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鼓点声音不要落。”
二位千总部下,各自负责一部分,指引这些新兵蛋子行进,便是各营的官将,一样要听从这些靖边军乙等军安排△为新式军队的开始,他们一样是新人,需要从头学起。
作为第一次大规模持续行军,这二万新军问题太多了,二位千总就看到自己各自部下,罗良佐、赖得祥、陈晟、韩铠徽等人,个个累得不轻。
赵荣晟看到好友罗良佐从下边经过,他策在马上,肥胖的身子在马上扭动着,用他若帕瓦罗蒂般浑厚的声线高声道:“将士们表现不错,来一曲军歌,振奋一下精神。”
鼓点军乐伴奏下,带着秦腔的军歌响起,开始杂乱,慢慢变得整齐:“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罗良佐远远的声音传来:“非常不错,再来一首。”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军歌的轰响中,浩浩荡荡的军伍不断从山包前经过,火红的河流,似乎倾泻不断,那些陕西新军经过土包前,看到赵荣晟与李正经二人时,无不投来敬畏的目光。
新军招募的多是乡野朴实之人,天性畏官,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怕政府。
对督标营这些靖边军,他们是畏惧的,不言等级,训练时充为教官的这些靖边军们,对他们非诚厉,动不动就打军棍,那种害怕,数月下来,是骨子里的。
同时,新军对他们又是尊敬的,虽然训练严格,但平日歇息的时候,又对他们和蔼可亲,时不时讲些新鲜话题,让这些土里刨食的农家子弟,知道外面的大千世界。
让各人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原来世界这么大,有趣之事这么多,教官们在这些人心中,也留下学识渊博,文武双全的印象。
教官们有时还会请他们下下馆子,吃喝一顿。家中有什么困难,也会慷慨帮忙。所以在新军中颇得人心。
同时,雇佣军的待遇,也让他们非驰慕,乙等军普通小兵,每兵每月也有五圆,那银圆可是好东西……还有他们的盔甲,他们的火铳,他们的长枪。都非常精良。
那铳还是火石铳,不用火绳,上了铳剑,可刺又可射,每兵还有马匹,岂不让人羡慕?
做人做到这个份上,真是没话说。所以这营雇佣来的一营靖边军,无意中成为陕西新军很多人的目标榜样,他们还兴起认义兄的风潮,希望找个雇佣军们做大哥。
一张张朴实的脸,在赵荣晟与李正经二人眼前晃动,他们投来的尊敬又畏惧的目光。成为一副副凝固的画面,似乎永恒留存下来。
李正经难得叹了口气:“他们还未练成,就要面对大战……希望少死点人,老子……老子总觉得,这些人就象我们的儿子。实在是不愿……”
赵荣晟也难得沉默,当年他是小兵时。只想奋勇杀敌,等成为甲长,就知道肩上的责任。
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而要为甲中兄弟着想,军职越高后,肩上的涤越重,训练陕西新军几个月,岂又能没有感情?他也叹道:“此战只是开始,这些关中子弟,今后要打的仗不少……死的人,怕也会不少。”
李正经道:“是啊,死的人会不少。”
随后他一拍自己脑袋,激得头盔一阵的金属作响,他骂道:“老子说这些作甚?当兵入了伍,就准备马革裹尸的一天,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平白说这些丧气话。”
赵荣晟也是哈哈一笑,豪迈的道:“不错,老李难得说句实在话,我们是军人,打仗,就是我们的职责@算什么,我们靖边军是为天下太平而战,随着大将军,旌旗指处,群丑必然灰飞烟灭。”
李正经骂道:“是老子在说实话好不好,你是满嘴的跑风……”
“你才是……”
二人又继续斗起嘴来,土包下的护卫听到二人对骂声,互视一眼,都是摇了摇头。
……
或许陕西新军,或是大明别的军队,还处于当兵吃粮,拿饷作战,上官号令阶段,然靖边军中很多人,已经进入主动求战时期,有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
很多人已经有一种想法,追随大将军,为天下太平,为这块土地的人民更好生存而战。
源源的士卒向东再向东,他们浩荡的洪流,从东望不到西,从西望不到东,一面面孙字旗帜,在风中翻滚不停……
东端的一座原上,此时数百骑战士,正肃然看着下方火红色的河流经过,这些骑士个个穿着长身罩甲,罩甲上粗大的铜钉,给人以极大的压迫力量,还有他们的八瓣帽儿铁尖盔,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质光。
他们不远处,一杆孙字大纛高高竖立原上,孙传庭骑在一匹白马上,他全身的盔甲,带着弓箭与宝剑,罩着披风,正专心听着那塘马传回的消息。
他的身旁,有一些幕僚,还有一些充为赞画的当地官员,吴争春与高寻二将,还有营中书记官,赞画官,镇抚官,医官,抚慰官等策马在旁。
援助陕西的雇佣军营部规模更大,赞画从一伍扩到一甲,医士从二甲扩到一队,镇抚兵也有三甲,塘马有二甲,他们的赞画主官,就是从河南刚回来,又跑到陕西的温士彦。
此时他戴着幞头,穿着紧身青衫,腰佩利剑,外面罩着短袖大氅,形象儒雅又带着英气,也在旁含笑听着那塘马的禀报。
“加个屁快啊,孙督不知道行军条例啊,新军一天走五十里,是最合适的,快了慢了都出问题……事前就有规定,怎么改来改去的?行军不是儿戏,该多少就多少,将老子的话传过去,今天就走这么多!”
那塘马一板一眼将李正经的话原原本本传达,毫不改变。
靖边军选拔塘马,首先的要求,就是古板,各方的话语,由不得自由修改。否则道道命令传达下去,最后变成什么意思很难说。在战场上,这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对这塘马来说。他的责任就是传话,别的事不是他该考虑的,靖边军中要求也是先尽到自己职责,再考虑别事,所以他一字不变的将李正经的话传了过来。
听了他的话,场中各人面面相觑,孙传庭身旁的幕僚,还有那些充为赞画的当地官员。很多人露出不悦的神情。雇佣军到达陕西后,有意无意的将触角伸到四面八方,已经引起很多人不满。
特别孙督是什么人?他是三边总督,你区区一个千总,就算是靖边军的千总,又岂能以这种口气与上峰说话?这些靖边军,真是越来越飞扬跋扈了。
高寻扬了扬眉。此时他穿着军官的短身罩甲,下方战裙,闪亮的鳞甲衬得他更是英武非常,不过他神情不动,没有责备李正经的意思,身旁的吴争春则是皱了皱眉头。
他是正统的靖边军人。李正经的话就算有道理,然这种说话语气,有目无尊卑之嫌,还会影响到靖边军与孙传庭的关系,此事可大可小。他喝道:“李正经怎么说话的?孙督,末将这就将李千总招来训斥。”
孙传庭哈哈一笑:“无妨。李千总是性情中人,本督非常欣赏,而且是本督孟浪了。军律定下,就该严格执行,此事,是本督之错,李千总有功无过。”
温士彦抚须一笑,给了孙传庭一句马屁:“孙督虚怀若谷,吾辈之楷模,下官佩服。”
这话让孙传庭哈哈大笑,心情大悦,对李正经的芥蒂更是烟消云散,身旁众幕僚也是大笑,气氛又恢复了融洽。
看着下方兵马不断经过,孙传庭扬起自己马鞭,振奋道:“按行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