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木香花的香。”
徐灏说道:“冬日里哪来的木香花,唐诗里十里荷花,三秋木香,看来是你们秋天时采摘晾晒做的的香饼。”
说完徐灏就要走车,翠柳叹道:“叫你分心,你这一动,姑姑跳马一杀,再三步即可赢你了。”
徐灏苦笑道:“一堆为难事,根本就静不下心来,罢了,我认输。”
徐妙锦笑吟吟的收拾棋子,顺口问道:“是何为难事,说来听听,虽说我等皆是女流,做个听者也好。”
徐灏想了想说道:“昨日燕王要上书朝廷,命我措词,无非就是历数朝廷过错,打口舌之仗。我懒得寻思这个,一整日都未动笔。”
徐妙锦欣然道:“这有何难?万事离不得一个礼字!礼曰: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反正真要挑朝廷的过错,并非难事,我来时听闻新君拆毁了一座宫殿,这可是非常失礼之错。岂不闻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徐灏频频头,所谓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不过值此燕王连胜之际,却可向天下官民显示朱棣的雄毅锐气。对于最善于揣摩的文人来说,不共戴天隐隐把朝廷比喻成了敌国,而忠于朝廷的文人无非继续对燕王口诛笔伐,而对大多数保持中立的文人,燕王的雄心壮志已然跃于纸上,必定会有很多胆大的读书人悟到此节,提前跑来投效未来的帝王。
徐灏叹道:“姑姑才华果然名不虚传,远胜于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