次献捷,看来他已经是将官家揣摩得相当通透,朝堂当中,逢君之过诸辈已经不少,再来一个这般不是士大夫出身,深浅难测,更有本事足济其恶的萧言出现,这大宋国事,将来如何得了?
就在宣德楼上众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做派的时候,朱雀城墙上金鼓号角之声再度齐声响动。神武常胜军当先一片白幡,已经出现在宣德楼上大宋君臣们的视线当中。
马上骑士白袍如雪,旗幡如林,大宋忠魂灵位层层叠叠,十万健儿,死战绝域,虽有百死,为国却不惜其身。今附凯旋雄师军旗,来面君前。这一种壮烈到了极处的男儿气息,顿时就直直撞上宣德楼,笼罩在在场每个人身上!
大军凯旋,魂兮归来!
宣德楼上,赵佶以降,所有人都似被迎面而来的这种感觉推了一把似的,都情不自禁的微微向后一仰,每个人神è都下意识的肃然起来。
这白袍骑士,仿佛无穷无尽也似的从朱雀中涌出,出了宣德楼,神武常胜军就不再反复唱那首国殇辞章,人马皆是寂然无声也似向前行进。原来高举的旗幡随着领队军将悲凉抑郁的一声号令,向宣德楼上大宋帝国的皇帝俯首行礼。在这一刻,恍然不仅仅是这些神武常胜军的白袍骑士,而是万千忠魂同时来归,在宣德楼前向赵佶行最后一次军礼!
赵佶原来很有轻松的神è已经绷得紧紧的,并没有在御座上坐下,而是在宣德楼前,凭栏站定。这位艺术家皇帝已经从一开始就被打动了,这时眼眶已经微微有湿润。
此时此刻,就算是梁师成等辈,想向赵佶进言,说什么萧言此举违反礼部仪注,自行其事,居心不测。又怎么敢说出口?而且这等场面,虽然沉默异常,只能听见马蹄声整齐的响动,却是自有一种绝大压迫力,让人只能肃然注目,哪里还说得出诋毁的话语?
大队白袍骑士,在离宣德楼三百步就已经停止向前,而向两边散开,将数百成千灵位完全展现在宣德楼上大宋权力中枢的君臣们的眼前。
在他们身后,就是大队披甲甲士,每一营中,近三百匹战马都是一样颜甲上创痕犹新,身后战袍血迹浅浅。仿佛才从百死余生的战场上下来一般。一个接着一个方阵的在那些白袍骑士身后展开,每一个方阵就位,领军将领就是一声低沉短暂的呼喝,如林长矛,蔽日旗幡,同时整齐垂下,向赵佶行礼致敬。
随着一个接着一个方阵就位垂矛,这整齐起伏的钢铁波仿佛具有一种催眠的魔力,让每个人心都揪紧了。此时此刻,赵佶以降,每个人连大喘气都不敢,生怕惊动宣德楼下这仿佛有了生命也似的静默钢铁丛林!
什么是百战雄师,这才是百战雄师!杀气雄浑却又安静整肃,令行禁止,虽千百人,却如一人。此前环庆军虽然花团锦簇,但是和眼前这支足可让人感到畏惧不敢高声的大军比起来,只能说是天上地下!
经过近代方式练出来的大军分列式,在一千年前展现出来,果然有着最大的震撼力度!
当萧言一行,在貂帽都亲卫簇拥下出现在朱雀内的时候,所有歌声乐声,此刻都戛然而止。仿佛为他们带动也似,宣德楼上一直奏响雅乐的钧容直,这个时候也情不自禁的停下了手中乐器。
宣德楼和朱雀之间,御街之上,只有一片让人觉得浑身仿佛过了电也似的庄严沉默。每个人的目光,都下意识的集中在了策马缓缓而前的萧言身上。
宣德楼上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萧言,此时此刻都是心中喝彩,这个已经名动天下的萧言,哪里象边荒来归的匹夫之辈?
