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青铜时代的鳄鱼战争 > 第一章 三家分晋 (475B.C.—425B.C.)

第一章 三家分晋 (475B.C.—425B.C.)(8 / 8)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极品人生(山村情事) 色间道 现代艳帝传奇 艳修之天地不容 色狼传说 神封英雄坛 源界之牵情 猎 艳 江 湖 梦 邪鼎 欲望江湖

此人必是豫让也!

护兵赶紧组成人墙,叫唤:“护主——拿人!——抄家伙!”一阵奔跑,尘土飞扬。

大家万分激动,忽地一下,上前就把豫让围起来了。豫让本来希望自己改形之后,降低敌人的提防,能够混到赵无恤近前,伺机下手。不料马儿一闹,加上赵无恤眼尖,十几步外,就被识破了。

豫让站在人环中,不动,三分象人,十分象鬼!不错!我就是豫让!他把手从怀里退了出来。

赵无恤以手招之:“豫让,你过来——”

豫让从人环包围中移动过来。

“豫让,你上次行刺于我,为智伯竭忠尽义,算是一举成名。晋阳城里,乃至列国,都知道你的名气了。你也够了,还要干吗?!”

“为智伯报仇。”

“哼,我问你。你从前事奉过范氏,范氏灭亡,你怎么不复仇?你又侍奉中行氏,中行氏灭亡,你怎么又不报仇!智伯尽灭范氏、中行氏,你反倒效忠智氏。呵呵,就是这么当忠臣的吗!你怎么解释!”

豫让一愣,略想一下,说出了一句千古士人的肺腑之言:“我事奉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以众人遇我,我固然以众人报之。而智伯,以国士遇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赵无恤很受振动,诧异之余,也被感动了,喟然叹息,乃至下泪。最后他说:“嗟乎,豫子!我知道你的心意了!可敬!但我已经饶过你一次了。你好自为之吧。”

豫让明白了,今天已经走到人生尽头了。他说:“前者您宽赦我,天下莫不称您仁。今天我自当领死罪。”

豫让转过身去,又转回来,说:“最后一件事,我愿请领您一副衣袍,以剑击之,以致报仇之意,虽死无恨。”

赵无恤被对方的侠义精神所震撼,壮之!当即脱下外衣以成全豫让的志节。豫让拔出怀剑,跳起来大喊,连击三下,“智伯!我报你于九泉之下了!”说完大叫一声,举剑自裁,血流五步。此时天地为之变色,英雄气绝,凄风惨恻,足可发人一大哭!

赵地举国之士闻之,无不掩面而泣下!

豫让死掉的那个石桥——豫让桥,至今还有,就在太原晋祠附近。喜欢凭吊怀古的人,旅游时候可以打听。

豫让与专诸、要离、荆轲,并为千秋侠烈之客,他虽败尤荣,扬名青史,他那“士为知已者死”的人生信条,一语道破了士人的千古原则,更是影响深远。他们为了信用、忠诚和名誉而活着。一介布衣的人格力量,可以折服王侯将相!他们在精神力量和人格的完整上,与王侯将相是对等的!

“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这是战国士人的人格表白。他们的骨头是硬的,我的心不是石头,它不能随便被人搬转,我的心不是席子,它不能随便被人翻卷。如此的珍重自己的信条和原则甚于生命,千古慷慨。

可惜的是,这种精神,在后来的皇权社会里漫漫淡化,傲骨、原则与完整人格,演化成了一种对皇帝的媚态和奴性。豫让身上的侠烈之气,遂成为历史绝唱。

但是到了明初,在历代褒扬豫让的文章中,却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反对者,就是那个被燕王朱(木隶)割了下巴、灭了十族、凌迟处死的硬老头——方孝儒老先生。方老师不喜欢豫让之极,他在《豫让论》中,对豫让进行了恶狠狠的批评:

“士君子立身事主,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当智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豫让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今无故而取地于人,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则伏剑之死,死于是日,岂不胜于斩衣而死平?

