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洲……
托德-麦卡锡不禁低声赞叹了一句,“镜头和色彩的运用与变换简直浑然天成。”
“揭示出美利坚最差的那一面……”
这个镜头刨除技术因素,所包含的内容恰好挠到了肯尼斯-图兰这种老人的痒处,他是个地道的洛杉矶人,曾经的天使之城不就是这个烂样吗?他点着头,“真正的艺术家,要有揭开表面浮华,显示内里脓疮的勇气!”
墨菲-斯坦顿无疑是一个非常勇敢的电影人!
相比于他们这些老头,周围的几个年轻影评人也在点头,尤其是拥有网络专栏以及在社交网站很有影响力的克洛斯-伊斯梅尔。
“美利坚好吗?”
如果十年钱有人问他这个问题,他一定会回答:美利坚是这个世界的天堂!
但长大之后,他发现这个国家有太多的不公,有太多的阴暗,有太多的腐败,有太多的让人作呕的东西。
于是,作为网生代的他思想渐渐产生了变化,自己的国家实在是够烂的!
成为影评人后,克洛斯-伊斯梅尔以尖酸刻薄而闻名,那些美国拯救世界的影片,总是被他加以仍潮热讽!
世界如果需要美利坚来拯救的话?谁来拯救腐烂透顶的美利坚?
秉持着这种观念,当他看到镜头中以浮华著称的洛杉矶那最见不得人的一面,在一部影片的最开头,就被导演毫无保留的揭示出来,情绪瞬间就被调动了起来。
黑白的画面越拉越近,镜头中渐渐出现人影,枪声骤然响起,一个拉丁裔应声而倒,随着鲜血溅起,画面在血红中恢复了彩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