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我为王 > 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

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征服娱乐圈 天道天骄 一世之尊 神话版三国 一千零一夜2003-2008合集 重生潜入梦 勇者无敌 万古神帝 史上最强师兄 弑天刃

曾,赵无恤记得曾听过这个名字,难道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子?还是曾子的父亲来着?

在见识到曾的和行事风格后,赵无恤排除了第一个可能,那么他怀里的那个孩童,就是号称继承了孔子思想的曾参了,曾参再传子思,子思再传孟子,这便是儒家后来追溯的主脉“道统”。

任谁都想不到,严肃治学的曾子,竟然有这么一个放肆的老爹。

面对上面鼓瑟依旧的“鲁之狷士”,赵无恤对冉求问道:“倚门而歌虽然有他自己的道理,但实在是与世俗不合,也违背了礼法,孔子就任他这么做么?”

对于这一,冉求还是非常自豪的,他说道:“夫子曾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中行就是实行中庸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找不到中庸之往,那和狂狷格的道也成。

狂士的特是进取:这个社会太黑暗了,我一定要改变这个黑暗不公的现实。一个这样积极进取的,就是一个狂者。

狷士的特,是有所不为:这个社会太黑暗,没搞了,改变不了了。但是,我固然改变不了这个黑暗的现实,黑暗的现实你也别指望改变我, 我还是会按照我的原则去做的。一个这样有所不为的,就是狷者。

后世的孟子是狂士,庄子是狷士。

冉求解释道:“夫子认为,礼不光要停留形式上,光靠表面上们的语言、们的眼神、们的表们的动作来遵循礼。礼应该真诚地表达感,没有真正的仁的感,费了大力气来做这些礼仪有什么用呢?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丑恶么?”

“而不同的表达礼的方式也不同,就说那去祭奠季武子的中,有的举止哀伤,其实心里却没有哀。子皙虽然倚门而歌,却表达出了对季武子的送别之意。并非有意捣,而是发自本心。”

赵无恤愕然,经过一路上的见闻和昨亲见,他对早期儒家的包容有了新的认识。

早期的儒家是很多元的。孔子容忍学生们对他提出尖锐的不同意见,只要不超过底线,大多能宽而恕之。其中有子路这样的武士儒,格偏向轻侠;有子贡这样的商贾儒,专心于辩才和致富;有冉求这样多才儒。知兵事政务;甚至还有曾这样的狂狷儒,行事跟后世儒家的对庄子颇为相似。

目前来看,他们反倒是孔门里的中流砥柱,但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儒家中子路、子贡、冉求、曾这类反而被排斥为非主流,坐而论道的高冠儒生却占据了道统。

是孔子政事遇挫,彻底转向了学术的缘故?还是在春秋战国之的剧变里,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儒家分裂,保守和复古成了主流?

但总之,孔丘这样一个落贵族。早年混得惨,理想得不到实践的机会,但至少现在名声越来越大。归根结底,这只能是一个内在魅力的结果。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的孔子,他的格魅力都让无恤有些向往,想与之游了。

笼罩这座尼父之丘的云雾渐渐消散,越来越清晰起来。

冉求又道:“夫子也嘱咐过,此举只有子皙一能为之,旁还是要遵守礼仪,不可效仿。这便是君子和而不同,小同而不和。对了,大夫的‘锦瑟无端’一句被子贡师兄写在简牍上寄回来后,子皙是最喜欢的。整捧着念叨,这况持续了月余,他今在此鼓瑟,大概是要为大夫送别吧。”

就在这时,墙上曾鼓瑟的动作由轻快变成了缓慢,快乐的瑟声和歌声开始变得哀伤。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譬彼舟流,不知所届。”

看热闹的民众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听到曾由欢乐转为哀伤,面面相觑下渐渐散开了;那些被吸引过来的郓城流民虽然听不懂,却想起了背井离乡的惨状,竟然齐齐抽泣起来。

