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服、忍让、退缩之意,但井上大臣却将这个‘忍’字描摹得如龙翔九天、气吞万里,与忍字的本意截然不同?以我猜想,井上内大臣多是心有鸿鹄之志,但受制于现实,无法展现,而只好以忍告诫自己,但忍无可忍,却又尝试一展雄姿,无形之间,便将xiōng意赋予书法之上……”
井上鬼雄闻言,心头巨震,此时,方才明白小九年纪轻轻,能做到国公这般显赫的爵位,绝非浪得虚名。
单凭这份眼力、洞察力,便无人能及。
井上鬼雄向小九拱手:“在下受教了。”
德惠幕府等六位大臣也惊叹于小九的洞察力,一个个嗟叹不已——他们之间自然是明白这个忍字,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但却不能明言。
井上鬼雄又道:“兴国公乃是大燕书法名家,可否留下一副墨宝,供我等瞻仰?”
小九连连摇头:“我的字洒脱飘逸,轻浮张扬,不堪一提,不敢再各位大臣面前丢人现眼,还是免了吧!”
七位内大臣以为小九不愿留下墨宝,被撅了面子,心中有些不悦,却听小九又道:“不过,我近日得了一副墨宝,十分喜欢,不知各位大臣,可愿意过目一观?”
井上鬼雄说道:“愿见真迹!”
小九将随身携带的墨宝打开,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井上鬼雄等人读完,就觉得此诗虽然境界高远,朗朗上口,但用词通俗,口语话,按照文学价值而言,也没见有多么高明啊,而且,字迹虽然大气,但却潦草不堪,歪歪扭扭,不像个样子。
难道这也称得上书法?称得上墨宝?
井上鬼雄连连摇头,面露讥讽,“恕我眼拙,不知这副墨宝好在何处?”
小九笑道:“各位大臣可知此墨宝出自何人之手?”
井上鬼雄等人俱都摇头。
陈小九笑了笑,一字一顿道:“三岁的小内藤,未来的小天皇!”
轰!
井上鬼雄等人脑子轰轰乱响,呆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