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现在他们需要你来撑住这个家,你是不是该咬牙坚持。”
君影心头一怔,想到了上辈子无父无母的悲催日子,又想着这辈子一路顺水顺风,快快乐乐的,都是因为有了父母,可现在她却不想努力了,她对自己的表现挺失望的。她抬起头,她眨着模糊的泪眼,抹去泪水,“是,外婆,我会好好准备。”爸爸一直以来的信念被摧毁了,才会变得这般颓废,妈妈是跟着爸爸一起伤心,两人都陷入了自己的情绪中。这个时候,她得帮助父母走出这个牛角尖。一大早,君影特意跑去稻香村买了莲蓉和五仁的月饼,又去菜市场买了菜,买了水果,大包小包地拎回家。
晚餐很丰盛,文思豆腐羹、八宝野鸭、奶汁鱼片、三丝瓜卷和金菇掐菜,全是君影按着菜谱学的,是满汉全席里的精品。她在院子里摆了桌椅,想着边吃边赏月,也别有一番风情。君立国虽然没什么心思过节,却也不忍让家人失望,勉强打起精神来。
一家人围着石桌坐下来,君影给君立国的酒盅里倒好了酒,又给阎惜云和姚思佳倒上橙汁,才拿起了手里的杯子,做出敬酒的动作“外婆,爸爸,妈妈,今天是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我希望我们一个人都不要少,每一个中秋节都能一起过。”大家也举起了面前的杯子,“好,一个都不要少。”
“你们倒挺会享受的嘛,哟,菜色也挺丰富的,我老头子有口福了。”正煽情呢,杨开成推开了院子门走了进来,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坐下就吃上了。“舅爷爷,那是我的碗筷。”气氛一下就欢快起来。君影看到杨开成心里是很开心的,但表面上还是要和他逗笑一番。“没关系,我不介意吃你的口水。”杨开成试过一样再试一样,停不了口。君影只好去给自己再拿一副碗筷。
阎惜云看着杨开成,眉眼都在笑,夹起一块粉蒸肉就放在他的碗里,“哥,晟然他们呢,不是说和他们一起过节的吗?”“我把他们全赶去他丈母娘家了,我就爱来这,这菜真不错,比我儿媳妇做的好多了,小影,再去给我盛碗饭去。”杨开成满不在乎地吃着菜,还顾上回她的话。“好的。”君影爽快地答应。她知道,表舅杨晟然在外地部队,回来一趟也不容易,想让杨开成多见见孙子。他此番过来,是来宽慰君立国,心中对他的感激之情更多了一分。
“立国,节后要不要去晟然那看看?”杨开成拿起酒盅和君立国碰了一下。君立国一愣,喝下了杯子的酒,“再说吧,我现在还在限行期内。”他的话里有说不出的落寞,也很寒心。在部队里大半辈子了,抛头颅,洒热血,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杨开成头,“也是,多也就一个月,这事也就结了。立国,打起精神来,别让思佳和小影担心。”看到君立国无精打采的样子,他也难受。
“舅舅,我没事,我只是一时没想通,过阵子就好了。”君立国拿起酒壶给他倒了杯酒。事出突然,又是来势凶猛,他一下懵了。回来的这几天,他想了很多,也想过,干脆就退休吧,可是他舍不得脱下这身军装,他还热爱着部队。杨开成拍拍他的肩膀,欣慰地笑道,“是啊,我那会还不是被打压,几乎都活不下去了,现在也过来了。”
“是啊,舅爷爷说得对,只要我们一家人都在,没什么事过不去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爸爸,你这坎过了,肯定有后福。”君影笑嘻嘻地附和,拿起杨开成面前的空碗,打算再去给他盛饭。刚起身,院子门又被打开了,是卫文景。他一来,这院子就更热闹了。
“你们正吃着呢……”卫文景盯着桌上的菜直咽口水,饿了。不过老吃白食可不好,这不,他特意带来了天福号的酱肘子。君影也不多说,把刚拿的碗筷放到他面前,又把肘子拿去切好了拿过来,想着干爷爷胃口大,又去多炒了几道菜。卫文景和杨开成像在比赛一样,抢着吃,在君影还在烧着新菜的时候,大半桌的菜都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多了这两个老小孩,气氛变得愉快起来,两人在那逗闷子,姚思佳笑得直不起腰来,连君立国也被带动起来,多喝了好几杯。
