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曹操还是需要考虑一下“仁者得天下”的古训的。
与曹操的直接干脆成鲜明的是刘备和诸葛亮两搭档。刘备就不说了,历史上在荆州,这货逃命都带着无数平民,甚至还上演了长坂坡和张飞断桥等等脍炙人口的桥段。
受主公刘备的深深影响,在荆州还劝过刘备放弃民众率军逃跑的诸葛亮这货最后也成为了信奉“得民心者得天下”忠实心重。也喜欢将自己新攻取得城池郡县进行大搬迁,历史上诸葛亮六次北伐,基本每次搬迁的内容都占据了军务的一半。
甚至他自己,就差点为了搬迁丧命。好在司马懿那傻缺中了空城计,使得平生不弄险的诸葛孔明在史书留下精彩绝伦的一章。
刘备集团爱民如子的传统给自己带来了争夺天下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心。但是相较于曹操集团粗暴简单的传统,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平民的作风也经常拖刘备集团后腿。
相较于曹氏集团用“霸道”迅展壮大,刘氏集团进取缓慢。刘备坐得荆州、诸葛北伐失败的原因里“仁道”都占据了很大成分。
……
按照庐江的战略位置,无疑上面的过程还要更加苛刻地执行。因为庐江地扼长江下游当口位置,控制庐江段江面便可以横断江东和荆州水面联系,是个绝佳的位置。这个位置不管对于曹操进攻江南,还是江东孙氏以后杀回中原,都是不可或缺的跳板。
那么,注定成为中原势力和江东势力中间地带的庐江将来肯定是一个无人区的存在,这可能是陈策这个庐江人所不愿看到了。
所以,他不愿还没有征服河北之地的曹操控制庐江,因为在整个北方统一之前,北方势力是绝不会涉足有天堑的南方泥潭的。
……
当然,以上内容纯属张绣个人猜测。陈策此人到底是狂妄自大之徒,还是坐山观虎斗的骑墙派,还是极有担当的一条硬汉,有待张绣对其慢慢的观察考验。
此次前来九江埋伏,陈策出动了两万多山贼。好在因为张绣兵变,曹操并不在意九江郡的山贼横飞。使得陈策通过前后两次的小股渗透和大股流窜聚集了大批人马。吃了张绣提供的一顿饱饭,这群因为袁术暴政和饥荒骨瘦如柴的山贼今天才有力气和三天三夜没休息的曹军作战。
廖化的五千屯田军,则是从淮北九江郡和沛郡的屯田地直接挑选带过来的。有些还曾是吕布的部下。是当初吕布徐州一路战败的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