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把小叔三口接来京城可吓坏了杨氏,生怕掉包的事情露馅,如果丈夫知道了,肯定是要休弃自己的。她最怕的事情就是遭到丈夫的休弃,在陈放将军告诉她,他把弟弟一家三口接来京城,已经安顿好了的时候,杨氏装模作样地问丈夫,把弟弟一家三口安顿在什么地方了,怎么不接进府来。陈将军冷笑道:“进府?进府就没有好日子过了。人家不是活不起,自己买的房子,小是小了一点,但是不会受气、看人脸子。”
这句话可说坏喽,杨氏当时就拍桌子打凳子大吼大叫起来:“你少给我装相!还说是他们自己买的房子,分明是你的体己钱!你的心里有谁?除了那个骚狐狸就是你弟弟!他们还不是看你当了将军跑来巴结,说不定是你的弟媳妇看你是当官的,凭她年轻漂亮来贴呼你?你、你敢打我?好,咱们丑话说在头里,他们三口人不许进府一步,进来我就骂出去!想跑我这里打抽丰,门儿都没有!”
陈将军当初还真有心让弟弟三口到自己的府上一起过日子,可是一想夫人杨氏的脾气就摇头,早晚也得和弟媳翻脸。那么到家里吃顿便饭还行吧?也算是当哥哥的给弟弟接风洗尘,可是和夫人一商量,当时就炸毛儿了:“不行!他们来了我就骂出去!”
陈放将军心里哀叹:算了,何必让弟弟一家受这个羞辱呢?就在外面的酒楼请弟弟一家三口吃了顿饭。好在是先生和夫人都知道杨氏的脾气,原本也没想给兄长添堵。陈将军哪里知道,夫人就是觉得调换孩子的事情已经被小叔夫妻知道了,就是来告状的。如果丈夫知道自己换了人家弟弟的孩子,那就肯定休了自己。不是她离不开男人,被人休弃的女人是被人瞧不起的,太没面子。所以在小叔三口进京以后她派人打听到了了他们的住处,就开始了狮吼攻势:找到门上辱骂。甚至生拉硬拽地把周氏和自己的丈夫栓在一起。
弟弟刚来京城就面对这样的嫂子,陈将军很后悔自己太独断了,把弟弟一家三口弄了来,除了自己这个当大哥的,几乎就是举目无亲,只能是暗中来往了。
他预料到以后旗人会吃香,就是汉军旗的地位很低,也比不在旗的汉民百姓吃香。他在佟统领手下当差,自然也是正蓝旗的,所以在上面调查各汉军旗将领家属情况时,直接把弟弟三口报了上去。弟弟是亲弟弟,这个不是弄虚作假,别人也是这样报的。还多亏了他的此举,要不然云儿就是嫁给王爷也绝对不能有侧福晋的位份。这是陈将军对弟弟一家做的唯一的一件好事。
但是,弟弟一家的生计发生了危机,先前弟弟在族学里当师傅,一共有四五十个孩子在他那里就读,虽然都是本家和亲戚家的孩子,不像外请的师傅那样对束脩的事非常严格,必须交多少。但是孩子来读书,当家长的总不能空着手吧。所以先生的家里时常有鸡鸭鱼肉、粮油蔬菜的。这些东西也是需要银子的。可是现在怎么办?陈放将军觉得自己太冒失了。要是让三口人回去,也太没面子了。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既然出来了就想办法吧。陈放将军就在同僚中打听谁家需要西席,还好,他的一个下属正好有两个男孩需要启蒙老师,先生就成了启蒙老师。
再说杨氏,她怎么能让小叔三口在京城站住脚呢?早晚露馅就坏了。于是经常带着家丁到陈先生的住处去叫骂,什么难听就招呼什么,甚至大声叫嚷弟媳妇和他丈夫有暧昧。可把陈夫人气坏了,要不是跟自己从开封一起来的陪嫁丫鬟封蜻儿死死拉住,她真的要上去扇这个臭女人一顿。当然她自己也占不到什么便宜,泼妇的性格不是她能对付的。加上云儿被吓得直哭,就忍住了。先生出去教书不在家,家里还有一个先生的长随,就这么四个人,面对杨氏带的四五个丫鬟、七八个家丁,还好,杨氏没敢动手,她要是动手,丈夫肯定不要她了。
于是三天两头来骂一顿,先生一直压着火气不让夫人发作。可是这样总不是个长事,正在琢磨着另外租房子,内兄周文清也来京城了,他是来做生意的,他表弟就是专门经营文房四宝、古董字画的。现在内兄已经安顿好了,请妹妹妹夫到新宅做客。陈夫人向哥哥哭诉了自己一家的经历,周文清二话没说,让夫人腾出东边的厢房给三口人住。新买的房子先放着,有给合适价格的就卖出去再远远地去买。
初来京城的时候,云儿和父母的日子是很清苦的,心情也不好。但是搬到舅舅家就好多了。舅舅舅妈都是很心善、很有亲情的人,舅妈潘氏还是母亲的铁杆闺蜜,好像还沾了一点表亲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