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谈这个,还是谈谈你即将面对的大考。”赵范沉声道,“我整理的那些书籍,是准备送给你备考的。”
唐杰又是一惊,心想这老丈人可是对我真好。又想想刀白凤,丈母娘对我也不错。
“确实,科举的格式是八股,”赵范又道:“但八股本身也只是格式而已,无非就是六段八个排偶句组成。先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而已。按你的聪明程度,要学会格式只需一天便可,可单会格式有什么用?”
“单单学会格式,就能让考官在上千份考卷之中,眼前一亮,赞不绝口,继而点中你杨过的名字吗?”
“不可能!你想脱颖而出,就得写出出类拔萃、让考官拍案叫绝的文章!”
其实,南宋时就有八股文了。唐朝灭亡以后,赵匡胤认为科举重诗赋、不重实际,是唐朝灭亡的一个原因,就在北宋的科举里突出策论的考试地位。唐宋八大家之后,作文逐渐放弃了华丽的辞藻,讲究朴实无华,逐渐形成了规范的格式,这就是八股文的原型。
八股文并非一无是处,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了基本格式的议论文,避免考生东扯西拉,离题万里,就是出题的范围有些狭隘而已。考了几百年,还是靠那几本书,跟后世的高考差不多。
但是有一条,唐杰深信不疑,那就是八股文做得好的人,绝不是笨蛋,考八股文做官,然后官场争斗,勾心斗角的那都是聪明人,这一点,中国的两千年封建官场文化的深厚,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是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让考官们看好呢?”事关自己的前程理想,唐杰再没了勾搭人家老婆女儿的心思,轻声问道。
PS谢谢订阅支持的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