宣德楼下,萧言与方腾及一众军将,越众而出,萧言在前,诸将在后。萧言脸è略微有憔悴,身形也稍稍有瘦削,一身紫袍,穿在他身上,别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风仪气度。和这个时代的大宋士大夫们不同,可这不同又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唯一能看出来的,就是他腰间犀带束得很紧,显出了一种和大宋文臣们不同的jīng悍利落,偏偏又不显得粗鄙,却自有一种潇洒。
萧言和身后诸军将,也没什么多余举动。只是来到宣德楼前百步,同时翻身下马,萧言以降,同时深深拜伏在地。他们并没有立刻舞拜山呼万岁,而是就这样静静的拜伏在地上。
在他们身后,大队步军士卒一个接着一个方阵的开进。进了御街,就变幻了步伐,抬腿高,落足重,上身却始终挺得笔直。这步兵分列式,看起来比骑军更加的壮观震撼。那种正步前进重重落下的架势,似乎每一下都敲打在人心里。
步兵分列式,本来就是单纯用人来营造出一种滚滚向前,无坚不摧的气势。已经是人类队列臻于极致的表现形势。此刻展现出来,如何不能让宣德楼上大宋君臣们目眩神驰?
步军方阵次第而就位,同样垂矛俯旗行礼。在一个个步军方阵前行的同时,萧言及神武常胜军诸将,就一动不动的拜伏在那里,丝毫没有其他动作。
赵佶站在宣德楼上,看着眼前景象。只觉得整个天下都拜伏在他这个大宋官家脚下,一种豪情壮志自然就油然而生。
这与汴梁富丽生平享乐,看着上元灯节熙熙攘攘的治下子民截然不同,是他从来未曾有过的新鲜感受。可是这种感受,同样很好。而且这满足感,甚至犹有过之!
看着匍匐在尘埃中不言不动的萧言,赵佶这个时候才似乎恍然想到,这个风仪绝佳的南归降臣,是一归宋就投入了血腥拼杀的第一线中,在北伐战事正打得不汤不水,辽人大军直抵雄州宋境之内的时候,军心士气低落到了极之际。率先北渡,一路攻城略地,还打垮了南下试图卷入这场混战中的nv真军马,最后克复燕京,擒获辽人皇后,接着扫平了燕地几十万人掀起的叛将太祖太宗都只能望而兴叹的燕云十六州重归大宋版图的大功臣!
他在朝中没有奥援,没有后台。这些功绩都是在童贯掣肘,西军出力不多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拼杀出来了。要说孤臣孽子,谁还能超过这个萧言?
在大宋重臣凋零,禁军已经崩颓到了极处,毫无战斗能力,西军又有坐大趋势的时候。这等人物,岂不是天赐給大宋的?有他镇于汴梁,足可慑四下边镇离心。一旦边疆有警——比如说那个崛起的nv真,胡虏之族耳,谁说他们将来就不会ā扰犯边?一旦遣这萧言领军出外,边疆战事,可保无忧,汴梁这里,自然就是泰山之安。这等人物,难道就不值得重用么?
而且他实在是根基太浅,就算是重用了,没有三二十年,怎么也培植不起势力来。再说他这个南归降人的身份,大宋出身的人,他想拉拢为己用,只怕也为难得很,出身天然就受了限制…………这等人物,只要自己加恩,还不能只是为皇室效力?
这个念头当然此刻赵佶只能是想想,就是他身为君王,也行不得快意事,什么都是言出法随。这等牵扯朝局平衡的重要决断,就是他身为官家,也得和士大夫集团中不同团体反复博弈平衡才能有一个结果出来。
但是有了这个念头,就让赵佶容è随和多了,看跪在那里不敢抬头的萧言也越来越顺眼,甚至在宣德楼上就微微头。周遭不少有心人,一直在关注着赵佶的反应。看到这个场面,吴敏甚至觉得眼前都有发黑,梁师成的脸è也终于忍不住有些难看了起来。宇文虚中面容上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只有蔡京,还是那副诚心正意的样子,亏他这个岁数,在宣德楼上站这么久,还能维持住神è不变。
大队步军终于就位,跟在骑军之后,层层叠叠的排开竖立。当最后一个步军方阵就位的号令发出,萧言直起身来,正正头上冠带,率先舞拜下去。神武常胜军近九千军将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