豫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智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

大致意思是,豫让沽名钓誉,不能规谏主子于危难萌发之前,徒是争死于其后,附于刺客之流,不足以当国士。

这个脾气之刚烈的方孝儒老头,可是,他老人家自己呢?他对建文皇帝有又什么“规谏、开悟”呢,当反叛大军杀过来的时候,他不过是躲在深宫里和皇帝彻夜谈论先代礼仪。等到皇帝败亡,他也只是逞能,骂街,朱棣不想杀他,他就使劲骂,最后把自己和十族人全部搞死,跟豫让也没有什么区别。方孝儒也是“徒然争死于其后”,甚至不如豫让能砺志复仇。

自从宋代理学盛行以后,儒者往往高悬道德标准以苛求别人(如方孝儒之责备豫让就是如此)。以过高标准来苛求,任何人都可以被指责,结果形成了“三代以下无完人”的局面。这样“悬旨过高”,导致大家即便踮起脚尖,蹦起来,也够不着这个标准,实现不了。靶子立得太高,谁的箭也射不上去了,索性不射。目标不是achivevable的,就没了激励性了,大家索性放弃标准,放任自流。但口头上还是要尊重标准的,于是满嘴仁义道德,实际贪鄙作奸。标准成了骗骗别人骗骗自己——互相骗的虚文(只在处理寡妇贞妇问题上才认真实行),终于把后来的中国人培养成了爱走形式主义的好习惯。宋代大儒难辞其咎也。

公元前五世纪下叶,我国的疆土趋于安宁,公元前五世纪下叶,我国的疆土趋于安宁。继公元前453年的“水淹晋阳”以后,整整半个世纪,全国没有大战。期间,赵无恤死去,传位给大哥“伯鲁”的孙子,并且一直从伯鲁孙子这条线传下去。

当战国初期古朴直烈的中国人们享受着鳄鱼孵化时期的短暂平静,同时期的希腊,则爆发了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在战争最一开始,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向全世界鼓吹:

“我们雅典人拥有一个优越的体制,她使得我们不必去羡慕别的国家,这不是一个模仿他国而制定的体制,而是一个异国都想效仿的体制;这不是一个由少数人统治的体制,而是大多数市民参与的体制,这个体制就叫民主制。

在这个体制下,全民拥有平等的权力,为我们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他所得的荣誉只与贡献大小有关,而与其出身、地位无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他所应得的荣誉不会因为他的贫穷而被剥夺。”

这篇骄傲的演讲被接踵而来27年漫长的海陆大战所诘难,璀璨繁荣的“希腊城邦”陆续被骁勇坚毅的斯巴达人摧毁,雅典投降。长墙工事北拆毁了,“提洛同盟”瓦解了。战争的消耗使整个希腊由盛转衰,等待他们的将是北方马其顿人在“亚历山大”国王领导下,未来的入侵。

中国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赵、魏、韩三家垄断了晋国50个县以上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口和兵员。赵居北,魏居中,韩居南,对晋国君形成虎视眈眈的威胁。

同时公元前五世纪下叶的希腊,旧贵族们也在倒霉,那些百分之百的民主派把他们驱逐出境。不信任民主共和制的、年逾七十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在次劫难中当了殉葬品。绝对的民主派们通过有意挑选的500人陪审团(其中很多人不识字),对苏格拉底进行了死刑宣判,时间是公元前403年。

苏格拉底在地窖里,镇静地手举鸩酒,于门徒的陪伴下,赶赴他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了。

公元前五世纪末,世界历史的瞬间定格,就是这样的:西边是民主派取代贵族统治,东边是新贵族取代旧贵族统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乱伦高中 裁员:57岁中年男的夏天 渴望被爸爸的大鸡吧抽插 与COSER学妹陈若璇的相识,用大肉棒抚慰受伤的闷骚少女的内 每天一个H能力 一直在你身边 冬日暖阳 禁果熟透时——血缘之下 爱你 仙宗母女同堕魔修茎下沦为母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