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李家没有把富贵的时间浪费在与山夷的斗争中,前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城堡顺利的建起来了,移民们也过来了,这里的屯庄也建起了,收获的粮食,也已经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富余。
这让李家开发琉求的成本大大下降了许多,尤其是前期没有损失。
李超对琉求的发展策略,就是要先站稳脚跟,慢慢摸清山夷人的根底,立足发展的同时,再慢慢的同化山夷。
“履冰,做为琉求第一任县令,你有什么施政方针没有?”李超问这个年轻的学生。还有几分青涩的范履冰是个高大的年轻人,历史上他却不简单。历史上,他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的北门学士,这是武则天设立的一个机构,用来揽权,性质就跟如今李世民设立的翰林学士院一样,分宰相之权。
武则天用北门学士助她一步步的成为了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称帝后,高履冰这个智囊谋臣,也一路做到了宰相。
高履冰望着那平静的澎湖,“招抚山夷,发展农耕,增加人口,提高税入。”
这十六个字,看的出是他仔细思考过后的结果。李超对此还算满意,虽然要发展琉求,还得兴工坊,开矿业,通商贸、促移民,但他没有一来就想着要剿灭山夷,而是想到招抚,这一条,李超还是非常满意的。
山夷,并不是琉求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