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赵匡胤相信,这种局面下洛阳将会元气大伤,到时候估计东汉已经剿灭了孙策,几十万大军全力讨伐洛阳,朱、杨再也无暇向西,自己就可以躲在大后方安静的发展壮大了。
在赵匡胤看来,有印绶与虎符在手,假传圣旨把三万大军拐走并不是很难,到时候软硬兼施,坑杀一批忠心于刘辩的骨干,到了雍凉断绝了与东汉的联系,时间长了就能把军心弹压住。而最大的障碍就是级别与自己相当的张郃,有他在,要拐走兵马就困难了,所以赵匡胤打算先除掉张郃,没想到这时候常遇春却来到了武关。
若是换了别人,赵匡胤可能直接就反了,绝不会把人放进关来。但在常遇春的身上,赵匡胤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认为有希望劝服常遇春跟着自己一块起事,如果能够得到常遇春的辅佐,定然会让自己如虎添翼,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正是在这个目的之下,所以赵匡胤放缓了起事的步伐,先试探常遇春的内心想法,看看是否有说服常遇春跟着自己谋反的可能性,然后再做决定。
听了赵光义与呼延庆的对话,赵匡胤眉头紧蹙:“慢着……不可鲁莽!常遇春同样有万夫难当之勇,绝不是好惹的。而且,既然上天把常遇春推到了武关,我们就要想方设法的争取他跟着一块起兵,有常遇春相助,定然让我军如虎添翼!”
“哈哈……普有一计,若是元朗兄能按照我说的计划行事,定然能够赚得常遇春入伙!”就在赵匡胤沉吟不决之际,旁边的赵普踌躇满志的吐出了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