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逞,攻破京城,逆贼朱棣为粉饰其行,勒令焚烧宫殿,毁灭罪证,将
知情之人尽皆处死,其心狠手辣令人发指,为堵民间之口,又矫诏称圣上已经自
焚动让位,并将犯上作乱、荼毒忠良等恶行尽皆粉饰,强令史官称之为靖难之
役!」
吴老越说越激昂愤懑,直说的须发横飞、满脸红云。
朱三听完,适时地问道:「那建文帝究竟下落如何呢?」
吴老长叹了一口气道:「大难之后,圣上削发为僧,在几名忠心侍卫的保护
下逃离了应天府,一路辗转数地之后,从福建出海,去了南洋避难,直至驾崩也
未到故土了。」
朱三惊道:「吴老言下之意,建文帝他……已经身故了?」
吴老阖首道:「十二年前,圣上就因病重
最新网?址?百喥#╰#ù◢社?区
驾崩了,遵其遗诏,龙体安葬在面
朝应天府的海边高崖上。」
朱三心中仍是满腹疑云,于是呢喃道:「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幺你们要称
我为皇子,难道我和这建文帝有什幺关系吗?」
吴老道:「实不相瞒,殿下乃是圣上之第三子!」
朱三道:「此事当真?既是如此,那为何我会被遗弃在此呢?」
吴老道:「殿下莫急,且听老臣慢慢道来。当初圣上逃离应天府后,逆贼朱
棣并不死心,派鹰犬一路搜追杀,臣等本欲让圣上即时出海,怎料那夜风浪大
作,帆不能举、船不能行,为安全考虑,只好暂缓出海之计划,并且在南宫世家
掌门南宫傲的掩护下,藏身于杭州东明寺。」
朱三插话道:「南宫傲,莫非是南宫烈之先父?」
吴老点点头道:「正是!圣上避难之行,四大世家皆有出力,除此之外,沈
家之沈拓,也就是沈玥和沈瑶之父,他的贡献也不小。」
朱三深吸一口气道:「此事真是出乎意料,江湖中人怎会介入此等国家大事
呢?」
吴老反问道:「殿下可知四大世家的由来幺?」
朱三摇摇头道:「愿闻其详!」
吴老解释道:「历朝历代以来,江湖中一直门派林立,少林、峨眉、武当等
正派长盛不衰,除此之外,也经常有豪门涌现,但却都只是昙花一现,未能长久,
而四大世家之所以能成为长存的武林豪强,除了本身的根基与实力外,另外一个
重要的方面即是朝廷的扶持。当年洪武大帝以武开国,连续击败蒙古、陈友谅、
张献忠等强敌,过程之中武林人士的作用非同小可,开国之后,洪武大帝大封群
臣,除了文臣武将外,洪武大帝也没有忘记武林中人的贡献,但由于江湖人士自
由洒脱惯了,大多不愿当官,而且人数太过众多,所以洪武大帝只是赏赐了银两,
并未赐予官爵,而对于功勋最为卓着的四个家族,洪武大帝则额外赏赐了金匾玉
衣,消息传遍四海后,无形中成就了武林四大世家的威名,即如今的西门、南宫、
慕容和林家,圣上即位后又对四大世家重新封
?最新网址百喥╝△ù社区
赏了一遍,更加奠定了四大世家在
武林中的地位,逆贼朱棣篡位后,四大世家之有感于洪武大帝和圣上的恩义,
冒死营救和掩护圣上突围,正是有了他们的协助,圣上才得以远离祸害,避难海
外!」
朱三感叹道:「原来其中竟有如此渊源,朱某真是受教了,那后来呢?」
吴老道:「逆贼朱棣虽然篡位成功,但圣上的失踪却让他如芒在背,唯恐圣
上会将他的恶行昭诸于众,不仅派人在民间四处搜,而且还封锁海运,并假借
邦交之名,令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其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找圣上的下落,圣
上为了躲避搜捕,不得不一再改换藏身之地,辗转于南方各地,在湄江一带避难
时,圣上脱去僧服,隐于民众之中,并纳湘女余氏为妃,余氏于丙申年十二月初
八为圣上诞下龙子一名,圣上取湄江秀丽山水为意,将龙子命名为文山,也就是
殿下您!」
朱三道:「那后来为何又失散了呢?」
吴老长叹一声道:「圣上膝下本有两位龙子,大王子文奎不幸在战乱中死于
流矢,而二王子文圭当时年仅两岁,祸乱之时,未能及时逃离宫中,落入了逆贼
朱棣之后,如今依然生死未明。余妃为圣上诞下龙子后,本欲就此作罢,寄娱情
于山水之间,怎奈树欲静而风不止,逆贼朱棣不知从何处得到密报,派兵直往湄
江,臣等得知消息后,急忙前往救驾,抢在官兵到来之前救走了圣上,出于安全
考虑,臣等兵分两路,臣带着圣上翻山越岭而走,沈拓带着余妃和殿下走另一条
山道,南宫傲等人在外围接应,圣上在南宫傲的接应下辗转到了福州,由慕容赫
安排出海,才躲过了这一劫。
再说殿下那边,官兵到来后,不分青红皂白,大肆屠杀,将村中杀得鸡犬不
留,余妃于山中林木之间目睹了这一惨绝人寰的景象,放声大哭,结果引来了官
兵,沈拓带着余妃和殿下奋力逃避追杀,但余妃刚分娩不久,身子虚弱,再加上
家人全部惨遭屠戮,惊吓过度,重重打击之下已是寸步难行,余妃心知拖累下去,
三人都得惨遭毒手,无奈之下只得将殿下托付于沈拓,自己则跳下山崖殉国。沈
拓悲痛之余,更觉责任深重,于是怀抱着殿下翻山越岭,逃过了官兵的追捕,此
时外面已是风声鹤唳,各处路口都被官兵封锁住,圣上有南宫傲等人接应暂且无
虞,沈拓一个大男人带着尚在襁褓之中的殿下却是极易引起怀疑,躲避在山中也
不是长久之计,左右为难之时,偶然遇见一对猎户夫妻来山上掩埋不幸夭折的幼
子。沈拓灵机一动,紧随猎户夫妻下山,将殿下托付给了猎户,刚刚经历丧子之
痛的猎户自然欣喜若狂,虽然疑心殿下的由来,但还是答应收留,沈拓将身上所
有的银两留给了猎户夫妻,并将殿下的生辰八字以及姓名告知了猎户,让他们妥
为照料,等到时机适之时再来接殿下,然而等到风声过去之时已是一年之后,
沈拓再去山中找猎户,却已不见猎户夫妻的踪影,沿途访山内居民后方才得
知猎户已经举家搬迁,不知去向了。」
朱三倾听完毕,突然微笑道:「我确实姓朱,但从小并未生活在山中,父母
也不是猎户出身,而是商人,至于生辰八字,在扬州之时我曾告知于你,所以不
能为证。」
吴老闻言,并未直接反驳,而是转过身跪在神像面前道:「殿下,您是否觉
得这三尊金像似曾相识呢?」
朱三顿了顿,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