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与希望
——1982年5月30日,纽约时报评论《抢劫约柜的人们》和《E.T.
外星人》影片文章的标题
迈克尔·艾森纳和杰弗瑞·凯赞伯格在派拉蒙公司为《夺宝奇兵》铺起了红地
毯。他们准备在距离洛杉矶31英里的卡特林娜岛上,在阿法隆舞厅的艺术演播室内
举行隆重的首映式。斯皮尔伯格在第一轮的几次试映时,电影仅仅开演20分钟他就
紧张地跑掉了。几次试映的结果表明,这部片子不需要如此大张旗鼓的促销仪式。
(直到11个月后,斯皮尔伯格才在好莱坞弯形影院中与观众一起观看了《夺宝奇兵》
的公映,因为这家电影院具有高级的放映设备和效果极佳的音响。)
派拉蒙公司将《夺宝奇兵》安排在嘎纳电影节上放映,并准备在1981年6月11日
于夏季最好的时节在美国上映。由于该片口碑极佳,在公映前的4天中,派拉蒙公司
在海湾地区各国的股票上升了2。5个百分。《夺宝奇兵》也使卢卡斯影片公司有
了极好的发展前景,借着这个东风,卢卡斯影片公司又接着拍了两部续集,获利数
百万美元。此后他们又拍摄了一部以布拉格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年轻的印第安纳
·琼斯》。
与《大白鲨》相比,《夺宝奇兵》更是一件轰动的、影响超出世界影坛范围的
新闻事件。4月份,关于太空探险的神话引起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关注,
他们邀请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去堪那佛角观看了太空飞船的现场升空。在这种形势
下,其他科幻影片和电视剧,尤其是那部《太空旅行》随即面世了。斯皮尔伯格对
如潮的盛况并非置若罔闻,他把美国航空航天局送给他的那帽子视若珍宝,此后
几年中,他在照相时经常戴着它。
3月份,洛杉矾时报的一篇报告又提到了斯皮尔伯格的真实年龄,这让他感到有
些难堪。有位记者在整理了加州长滩的记录后说,资料证明斯皮尔伯格先生生于19
46年。斯皮尔伯格的出版代理人对此没有做出反应,只是说,斯皮尔伯格只回答与
《夺宝奇兵》有关的问题。
一时间,《夺宝奇兵》已然成为电影业中的精典之作。1983年,汤姆·塞莱克
在布赖恩·G·哈顿的一部与《夺宝奇兵》没什么不同的影片《通往中国的高速路》
中扮演的角色,与他当韧在福特手中丢掉的那个角色相差不大。1985年,理查德·
张伯伦在重拍的《所罗门国王的宝藏》中饰演了艾伦·郭特曼。这部影片在内容上
也与《夺宝奇兵》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该片同样选择了曾在斯皮尔伯格影片中
扮演沙来的约翰。瑞斯戴维斯在片中担任了角色。1986年的影片《艾伦·郭特曼和
失落的金城》与《夺宝奇兵》的相似之处就更为突出了。1985年,澳大利亚的《空
中海盗》以及其他许多部影片也纷纷效仿《夺宝奇兵》中的动作明星,让他们的人
物角色也戴上软呢帽、穿上作战服去寻找失落的城市、庙宇、部落和财宝。菲尔·
伯曼和蒂姆·格里高利,两位坚定不移地努力征服爱滋病的生物学家,他们甚至把
印第安纳视为吉祥人物和与恶势力搏斗、战胜困难的偶像。在那段时间里,《夺宝
奇兵》也掀起了“宝盒”的市场狂热。1985年,当年轻人看到布鲁斯·贝里斯福特
执导的一部圣经故事《大卫王》中理查德·凯尔在藏戒约的宝盒前跳舞时,嘲笑道:
“这是老一套了!”他们认为他是偷了斯皮尔伯格的发明。
由于斯皮尔伯格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胜利,斯皮尔伯格没有再去四处周游宣传此
片。他要抓紧时间去赶超好莱坞。在两年的时间里,好莱坞在许多方面已有戏剧性
的变化。迪斯尼公司无论在经济实力和艺术魅力方面都濒临破产,而哥伦比亚公司
近几年里在弗朗克·普赖斯的带领下第一次显露出生机,它开始吸收那些寻机进入
娱乐圈的公司,并向他们招标,最后,可口可乐公司成了最终的买主。环球公司也
不再沉睡,他们似乎准备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旅游业,公司所在地已成为洛杉矾最吸
引游客的景之一。瓦萨尔曼不仅没卖掉拍摄场地,还把环球的主题公园扩展至黑
塔楼和好莱坞之间的那450公顷的每一寸土地上。
最令人惊叹的发展之一,是米高梅公司正在一位未来型领导人物大卫·伯格曼
的领导下焕发出一种新的活力。他大打折扣地以5000万美元的罚款支付了亏欠社会
的债务以后,制作了一部反映他自己的纪录片《天使之死》,描写了他是如何迷上
毒品“天使的尘埃”,又如何被捕入狱并将3年的刑期减至1年,以及如何将一切不
利于他的罪名统统摆脱掉。一位和善的法官对他说:“把服刑的事抛到一边,去于
你的事吧。”于是他同制片人弗莱德·菲尔茨有了合作关系。1979年10月他当上了
米高梅公司的总裁,菲尔茨仍和他在一起。
斯皮尔伯格搭起阿姆伯林公司的骨架后,近来忙于制片人的工作,并着手寻找
能为他提供实践经验的项目。他的作法完全不同于札梅其斯和盖尔的作法。在乔治
·卢卡斯和科克·道格拉斯的帮助下,他投拍了一部名为《家庭电影》的片子,这
是由布里安·德·帕尔马和他的几个学生制作的一部低成本的影片。联合艺术家公
司很吝啬地将它买下来,只花了极少的广告费就把它搬上了银幕。德·帕尔马抱怨
道:“他们害怕小影片,实说吧,他们宁可要一部成本为500万美元的影片,也不要
一部成本只有30万美元的影片,因为任何廉价的影片都会有许多烦人的演员。”这
件事对斯皮尔伯格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教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取得成功,
就必须有一个设备齐全的摄影棚作后盾。
弗朗西斯·科波拉当时正在洛杉矾制作他的浪漫音乐片《来自心底》,2月份,
斯皮尔伯格参观了他的工作。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在他的摄影导演鼓励下,设计出
了一个复杂的灯光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通过电脑盘上的按钮用颜色“冲洗”拍摄现
场,科波拉已经向这些令人头晕脑胀的最新高科技手段投降了。他也常常在电视屏
幕上导演片子,也时常从他那部彼人们叫做“银鱼”的不锈钢的拖车中钻出来。斯
皮尔伯格意识到了录像机的前景,他同意终有一天,拍片子将会成为摆弄数码的工
作。但是斯皮尔伯格同时也看出,科波拉拍摄这部影片的手法十分贫乏,影片的内
容也是如此。斯皮尔伯格断定它肯定会失败的。(1981年8月,派拉蒙公司将该片放
映给有可能买下它的影院老板们看,但他们都对它嗤之以鼻。)
斯皮尔伯格到旧金山与卢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