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无戒已经知道那三个和尚是白马寺的人,见有两个弟子在,心中只想着他们把化尘的尸体带回去好好安葬,可又不便当面告之,于是捡了一块石头,朝着血迹的方向扔了去。月深人静,石块撞击之声清脆响亮,两人只是一惊,同时转过身来道:“谁?”看了看没有人影,两人对望一眼,全身打了个冷战,看他们的表情,就似乎见了鬼一样。
色无戒没有办法,又捡了一块稍大的石头,扔了过去。其中一个和尚仔细一看,道:“师兄,那面好像不太对静。”那师兄一惊,吱唔的道:“什什么不对劲。”那师弟道:“那边好像有血迹。”那师兄嘴里说着:“哪哪哪”而后眼睛顺着师弟指的方向一望,果然也望到了血迹,不由的失声叫了出来。师弟虽也是害怕,但却没有师兄那么强烈,只道:“我们过去看看吧。”师兄唯唯诺诺的答应,慢慢的走了过去。两人顺着血迹摸索到了草丛旁。那师兄同样是踩到了那一只不明来历的手,吓得都跳了起来。那师弟扒开草丛,看见主持和两位师叔死在里面,顿时眼泪掉了下来,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哭道:“主持,师叔!”师兄过来一看,也是掉下了眼泪。
色无戒见他们找到了尸体,虽还不明白那只手是谁的,但此时也无心再管这件事,根据贴上所说,华山的英雄会还要几个月再进行,于是便想在去华山的路上边游玩边赶路,绕道向西行进。
色无戒深入简出,先是用自己身上带的银子换了僧袍,弄去了佛香印,由于头发长得比较慢,他便买了个假发带在头上,这样才不会引志太多人的注意。他一般都是绕着山路而行,在山中摘此鲜果,打个野味来吃,也好生快活,只不到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都是煎熬寂寞的时分,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会时不时的想起杨采莲,就这样过了半个月,色无戒已离洛阳城不远了。
这是色无戒清早起来在山上游荡了一二里路,突觉肚中有些空虚,猛一吸气,只觉一股清淡香气扑鼻而来,清晨万物复苏,这一阵清香有如雨后甘露,让人喜不胜收。色无戒只觉全身一阵舒心暖意,只觉心旷神怡,不禁抬起头来远望。只见正前方离地十丈高的山峰上,毅然写着“北邙山”三字。雕刻精细,字走偏锋,实为行家手笔。再加上这三字刻在如此高的山峰之上,此间又没有任何物事可做凭借,如此巧夺天工,真是令人称奇。
色无戒阅历不浅,虽在山中行走数月,但所走道理却是明明白白,只要不到半个明辰,离这十里的洛阳城就到了。可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此处有座北邙山。由于好奇,使他不禁盯了这三个字好久,可思绪却已经不由自主的走了神。那一阵阵淡淡的清香,似有若无,实在是太诱人了。色无戒不由的随着清香,向北邙山逼近,不知不觉绕过一条小小的山道,已经身处北邙山道上。
放眼望去,这北邙山上竟生长着一株株不同颜色不同花型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自己也身处在牡丹的包围之中,这种感觉简直不言而欲。此时鼻间的香气更加浓烈,更觉舒服爽快,忍不住蹲下身来,吸吮花瓣上清早的甘甜露珠。
牡丹是中国名花之一,花朵硕大,花容端丽,雍容华贵,超逸群卉,素有“花王”之称。牡丹的根皮在中药中叫丹皮,是具有清热化瘀功效的良药。清晨纯洁无暇的露珠吸收牡丹的精华,色无戒这一吸吮,只觉全身筋骨从头一直到双足涌泉穴都是一阵放松,肚子空虚顿时消失,不禁仰倒在牡丹丛中,闭目静思。
