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说!苏颖超是几岁起练三达的?”
吕应裳叹道:“十六岁。”老婆哭道:“你总算说实话了,人家苏颖超十六岁就能练秘笈,咱家得礼这么大年纪了,凭什么不让他习练上乘剑法?敢情你是看不起自家孩子么?”说道悲伤处,竟尔站起身来,掩面啜泣中,便要夺门而出。
吕应裳心下大惊,看此时老婆只穿了件亵衣,衣衫不整,倘使奔出门去,满山弟子瞧到眼里,那还不口涎横流,手舞足蹈么?他一把抱住娇妻,哀声道:“行了,行了,别闹了,我明日去找雨枫商量商量,只要他首肯了,一切都好谈。”
眼见丈夫把傅元影抬了出来,谢嫣嫣自是勃然大怒:“又来推卸!要是傅元影不答应呢?”
吕应裳呵呵苦笑,正待敷衍几句,猛见爱妻目藏杀机,不觉心下一寒,颤声道:“他他要敢说个不字,我就我就”谢嫣嫣森然道:“你就什么?”吕应裳厉声道:“我就宰了他!”谢嫣嫣哽咽抽噎,含泪致谢:“老公真好,那得礼明日就可以起练三达了,是么?”
吕应裳嚅嚅喏喏:“当当然,明儿我就去找颖超借剑谱,一定得让得礼翻个痛快。”
“真的么?”谢嫣嫣慧眼含泪,哽咽道:“那得义,得廉呢?他俩也可以跟着学么?”吕应裳叹道:“当然可以,全家老小一起切磋,武功才进展得快啊。”
咻地一声,谢嫣嫣转嗔为喜,便在丈夫脸上香了一记,嫣然含笑:“这才是我的好老公,不枉我当年给你生了三个乖宝。”吕应裳心道:“恨吕某瞎了狗眼,娶了你这疯婆娘回家。”口中却大赞道:“吕某妻闲子孝!人生幸福若此,上天待我不薄啊!”说着去解老婆的裙带,果然这会儿太座心情好转,便让他顺利得手了。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先前吕应裳兴致勃发,宛如弱冠少年,谁知太座又哭又闹,到了开饭时,菜不免冷了大半。他搂着老婆的纤腰,附耳道:“嫣嫣,你每日里开口三达,闭口三达,到底知不知道‘三达剑’是怎么来到华山的?”
谢嫣嫣做了个鬼脸,俏皮道:“达摩老祖送你们的。”见得老婆娇媚带喜的模样,吕应裳却是心下暗叹,道:“嫣嫣啊,人之所以无耻,多半是无知所致。你平日那么贤惠美丽,怎会连‘三达剑’的来历也不晓得?”谢嫣嫣哼道:“我又不是华山弟子,为何要知道?”
吕应裳叹道:“好不知便不知,那也没什么。只是你嫁来华山这么多年,总晓得咱们是什么派吧?”谢嫣嫣悻悻地道:“什么派?你们华山门下人人带剑,不就是个剑派么?”吕应裳俨然摇头:“错之极矣,咱们华山玉清最初根本不练剑,而是道家三宗之一的‘丹鼎宗’。”
“丹鼎宗?”谢嫣嫣茫然道:“可是可是卖药的么?”
“说对了!”吕应裳一拍大腿,赞道:“瞧你多聪明!一猜便中!咱们华山以前什么都不干,专爱炼仙丹!”谢嫣嫣是个笨蛋,听得老公称赞,莫名间便欢喜起来了:“我就说嘛。你们观里不是供着太上老君么?当然爱炼丹了。那你们又是怎么改练剑法的?”
