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叔叔的文章,若不愿意也不勉强。”
如果是旁人这么冒失,对读书人来说不亚于奇耻大辱,可以徐灏的身份来说太正常不过了,以至于徐鹏连一丁的不满也没有,也是他有真才实学,真金不怕火炼。
徐鹏拒绝了先吃饭的提议,让徐淞出了三个题目,当场提笔写了起来。
徐灏和徐淞哥俩互相对视一眼,同时有些挠头,徐湖不在家,貌似哥几个再没有能品评文章的高人。徐灏身边也不是没有读书人,但真正的科举英雄都当官去了,周鹏等人皆在外地,也不耐烦应付年迈屡试不中、满腹牢骚的老秀才,他也不稀罕养门客。
不过徐家不是没有大才,徐灏说道:“快去把三叔请过来。”
半个时辰后,徐增福一步三摇的来了,先端详了下所谓堂弟的仪表,满意的道:“虽处落魄不减内秀,好!把文章拿来。”
徐淞老老实实的拿回来,徐增福低头一看,好半天惊呼道:“此乃进士之才。”
徐灏忍不住暗暗腹诽,屁的进士之才,按八股文的标准,我连秀才之才都不是,对治理国家有用吗?想想也是,上辈子还牢骚过高考呢,不管怎么说,任何考试都得有一个相对公正的标准,聪明人不用功也是白搭,怨天尤人有什么用?行行出状元,那也得比旁人更加的勤奋努力才行。
当然,富二代官二代是另一回事,但无论如何不是借口,一味满腹牢骚的人永远没有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