43
这个中秋过得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好消息也随之而来。中央的态度变化了,原本是要大清查的,但这里头的事这么复杂,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形势就有收不住了,最后也不了了之。在几个人的周旋下,君立国的人身限制被解除了,军衔不变,不过总装的位置没了。这些君家的人都不在乎,君立国也不喜欢总装的工作氛围,君影她们也只要君立国平安就行。
杨开成还是想办法让君立国去了B军区做参谋长,不能让他就此埋没了。君影想着这次大家都帮了父亲大忙,该请他们吃顿饭,感谢是一方面,也让大家聚聚,让这些老江湖也给父亲上上课,别再这么一根筋了。君影认为君立国太过单纯,缺少对人心yīn暗的认知,对任何人都是全心全意,满心付出,才会被人算计。她还是比较欣赏莎士比亚说过的那句“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那样人际关系才会达到平衡。
除了吃小吃,搞情调,君影不爱在外面用餐,外面的菜好吃是因为重油重味,吃多了口味都变重了,对身体也不好。她在家里一样能做出美味的食物,而且更加健康。这次请的人除了杨开成和卫文景一家还有周语琴的父母,但没请俞志远一家,现在这个敏感时期,不能给他带去麻烦。她打算过两天亲自上门去道谢,这次因为君立国的事,她都没去给桑代云庆生,她准备的礼物都没送出去。
客人到齐了,君影在厨房里做的菜也端上了桌。为了周语琴的妈妈陈玉书,她特意还做了S市的菜,玫瑰鸭、雪菜黄鱼汤、扣三丝、油爆虾、蟹粉豆腐,把陈玉书感动死了,她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家乡味,直夸君影,“小姑娘厉害,这菜烧的正宗,比姆妈烧的还好。”周语琴也吃得停不下嘴,还跟她老妈两人在那评论,“是啊,真好吃,等会让我打包吧,我还打算回去做宵夜去。”
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饭后也照例是品茶时间,君影把茶具准备妥当,宜兴陶壶,茶壶里烧着水,壶里的水是从玉泉山“天下第一泉”汲来的。她拿出一块颜色元黑的茶焦一块,这块普洱茶还是珍品,据说茶龄已在百岁开外,愈存愈香。等到沏好倒在杯子里,颜色紫红,艳潋可爱,问问并没有香味,可是喝道嘴里不苦不涩,有一股醇正的茶香,久久不散。
周氏夫妇喝了那么多年的茶,头一次知道什么叫香留舌本,回味无穷,这才是真正的好茶。看着泡茶人一身墨绿的素色旗袍配上黑色的小坎肩,芊芊玉指在壶杯之间来回穿梭,操作熟练,姿态优美,也是一种视觉享受。
陈玉书也很喜欢穿旗袍,这是S市女人的一种情怀,她还是个旗袍收藏家。定制真正的传统旗袍,一定要在S市,那儿的旗袍师傅是公认最出色的,所以陈玉书每年都会找师傅定制最新款的旗袍,可惜啊,满满一柜子的旗袍女儿都不喜欢,再说她也不是那种能撑起旗袍的气质的人。这次一看到君影穿旗袍的样子,引发了陈玉书强烈的打扮欲,她要让君影把家里的旗袍一一试穿给她看。
君影一得空,马上就拿着自己亲自做的礼物去拜访桑代云。礼物价值不高,贵在一份心意,是她自己做的披肩,上好的羊绒线编织成的,选了低调的土黄和浅棕的混色,又保暖又漂亮。桑代云一看就喜欢,马上就披在身上,笑颜逐开,“小影的手就是巧,这色儿也选的好,我就不爱那么个大红大绿的,跳眼的颜色。”礼物送出去,收礼物的人满意,君影也感到很开心。
“阿姨,你最近的身体怎么样?”刚才听着桑代云说没胃口,君影忍不住为她担心。桑代云摸着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