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想了想,还是打算将抽屉合上。
如果这是醉墨的,以两
如今的关系,或许他真的就偷偷打开看了,看看她有没有在
记里骂自己,或者有什么小秘密之类,但若卿不一样,她是那么美好,让他不忍心做任何罪恶的事
。
合上抽屉的那一刻,视线不经意的扫过被压在最下面的那张泛黄的纸张时,手上的动作再次一顿。
纸张有些旧,也有些皱,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上面透出的一些线条和字迹,很熟悉。
李易犹豫了一瞬,将那厚厚的空白封面的书册拿出来,放在桌上,小心的将下面的纸张取出。
他脸上疑惑更
,因为那种熟悉的感觉,也更
了。
纸张已经很旧了,他小心翼翼的打开,那些线条和字迹也更加清晰,他首先看到的,是写在上面的一首诗。
确切的说,是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是《鹊桥仙》。
当他将纸张彻底的展开之后,那些线条也逐渐的串联成型。
那是一个穿着宫装的
子,身后彩带飞扬,
子对面的有一位粗布衣衫的男子,中间是寥寥几笔勾勒成的银河,两
脚下,是无数只由两笔画成的飞鸟……
是由简笔画画成的鹊桥相会。
字很丑,简笔画在现在的他看来也幼稚到了极点,但字是他写的,画也是他画的。
这是景和初年的七夕,他和小丫鬟亲手放飞的那一盏祈天灯。
后来那盏祈天灯被宛若卿捡到,这一首《鹊桥仙》也随之流传了出去,和宛若卿的
集,大概就是从这一盏祈天灯开始。
只是没想到,这一件李易自己都早已遗忘的东西,却被她带到了京都,保存到现在。
李易望着纸上的线条,怔怔许久,才将之重新折好,原模原样的放了回去。
重新将那本书册拿起来,打算放回去的时候,鬼使神差的打开看了一眼。
景和初年,七月初一。
再翻了一页,便是七月初七了,然后是七月十三。
这显然是一本
记,而且不是那种每天都记录的,至于为什么从七月开始,可能是因为刚巧上一本写完了,也或许是她从那个时候才养成了写
记的习惯,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她的
记。
李易只是扫了一眼就没有再看,又将其合上,小心的放了回去。
如果是别的书籍之类的,看看也没什么,知道了这是别
的
记还看,就有些道德败坏的意思了。
刚才不小心扫到的几篇,也无非是勾栏里面发生的事
,或者是诗会上有才子才
写出了好的诗词,她摘抄了下来,再就是某某诗会上,一只祈天灯从天上掉下来了,刚好掉在她的脚边,上面写着一首好诗之类的……
记属于很私密的东西了,万一里面还写着
儿家的心事,自己总是不好再偷看的。
不过,若卿能有什么心事呢,想想心里面就痒痒的……
要不要再看看……
只看一眼?
他的手按在那本
记上面,心中犹豫不决。
就在李易的心思有些
的时候,门
有脚步声再次传来。
宛若卿轻轻推开门,俏脸上有着一丝慌
,看着李易在桌前正襟而坐,提笔写着什么东西时,才终于放下心来。
李易回过
,看了她一眼,指了指桌上的一本书:“你刚才看的到的那一页,我帮你折起来了,下次找到折角那一页就行。”
宛若卿走过来,点
道:“是有
写的一个剧本,孙老觉得不错,昨天拿来让我再审审的。”
她的视线不经意的瞥了一眼桌旁的抽屉,又飞快的移开。
李易装作没有注意到她的目光,指了指床边,示意她坐下,然后才道:“现在还有几个州,我们没有发展过去?”
“还有五个。”宛若卿并没有多少思索,就给出了答案,“这五个州,皆是穷山恶水之地,也曾经派
去过,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无妨,既然如此,这五个地方舍弃了便是。”李易摇了摇
,说道:“你觉得,若是去齐国……”
宛若卿诧异道:“你是说,把我们的勾栏带去齐国?”
李易点了点
。
宛若卿秀眉微蹙,想了想,说道:“齐国与景国不同,若是我们的
过去,一定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阻碍,若只是演戏,倒也无妨,可若是用来收集信息……”
说到勾栏一事时,她便变的认真起来,认真的分析着勾栏在齐国发展的利弊,以及若是真有此想法,应该如何着手……
李易一边听她说着这些,一边想着别的事
。
从她进
房间之后,有意无意的看了书桌的方向三次,每一次视线都会从抽屉旁扫过,说明那里面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让向来都稳重的她慌了心神。
李易看着脑海中书架上那一本空白封面的
记,许久之后,才长长的舒了一
气,心念同时一动。
那书册缓缓翻开一页。
两页。
无数页。
景和初年,七月初七。
“天上竟也会掉下诗来,不知道那位写出“两
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李公子,到底是何许
也……”
景和初年,八月十五。
“但愿
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来他就是李易啊,我早该想到的,早该想到的……”
景和……
“他居然是我们的邻居,可是,他有如此才气,为何要行这些商贾之事……”
“糟了,她今夜得罪了这么多
,会不会影响他的仕途,都是我的错,今夜,今夜本不该去的啊……”
“他受伤了,也不知道要不要紧,严不严重……”
“今天多亏有他,孙老他们不用走了,姐妹们也有饭吃,好像已经欠他太多太多了……”
“他的娘子好漂亮,和他很般配……,他要走了,去京都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
“他终于回来了,为醉墨写了那么多诗词,连醉墨自己都被吓到了吧……,醉墨,原来醉墨也……”
“京都真的很大,以后勾栏真的能开遍京都,开遍景国吗?”
“醉墨也来了,真好,她在庆安府,应该也很孤单,不知道他今天会不会过来,见到醉墨,应该也会很开心吧?”
……
……
李易脸上的表
变化,时喜时愁,时烦时忧,他之所以不喜欢将别
手抄的书籍纳
脑海,就是因为在接受那些信息的时候,也能清晰的感受到书写之
当时的
绪。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对李易来说有。
虽然他根本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
,但那些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
绪,在这个过程中,会在他身上有分毫不差的体会。
而在阅读雕版书籍的时候,则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
况。
所以他几乎是彻底的体会到了这两年来,宛若卿的心路历程,当然,那一种掩藏在字里行间的
感,他也分毫不差的体会到了。
“你……,你怎么了?”宛若卿怔怔的看着他,见他脸上表
变幻,有些紧张的问道:“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话?”
“没,没有。”李易闭上眼睛,再次睁开之后,摇了摇
:“是我自己想到了一些事
。”
少
怀总是诗,但写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