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8日。更多小说 Ltxsfb.com? ?
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几大军事领袖,带着满腹怨气离开南京。
在动身离开前,李宗仁和冯玉祥有过多次密谈。二人都认为常凯申要玩独裁,他们准备拒不执行裁军计划,如果常凯申要动用武力,那么彼此应当互相支援,绝不屈服。
随后,李宗仁匆匆返回武汉,并让白崇禧把驻扎在北平和唐山附近的军队,全部调回武汉准备打仗。
常凯申注意到桂军的动向,也在湖北和安徽边境集结大军,蒋桂战争一触即。
冯庸才不管那些,自顾自地修理飞机。无论南京这边如何裁军,反正管不着东三省的事情,那边有日本人虎视眈眈,东北军是不可能按照计划裁军的。
冯庸迫降的地方在上海郊外,他把飞机修好后,从当地请来几十个农民。
先是简单的修建跑道,用碎石块和沙土把道路铺平,然后冯庸坐进驾驶舱,冲旁边看热闹的周赫煊喊:“明诚,快上来!”
“这就可以了?”周赫煊傻傻的看着那简易跑道,平不平坦且不说,尼玛长度也不够吧,顶多也就百来米的样子。
冯庸笑道:“没问题,上来吧!”
周赫煊战战兢兢地爬上去,戴好飞行帽说:“五哥,我这条小命就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
“哈哈,准备起飞了,”冯庸扭头对后方的农民大喊,“用力拉住,我喊放才放!”
几个农民拽住绳索,绳索的另一端套在飞机尾翼上。
冯庸立即启动飞机,拖着那几个农民前进了好几米。等动机达到预定转数,只听他一声大吼:“放手!”
咻~~~
飞机犹如弹射般前进,只在简易跑道上行驶大概8o米,便快的离地飞起,擦着前方的小山包升上天空。
“我草!”
周赫煊抹了额头的一把汗,惊魂未定道:“你这是玩儿命啊!”
“放心,我有把握,”冯庸自信地说,“上次那架飞机要小一些,才助跑5o米就飞上天了,这12o米的跑道绰绰有余。”
“你厉害。”周赫煊无语道,心里誓再也不坐冯庸开的飞机。
“以后再说吧,”周赫煊拿出一沓稿件道,“这是我的文章,已经翻译成英文了,汤因比先生你可以替我带回英国。”
“荣幸之至。”汤因比笑道。
那些正是稿件,不过周赫煊讲课的时候,改成了。内容与讲课时大同小异,不过也有些修改,是他跟汤因比讨论后定的稿。
两人已经约定,这一系列学术论文,观点不同的各自撰写后署名,观点相同的则共同署名表。
汤因比走了,沈从文也赴任了,被胡适邀请去中国公学当老师。
结果上课的第一天,沈从文就闹出大笑话。他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学生久久不语,脑子里一片空白,脸和脖子都憋得红。
学生们有些懵逼,不知道这位新老师想干啥。
只听沈从文说:“给我五分钟时间!”
好嘛,沈大作家是脑袋宕机了,第一次讲课有些找不到北。
中国公学就在上海,周末大家出来聚会时,沈从文自然而然成为被调侃的对象。
沈从文表情显得很尴尬,胡适安慰他说:“没事的,慢慢就好了,第一次难免出差错。”
“我们还是聊文学吧。”沈从文掩面道。
徐志摩问周赫煊:“明诚还是没写新诗?”
周赫煊想想说:“有一。”
徐志摩找来纸笔,迫不及待道:“快写出来看看。”
周赫煊这次抄的诗很短——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徐志摩反复咀嚼着其中意味,猛的赞道:“好诗!好灵性!回味无穷!”
“有点禅意。”胡适微笑说。
沈从文细细体会着那意境,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似乎想起了他的湘西往事。
就在将这诗刊载时,周赫煊的作品终于在法国出版了,而且一出就是好几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