吕应裳生平最大嗜好,便是抗颜为师,好容易引出老婆的好奇心了,忙道:“这说来话长了。来,你赶紧泡壶茶来,咱们从‘天隐道人’的生平谈起”
“才不要听。”谢嫣嫣不是笨蛋,当场便识破阴谋了,嫣然笑道:“你这人老说假话,没一字可信。”说着勾住了老公的颈子,两人便滚上床去了。至于吕应裳嘴里的故事,只好说给棉被听了。
吕应裳近年受长老重托,早在为华山做志,自知本门虽以剑法闻名于世,实则最初并非剑派,而是列属于道家三宗之一的‘丹鼎宗’。门人奉‘希夷先生’为祖师,谈养生,炼灵丹,便与普天下的道士一般,同样梦想着‘羽化成仙’。
据道家北祖葛洪所载,成仙共有三条捷径,便是所谓的‘天丹’,‘地丹’,‘人丹’。据传‘天丹’是天地灵气自然化生而成,百世难逢,玄妙无比,一经服用,立时成仙。只是此丹可遇不可求,古书里虽然言之凿凿,千百年来却没听说有谁看过,更别说是吃过了。
天丹虚无飘渺,‘地丹’却是真有其事。按‘抱扑子’一书所载,这地丹便是道士自己炼出来的灵丹。他们相信天丹可从地丹转化而来,只消采集日精月华,依秦汉古方熬煮,便能从丹鼎里联储一颗真正的灵丹,依此服食,自能脱去凡胎,飞升成仙。
虽说‘地丹’一说深入人心,从者极众,不过还是有人不信。他们以为要想修成仙家正果,绝不能单凭吞丹服药,而是要从肉身锻炼着手。这派说法便是‘人丹’的由来。这‘人丹’又称‘内丹’,其实就是道士打坐修聚的内力。他们相信唯有吞吐罡气,修聚真元,方能获取天丹,这才是飞升成仙的不二法门。
‘人丹’也好,‘地丹’也罢,其实都不是道家仙术,二十武学神通。只是为了谁才是仙家正统,天下道士互斥对方为异端,进而分作了两派,一派是专修人丹的‘隐仙宗’,另一派则是华山所属的‘丹鼎宗’,专以炼制‘地丹’为主。这两宗相互争雄,势均力敌,只是几百年下来,谁也没见着王母娘娘,倒是武学秘笈多了不少。以隐仙宗为例,有神霄派的‘天心五雷正法’,北派的‘九字真诀’,‘不老术’等等,而其中威力最似仙法,也最难习成者,便是经十四世而入武当之手的‘纯阳功’。
‘纯阳功’号称天下内丹之最,乃是‘隐仙宗’至高密宝。只是经文太过艰涩,习练者须贯通天地道藏,方能蒙其启发,是以习成者极罕。那‘丹鼎宗’也不遑多让,他们虽从秦汉古籍里寻获大批秘方,提炼了‘华山金丹’,‘大别火丹’,‘青城黑丹’等等,各有神验,然则威力最最逼近‘地丹’的一颗,却是经千年古传,历七十二世而入江南魏家之手的‘元丹’,服用者号称贯通天元,世称‘元元功’。
纯阳功,元元功,并称仙家两大神功,只是这两者都是难上加难的东西。尤其那‘元丹’三千年来仅得三颗,几如凤毛麟角。是以两派人士每逢机缘巧合,一旦有人习成‘纯阳’,抑或服下‘元丹’,总要狠狠扬眉吐气一番,大吃大喝个百来年。
在天隐道人崛起前,正是‘隐仙宗’全盛之时。那时北派有人练成了‘纯阳功’,声势显赫,连少林高僧也难以匹敌,反观‘丹鼎宗’,却有百年炼不出一颗灵丹,不免丢人现眼之至。是以天隐踏入江湖时,第一个落脚处便选了‘丹鼎宗’旗下的‘华山玉清观’。
华山位列‘丹鼎八派’之一,当时早已没落了,门里虽有一颗‘大金丹’,不幸却又给不肖门人偷走,是以山上人人自危,就怕‘隐仙宗’趁虚来攻。正因如此,当天隐上山挂单,说自己想来此传艺授业之时,长老们莫不欣喜若狂,都以为有高手来帮忙炼丹了,哪知细问之下,天隐却坦承自己不服丹药,不练内功,对‘人丹’,‘地丹’一无所悉。长老们问他会什么,天隐便从行囊里拿出一枝桃木剑,在厅堂地下画了一只大圆圈。
天隐从何而来,籍贯何处,已不可考,不过吕应裳曾查过本派典籍,都说天隐画圆费时极久,所得之物‘似圆实方’,‘无可会解’,长老们错愕之余,都以为来了个画符抓鬼的江湖术士,便仍给他一只锄头,一副扁担,让他到后山帮着挑水种菜。天隐也没抱怨,便默默接下锄头,自在后山搭了间茅屋,过着隐居的日子。
真金不怕火炼,不到一年,‘隐仙宗’便大举来攻了,那时长老们搜遍丹鼎,里头却是空无一物,自然给打得遍体鳞伤,这时天隐便提着一只锄头下场了,从此也让后人明白了一件事,原来武林除了‘隐仙’,‘丹鼎’两大宗之外,还有第三条武学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