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更加公平的易规则
以上对策是建立在目前现货易规则不变的
况下的。更多小说 Ltxsfb.com坦率地说,如果
指期货如期推出,而现货的
易规则不随之变化并匹配的话,本身就存在可被机构利用的重大隐患。2007年2月9
,《第一财经
报》刊发了编委杨宇东的文章———《现在推
指期货暗藏对散户重大不公》,他也是一位有勇气和敢担当的资
财经传媒
,对此文我非常赞赏。
杨宇东指出,目前推出指期货并不能达到“准备充分,条件成熟”的要求。除去硬约束外,一些软条件,如合适的标的物、投资者能力以及配套的风险平衡工具、公平的
易机制等都基本不具备。
的确,沪300指数作为
指期货标的物的缺陷,随着金融
比重近来快速提升,其对大盘现货的代表
正显著弱化。以2006年底的数据统计显示,上证综指前十大权重
中,金融
占5席,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若加上中信证券、华夏银行、
发展与宏源证券等4只个
市值,上述9只金融
市值达4万亿元,占总市值的44%;在沪
300指数中,金融
权重更是高达49.3%。与此同时,上证综指大幅度“失真”已是有目共睹。通过
纵超大银行
价格形成放大效应,影响上证综指,进而影响沪
300指数样本
的涨跌,就能够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轻易影响
指期货的价格。
而在投资者能力方面,有媒体报道,在指期货的两个月仿真
易实战中,能够盈利的散户比重目前已经降至5%,大约95%的散户都在亏损。
更核心的问题在于:“任何一种金融衍生品推出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冲原有市场的风险,同时提升市场的流动,保证
易的达成和活跃,并与原有
易品种一起更为准确地发现合理价格。但考察内地
市现有的
易工具和机制,我们发现,单一地推出
指期货,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是极大地放大了风险。这主要是因为中小投资者没有相应的工具和
易机制,可用来规避大机构在利用
指期货做空市场时带来的市场下跌和套牢风险。”
指期货既可做多,又可做空,实现T+0回转
易,而内地
市现货市场目前还是只能做多,实现T+1
易。在
市投资者结构中中小散户持有市值比例占60%(还不包括投资基金的散户投资者)以上,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对
指期货的
作能力,中小投资者都不具备参与市场的能力,他们唯有一种选择———固守现货市场。
但不公平由此凸显:当大投资者在
指期货做空时,他们可以利用抛售手中现货来打压指数,获得双重收益。但中小投资者由于无法做空现货,包括无法进行T+0
易,导致一旦
指大幅下跌时无法及时离场或者做空现货获利,导致其蒙受远高于只有现货市场时的风险。
因此,这种不同投资者在易机制、
易工具上的不公平,明显有违于“三公”原则。我们必须在
指期货推出的同时,对
票现货市场
易机制和工具进行改革,实现T+0回转
易,包括推出覆盖面较广的融券和直接卖空机制。而现货做空和T+0机制,对于中小投资者的能力要求而言,是远低于
指期货的。这样才能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在市场产品、
易工具、机制不完备的条件下,通过创新产品合理的配置、同步推出,有效规避单一创新引发的新的市场风险。
对于杨宇东的这些分析及建议,我完全认同和支持,并在此特别提醒散户投资者,一定要高度关注,在推出指期货前,
票现货市场的
易规则是否改变,如果现行规则不改变,现货
票投资者几乎就没有赢的可能
,期货投资者完全可以利用规则的不公正,将现货投资者吃定。这将是一场期货对现货、机构对散户的“屠杀”。
因此,还是要再次郑重地提醒散户投资者,在没有充分悉
指期货带来的巨大风险之前,在期货和现货
易规则没有实现公平匹配之前,在没有熟练掌握
指期货的
作技巧前,逢高抛售,退出现货市场,冷眼旁观2007年
市惊心动魄的“超级过山车”,将是最为聪明的选择。
当然,我们更为期待的是,包括散户在内,各方参与者不要围绕指期货处心积虑地互相暗算,而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伟大而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上来,惟有如此,才能使中国
市的各方参与者获得持续而长久的共赢,而不是大起大伏,一曝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