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召开的穿越者会议上,许朗哈欠连天。龙腾小说 Ltxsfb.com
“你怎么了,昨晚真病了,没睡好?”程依依关切的问道。
“你问他。”许朗指着蒋北铭恨恨的说道。
“行了,安静一下,我们开会。”蒋北铭赶紧岔开了话题,“我们决定几天后出发去升龙府,这次我们走水路,沿着红河从下龙湾溯流而上。升龙也就是后来的河内,现在叫什么来着?”
“东京。和日本那个东京一样的名字。”许朗答道。
“对,叫东京。”蒋北铭拍了拍脑袋,“看我这记性。恩,那个东京,天昊,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没有问题,现在是你发言啊。”孙天昊被问愣了:“你们俩怎么了,一个哈欠连天,一个满嘴胡言,不知所云,昨晚你们俩干什么了?”
临时会议稀里糊涂的开完了。几天以后,杨涛率领一个步兵排护送着蒋北铭等人一起坐上上帝号往升龙府驶去。
上帝号没有直接开到升龙府,而是就近找了个地方停泊了下来。蒋北铭等人将手统藏于衣内,跟随着姚韩氏和姚春进了城,杨涛率领着步兵排暂时住在了船上。
升龙分为内城和外城,周长约25公里,内城为禁城、皇城和京城所在地。禁城是皇帝、后妃及其子孙、待从的住地。皇城在禁城之外,为皇帝和朝臣办事场所。京城环绕皇城,是街坊、集市、居民区。李、陈朝时的61条街坊,黎、阮朝时的36条街坊,都集中在这里。
目前的升龙府还算是繁华,人口大约十几、二十多万的样子。众人跟着姚韩氏在城内转了半天,来到了一处府宅的门前。姚春上前叩门,一会功夫,里面出来了一个越南小厮,看了看姚春等人的打扮,用中国话问道:“你们找谁,从何而来?”
“这位小哥。”姚春答道,“麻烦通禀一声你家主人和少夫人,就说大明广州姚家少奶奶前来拜访。”
蒋北铭向姚韩氏问道:“姚夫人认识这家人?”
“回蒋大人。”姚韩氏对着蒋北铭微微一笑,弄得蒋北铭心里又痒了一下,“这家主人也是大明人士,与我家相公生前是好朋友。我们上次变卖了所有在安南的产业,所以现在先暂时借住此处。”
“是姐姐回来了吗?”人未到声先到。众人正在说话,一个同姚韩氏年纪差不多的少妇随着声音从门内飘了出来,身后跟了一个30多岁商人打扮的男人。
“妹妹牵挂了,是我回来了。”姚韩氏上前拉住了少妇的手。
“真的是姐姐回来了,你可想死妹妹了。姐姐原先不是说不回安南了吗,你这次是一个人回来的还是姚公子也一起回来了?”那少妇不容姚韩氏说话,问题一个接一个的从嘴里蹦出来。
“妹妹先别着急,这里面的事情过于曲折,说来话长。”姚韩氏拉着少妇走到了蒋北铭等人的身边,“我先来给你引见一下,这几位也是我大明人士,还是我姚家一家人的救命恩人。”说完又一指蒋北铭,“这位是我大明海南卫百户蒋北铭大人。”
听闻姚韩氏如此说,后面的商人走上起来,对着蒋北铭等人深施一礼:“小民穆绥德见过各位大人,多谢各位大人对姚家的救命之恩。”
那少妇也施一礼:“民妇也谢过各位大人。”
“不必多礼。”蒋北铭上前扶起了穆绥德,“急危救困那是我大明子民的分内之事,再说姚夫人也是一国同袍,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穆绥德听完,不觉又仔细的看了蒋北铭两眼:“若我大明官员都能像大人这般,那就是我等的福分了。”
那少妇在身后偷偷的拉了拉穆绥德的衣角,穆绥德不动声色的说道:“各位大人,姚夫人,此处不便说话,请诸位到府内一叙。”
姚韩氏一家和程依依由穆绥德的夫人迎进了内宅,蒋北铭等人和穆绥德在正堂内分宾主落座。
“蒋大人。”穆绥德说道,“在下再次谢过蒋大人,姚兄生前与在下是刎颈之交。蒋大人能于海上及时出手相助,姚家血脉得以保存,蒋大人也是功德无量啊。”
“穆兄过奖了。”蒋北铭客气道,“你我一见如故,此处也非我大明疆域,穆兄就不必称呼我大人了,咱们兄弟相称岂不更好?”
“如此,在下就失礼了。”穆绥德又问道,“不知蒋兄此来,除了护送姚夫人,是否还有别的事情?”
“自然有别的事情。”孙天昊又抢过话去,“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和姚夫人一起重新把生意做起来。”
“但不知孙公子想做哪行生意啊?”穆绥德问道。
“我们的货物有很多,但不知哪方面的东西适合在安南销售。”孙天昊又开始发挥他的特长了。通过姚韩氏的讲述和陆天翔的回忆,孙天昊知道明清时期中越贸易的商品基本固定在一般日用百货上。大明商人卖给越南绸缎、布匹、鞋袜、纸张、颜料、灯油、茶叶、白糖、槟榔、糖果、烟筒并寻常药材之类,从越南买回来的不过砂仁、蓍莨、白铅、竹木等项。偶尔双方还会有一些矿产交易,比如康熙六十一年,因中国需要越南铜矿,康熙令云贵两广督抚行文安南国王,“凡客商买铜,务令照常贸易,毋得禁止阻遏”。
但是这些东西,孙天昊都不太想做。孙天昊现在的心是越来越大,要做就一定要做最大的和最好的贸易商,否则也对不起400年的时代优势。
“穆兄请过目。”孙天昊说着从随身带的箱子里拿出了几样东西,玻璃,白糖,肥皂,最后是一块棉布和一面镜子。
关于镜子和棉布,工业局目前已经研制出了最原始的人力珍妮纺纱机和飞梭。但是一直苦于原料问题,所以也没做大规模的推广,只有制衣组有几台,还是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只为军队生产军服使用。现在榆林湾的情况是基本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虽然每个工厂都是效率极其低下的作坊式的,但榆林湾不敢贸然采用技术革新。因为在历史的发展上,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初期,因为技术革新导致工人失业,捣毁机器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就连发明珍妮纺纱机的哈格里夫斯都曾经被人烧了房子,赶出家园。
新一年的穿越大会将未来几年发展的目标定为了扩军备战,这就使得在将来的几年中冶铁和军工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将会大大增加,所以委员会作出决议,珍妮纺纱机和飞梭可以大规模使用了,棉布将作为新一年的主打产品。
而对于镜子,从孙天昊答应黄远生给他镜子专卖权之后,到现在都过了一年多了,黄远生连个镜子边都没看见。好在他现在一直在忙着糖厂的事情,渐渐的把镜子的事就淡忘了。
其实镜子的制造原理是很简单的。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球时在内部涂一层锡汞齐。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还原剂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钾钠。用硝酸银来做镜子,目前工业局还做不到。但是用锡箔和水银却是可行的,所以镜子的生产也提上了议程,只不过限于原料问题,可能产量不会很大。
穆绥德将孙天昊拿出来的这些东西拿在手里慢慢的观摩:“孙公子,你们带的这些东西的确很新奇,在安南是很少见的,只是不知价格方面会不会太高?”
“这个穆兄请放心。”孙天昊拍着胸脯,“我们和姚夫人商量过了,咱们共同商定一个价格,打开市场,扩大销售才是最重要的。”
“有买就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