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扑面而来就是女作者常见的唯美观,就能感觉到作者对这本书的审慎态度。
作为一个作者,文笔自然是重要的,这部书看下来,作者不仅文风秀丽,而且对古诗也颇有造诣。但是稍微有些遗憾的是,作者自己写的诗,并未深深的寓情寓景,淡淡的,难以以诗拉动读者。
女作者写的书,大多是细腻的,姗姗的书,温柔清雅,其中婉转之处,颇令人回味。辞藻虽偶有堆砌之感,却不会令人感觉厌烦。往下看来,书中人物对话,场景描写,相貌叙说,无有漏处。但是此书也失于细腻,转折之处交代得明明白白,读者却没有了遐想空间。若是某些地方淡淡带过,读者看后,更能增添回味之感。
所谓武侠,武字为先,侠字第二。一部好的武侠作品,打斗场面的描写,几乎就决定了这部书的优劣。姗姗似乎更擅长叙情,委婉低沉,儿女娇羞,书中写得处处令人心动。可惜了,没有极佳的打斗场景,看来就觉得有些平淡。侠字写来,比武字更难,若是一书看来,能使人豪气万千,或怅英雄难欢,那侠字,就入骨了。姗姗的书,看下来,能陪书中人物欢笑或悲伤,但这种感觉,不是由侠字带来的,而是儿女情生。
作者对书中人物性情的拿捏,把握得不错,尤其是书中少女的言语,写得更佳。作者的文笔,放在网络作品中,比所谓的许多大神是强多了,但是欠缺了意境的营造。
从潜质来看,作者的书,不属网络快餐一列,任何颇有文学修养的人,用心写的作品,都不是网络快餐,可惜姗姗也属于这种人这种写法,不能得到太多读者的青睐。所以只能建议作者,继续自己的路,好酒,终归不是怕巷子深的。
书评结束,给姗姗提一些建议:
1.写书的时候,最好参考一下梁羽生的武功招式描写,以你的细腻,一定会写出精彩的打斗场景。
2.描述不出“侠”字,也不是很关键的,若能用缕缕情丝,绑住读者的心,这部作品也能大放异彩。其实姗姗的书,已经能使读者为之心动,再努力下去,读者的心,就会随着书中人物的际遇而起伏。
3.立意,武侠作品,金庸的博大,古龙的奇诡,梁羽生的文采,李凉的诙谐,很难突破。写武侠,必须要有新意,这个新意,或许一时难以赢得读者青睐,但是就怕的是不能坚持自己的风格。
顺便说一声,其实给几部书做过书评后,姗姗的书,给我感觉是最好的,可惜她写的不是网络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