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没有一统或者战乱的年代,官员发禄米为主,其实对官员是有好处的。龙腾小说网 Ltxsfb.com因为此时粮价波动大,粮价经常较高,甚至有价无市。给官员发禄米,也是一种保障。
但现在大唐一统天下,四海臣服,粮食价格稳定,甚至是一直下跌的趋势。汉京做为都城,米价也才二十文一斗,粟麦甚至更便宜。
一品也才六百五十石一年,折算下来就很少了。
尤其是此前贞观新制规定了爵位不发俸禄、兼职不发俸禄,这就使得官员的收入其实减少了,身兼几职也只有一份俸禄。特别是现在粮价稳定且价低的时候,就显得官员的俸禄很低了。
“不再发放禄米,而改发俸,朕觉得倒也算是个不错的改革。但是,如果仅仅是禄粮折俸钱,远远不够。朕以为,应当定一个新的官吏俸禄制度,以后取消禄米,改发月俸,但俸钱得提高。”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仅以阶定俸,也不太公平。朕觉得可以先以官阶定月俸标准,然后再辅以实职加职钱,如此官员的俸钱就由,阶俸加职钱组成,二卿以为如何?”
皇帝要给官员们涨工资,两个宰相当然不会反对,毕竟现在朝廷确实不缺钱。而且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能达到八千万呢,哪怕其中三千万是留给各道和各州的,但也依然还有五千万嘛。
“以后各道、州、县地方官和吏的官俸,就由地方财政支出吧。”李世民想想自己给地方一年留三千万,也不能白留啊。这地方的官员薪水,就由地方支付吧。
“对了,朕打算给官吏们加薪,同时,把所有的公廨田和职田收回,以后官员们不再授职田,各衙也不再留公廨田。”
毕竟过去给地方官职田,是因为朝廷不给地方官发俸禄,给衙门公廨田,是不给地方留钱办公,现在既然有这么多钱留做地方财政,那就没理由还留着这些田了。
甚至京官,也不再给职田。
“这个没问题。”杜如晦想了想道。公廨田、公廨钱,都是充当地方办公开支的,但过去都弄的名声不好。公廨钱一年百分百的利息,甚至还经常被地方的放贷者假借名义放高利贷,为祸地方。他们打着公廨钱的名义放高利贷,一旦收不回贷,就用衙门的名义去收债,实际上,官府本来只给他一万本钱,结果他暗中却放了几万几十万。可好处,却被这些人吞了,坏名声却被官府承担了。
公廨田也一样不太好,朝廷把公廨田出租,又担心普通百姓遇灾交不上租,因此公廨田和职田一样,都是强行佃给那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小地主或者自耕农。本来这样人都不需要佃田的,官府强佃给他们,然后他们还得再佃给别人。其实上,弄的很多怨言。
对于这些情况,李世民是知道的。
公廨钱就几度废止,可一旦地方没钱,又最终再推行。
现在李世民决定干脆直接把公廨田、职田全取消。给官员涨薪,给地方财政留税收,一次性解决这问题。
“正一品,年俸一千贯,从一九百贯,正二八百贯,从二六百五十贯,正三品五百贯,从三四百贯。”
“正七一百二十贯,从七一百贯。”
“正九六十贯,从九五十贯。”
李世民想了想后,提出了按散阶本品给的年俸。按年给,正一品一年一千贯。
朝廷收回来的职田、公廨田、勋田、爵田,不再直接分给百姓,而是设为官庄,由各地官府负责,田地会租佃给百姓耕种,不再直接均田给百姓。
因为李世民已经决定,以后不抑兼并。也不再均田,朝廷已经不再推行租庸调制,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均田。
“陛下,这个新的官俸制度,会不会订的太高了。”
李世民捏着下巴,“如果仅仅是与过去的俸禄做比较,自然是很高,甚至高出十倍都有了。但实际上,朝廷也削减了不少官员的收益,比如仆役没了,要自己雇佣。比如职田没有了,以后也少了一大块收入。此类还不少,算起来,依然还是有涨,但没那么夸张而已。”
“朕以为,官俸涨是应当的。过去朝廷没钱,官员俸禄自然也低一些,现在朝廷有钱了,自然官俸也要高些。当然,官俸高了,朕对于官员贪腐的容忍度也降低了,他们不能一面拿着朝廷的高薪,一面还四处下手贪污。”
房玄龄笑着道,“陛下好魄力,臣原本一年俸钱八十余贯,现在一年正俸一千,加俸三千六,加起来就四千六百贯了,还不算其它呢。”
李世民也笑了,“其它的收益可就不多了,你是实封领主爵位,朝廷是不给俸的,得靠你经营领地抽税。”
杜如晦道,“如今一个七品县令一年都有三百多贯的俸钱,这个新俸制一出,相信天下百姓都会称赞有加。”
“这是应当的,这次不但要给官员加俸,吏员也要加薪。”
“北衙禁军将士们也得加些薪。”房玄龄提醒,几万常备军呢,得照顾好他们的感受。
“这是应当的,朕不但要给北衙将士加薪,就连南衙的府兵,以后他们上番、戍边以及到军府轮训、值守,朝廷也会给他们发津贴,并负责他们的口粮。”
“陛下,这可是好大一笔开支。”
“开支大也得发。”李世民坚定的道,“朝廷税收,取之于民,就得用之于民。税赋征上来用于何处?当然是国防军备开支、宫廷皇室开支,以及官吏俸禄开支,还有就是修建基础设施,比如修路铺桥、修堤筑坝,维修水利,防灾救灾等等,百姓交了税,我们就有义务用好这每一分钱。”
“陛下说的有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了,给官员胥吏加俸,给将军士兵加薪,这些已经讨论过了,接下来,我们讨论讨论下关于太子所说的天下粮食统购的这个事情吧。”
承乾提出的粮食统购,就是朝廷根据历年粮价,定出一个合理公平的粮食收购价,然后给天下各道、州县下达一个粮食收购任务,按这个统购价向当地百姓征收粮食。
承乾在奏章里特别加了一句,这个收购任务,最好是别超过当地粮食产量的一半。朝廷统购三到五成,剩下的由农民和粮商以市场价买卖。这样做,既保证了朝廷的粮食需求,也不会影响到粮食市场。
李世民摇着头笑道,“朕敢保证,这一定又是李超跟太子提出来的。”
房玄龄倒是有些赞叹的道,“粮食不仅仅是种商品,太子的这个统购提议,臣倒觉得非常不错。成立粮食署,统购粮食,然后合理的仓储这些粮食,制订好战争、救灾特别时期的开仓应急预案,确实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