而赵无恤闻声后也有些色变。

这是诗经里的一篇《小弁》,传说是周幽王放逐太子宜臼,宜臼内心忧愤哀怨时所作。诗写了宜臼的孤独、流、失落、痛苦、思考、质问。

寒鸦群飞而已则孤独,柳茂蝉鸣,而自己流无处存身,无父母可依。这和赵无恤骤然来到春秋时代那一个月的迷茫,还有最初被放逐时孤苦的心态有些相似。

这几句诗歌,似乎真是专为赵无恤而唱的。

随着“铿”的一声响,瑟音和歌声渐渐稀疏起来,之所至,曾竟然也泪流满面。他怀里的幼子曾参则不知所措地去为父亲拭泪,年纪小小便能如此懂事,长大一定也是个纯纯孝子。

赵无恤仰大声问道:“长者如今正值盛年,有名师在上教诲,有子在膝下侍奉,每鼓瑟,可谓乐矣,为何流泪?”

曾握着儿子扑扑的小手,看着赵无恤回答道:“我虽盛年,但三十年前方为少年,三十年后又会在哪里呢?生在世,便再有壮志又有什么用呢?不如静享其乐。赵大夫曾有‘锦瑟无端’之言,应该能明白的意思。”

他对赵无恤没有行多余的礼仪,因为曾觉得在方才的音乐中,他已经与无恤神游过一番,不再是初见的陌生,而是相识多年的熟了。

赵无恤在两年前赋的那一句诗传了曾耳中,让他对无恤这个年轻后辈生出了“知己”之感。今天隐隐竟有劝无恤惜时避世,不要去曲阜赴黑暗的朝堂,掺和刀光剑影的谋暗算。

其中护后生的拳拳之意,赵无恤是能感受到的。

生在世,怎能不争?如今的时局,譬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为刀俎,则为鱼

平民士尚且可以躬耕于荒野隐居逃避,可身为卿族,若是政斗失败。那就是举族灭亡的下场!

于是赵无恤沉吟片刻道:“子皙是狷者,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但无恤却愿意做一个狂者,锐意进取,为民众致太平……”

他环视四周。提高了声音道:“虽千万,吾往矣!”

这番话振聋发聩,年轻的冉求听得血脉膨胀,子服何垂首咀嚼着这句话,身后百余赵氏武卒则齐齐轰然下拜。更显得无恤鹤立群。

曾微微一愣,随即涕而笑,又逗弄怀里的幼子去了。他刚才尚动泪流,转眼就欢笑言谈,转变得很突然,但因其自然而然的态度,却让并不觉得突兀,似乎就该如此。

“既然大夫之意如此,那就不再废话了。”

曾一手拍着膝盖敲打节拍,另一手挥袖说道:“瑟已鼓。愿已了,去,去!”

等到赵无恤一行再度东行后,只听到身后清音再发,墙上曾柔软的歌喉里诗歌复起,他在为赵无恤送别。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赵无恤偏望着渐行渐远的中都邑,自嘲地笑道:“还真有几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不识君的感觉。要不是领邑还得着我去维新治理,晋国的纷争局面还等着回去收拾,我还真想就这么留在中都,好好看看孔门诸子的众生百态。”

他现在觉得。这个学派,这个团体还是有希望的,但他们在后世走偏了的路子。赵无恤自不量力,却想落一子闲棋,帮他们纠正过来!

……

赵无恤一行向东走了两天后,从廪丘到曲阜的三百里行程终于要结束了。

这里滨临洙水、泗水。丘陵密布,还保存着周公传留的风尚,民俗讲究礼仪,所以当地民众表现得小心而拘谨。土地少,多,们节剑吝啬,害怕犯罪,远避邪恶,颇多经营桑麻产业,而少有山林水泽的资源。

封凛也在车队里,这一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穿越到异世界的大叔得到了配种大叔的称号 穿书后主角们为我打起来了 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 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 重生八零:被最猛硬汉掐腰宠 真不是故意想红的 穿成痴傻炮灰后我逆袭成团宠 快穿之鱼忧生存性爱之旅 两不厌 清穿之大佬五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