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发明创造外,最喜欢把目光放在周围的外国身上,从来不喜自己人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势。
而且徐灏并非是那种一将功成万骨枯,有着强烈开疆扩土理想的武人,自从朱高炽登基以来,从来没有调集兵马筹集粮草准备出征的打算,这无疑令文臣们很是欣赏。
如此年纪轻轻已经位极人臣的徐灏,逐渐赢得了文臣们的信任和尊敬,徐灏也清楚只要自己不参与永无休止的党争里,不试图染指政权和军权,那就不会和朱高炽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徐灏暂时没有把手碰触到文人最核心利益的科举制度上面,而是迂回设立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双重管辖的海军学堂和陆军学堂。
傍晚时分,徐灏和解缙等文华殿学士们享用着茶水心,朱高炽累了一天返回内宫去了。
徐灏品了口茶,笑道:“此次下旨建造新式海船三百艘,第二期要建造千艘,为何诸位大人都不反对呢?”
资历最老的夏元吉缓缓说道:“都督非是打算前去耀武扬威,因此我等赞成还来不及呢,岂会阻止?”
徐灏问道:“敢问其详?”
夏元吉笑道:“洪武朝以来,有两宗海外贸易的赋税稳居一年总赋税的两成,瓷器和丝绸!这也是自古以来对外的大宗收益之一。时至今日,我朝每年急需大量产自波斯和大食的石矿和番料,以往都是通过海外商人不远千里迢迢的前来贩卖,并买进瓷器和丝绸带回去,也有汉商乘船前往,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汉商一直以来人数不多,是以高皇帝下旨禁海原本影响不大,可是近十年来海外商人受阻于锡兰国,其国君亚烈苦奈儿大肆从中作梗,高额征收通关税使得石矿和番料的价钱节节飙升,不管是商人还是官窑都连连大吐苦水,这几年更迫使天下各地的瓷器造价居高不下,影响了民生不说,连带北方西域都大受影响,所以朝廷不能无动于衷。”
“受教了。”徐灏笑着头,心说也只有等到各地民怨四起,北方异族也受不了的时候,文臣们才会开始想办法解决此事,你说他们不懂经济民生?经营自家产业的能力强着呢。
看来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是兼顾了各方的利益诉求,等打通了通往里古的贸易航线后,自然庞大船队也就没了用处。
其实更深层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代表着最高技艺的瓷器已经开始卖不动了,这无疑会牵扯到了太多的利益集团。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