牡丹是中国传统的著名花卉。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极盛于宋。洛阳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苏盐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东曹州、广东韶关等地相继引种栽培。牡丹之盛,自唐代以来,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宋人欧阳曾赋诗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来称赞洛阳牡丹。洛阳牡丹有一百多个品种,而且有不少名贵品种,其中的“姚黄”、“魏紫”,被誉为牡丹的“王”和“后”,尤为人们所喜爱。
除此之外,洛阳牡丹还存在着一个历史传说。相传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正因为如此,到北宋已发展到“洛阳家家有花”,“凡园皆植牡丹盖无它”的程度。
色无戒本来是睡觉刚醒来,可此时身处如此深香幽静之中,仿佛顿时化身成仙,那种飘渺的感觉,似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不知不觉间,色无戒便已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此时太阳照在身上,只觉有些干热。再加上肚中空虚,只好离开这一片难得的牡丹园。
色无戒一路西行,不到半个晨,便已经来到河南洛阳的城门口。洛阳不愧为历史名城,人来人往的陆毅不绝。有出城买办,有进城商版,样子甚是匆促,虽然大家都是擦肩而过,可却显得那样冷默,没有人肯留下来停留片刻。色无戒在旁一阵观望,只见城门口用荆棘木条拦道,一次只要通过不超过三人。两名兵卒持矛把守在左右两侧。一位武官带着两位兵卒,正在挨个的察看来往客商。他们看似察得很认真,但只要你行为不怪异,长相不特别,一般都能通过,一些例外的都被抓了起来。所以来往人众都不敢有特异的表现,只怕自己会无缘无故的被抓了起来。
色无戒在旁看了一会儿,如今正是乱世之秋,北宋政府这么做也是情理之中。现下看了看自身的打扮,就准备进城去。突然听到一个小女孩正在大街上大声哭泣,双手柔着双眼,只大声叫着妈妈。这此一来,顿时引起了宋兵的注意。那武官和两个兵卒走了过来,正要对那小女孩进行旁问时,不远处一个中年妇女挤着人群过来,道:“妈妈来了,妈妈来了。官爷,她我女儿,刚才我去给女儿买糖葫芦,没想到就这一会儿,这孩子就哭成这样,实在是对不起。”
那小女孩本来是泪流满面,一看到母亲顿时止住了哭泣,接过母亲手中的糖葫芦,自顾吃了起来。那武官过来没讲一句话,只是看着,见那妇女叨叨的念着,听口音那妇女是河北人士。如今河北暴发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心中怀疑她是个奸细,与是与身旁的两个兵卒商量了一会儿,而后一个兵卒从腰间拿出铁链,将那妇女困了起来。
那妇女只觉一阵莫名奇妙,紧张的道:“官爷,这是干什么?我是良家妇女,又没干什么坏事,为什么平白无故的抓人。”从刚才到现在的短短一盏茶时间,城门口顿时里三圈外三圈的挤满了。他们在旁看着,只是看着,似乎也轻微的议论也是不敢,生怕自己也会被抓了起来。那小女孩一见母亲被绑,顿时又掩面哭泣起来,说哭就哭,似乎那泪水永远也流不完一样。拉着母亲的手,喊着:“不要抓我妈妈,不要抓我妈妈。”
那武官道:“本官看你相貌可疑,怀疑你是宋江起义军来此的探子,现押你回府衙审讯。”那妇女默然道:“宋江是谁?我不认识他,我更不是什么探子,官爷可要明察秋毫,可别冤枉了我这平民百姓。”那武官有些不耐烦,右手抓住那妇女的肩膀道:“少废话,我还会冤枉你不成。到了府衙,由不得你嘴印。”说话的同时,便拽着那妇女要走。那武官嫌她麻烦,右手一甩,将那小女孩推到了地上。那武官手上存着劲道,小女孩又是弱不禁风,被他这么一推,整个身体倒在了地上,嘴角流出一丝的血迹。
那妇女心疼女儿,求道:“官爷我跟你走,不要伤害我的女儿。”她想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