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着青草。
两女挽着陈老慢慢游,好似三代人郊游,这是陈老与美心结合后,喜爱的户
外行旅。
中午在这间庭院餐厅用餐,嚐嚐放山鸡的嫩肉,山顶野菜清新味道,喝着老
闆推出现煮招牌咖啡。
下山后,莉莉送两老到月娥家;美心认为不用再奔波了,让陈老在此午休。
月娥帮陈老换上睡衣裤睡着。月娥在家照顾着陈老吃中饭、睡午觉,亲密的
爱抚活动。
月娥已经不避嫌的帮陈老洗澡、换衣服,陈老行动有些迟钝了。美心有年轻
的月娥帮忙,可以省些力气。若绮丽在家时,也会一起伺候陈老。
到客厅对姐姐羞涩的说:「想介绍一位同事与姐姐见面。他在总行是位副主
管级,丧妻多年了,最近常约我吃饭、郊游。」
美心说:「好呀,随时安排。」
月娥又说:「绮丽没有特别反应;姐姐帮我探探口气,我也好早点做些考虑。」
美心握着月娥的手说:「有缘就有份,不用强求喔。」
月娥幽幽的说:「我还是要照顾绮丽的,住在一起是必要条件的。」
又聊着一会,陈老叫着,月娥奔进去帮忙换衣服,扶着尿尿。
陈老说:「月娥,鸡鸡被你摸着好舒服喔。」
月娥红着脸说:「喜欢就好。」
挽着陈老出来,月娥就进厨房做晚饭。
这时,绮丽回来了要招待两老,泡茶又上果汁。
美心握着绮丽的手问:「近来有交朋友吗?」
绮丽点头说:「姐夫介绍一位同事,才开始交往。」
美心说:「有些人相处要靠缘份,机会也是要主动掌握的。」
绮丽点点头。
美心又说:「你妈妈最近有人追求,你有甚么看法。」
绮丽低头不语,美心搂着绮丽说:「你说出来想法,大妈会作主。」
绮丽掉下眼泪说:「我不是反对,只是爸爸过去一年多,又来一个长辈,我
的心里还没准备好。」
美心想想这就难了,事缓则圆,还须要等待时间了。
陈老招着绮丽坐旁边,搂着绮丽说:「如果妈妈再婚,就搬来我家住,陪陪
我们也好。」
绮丽才抹去心头阴影,露出笑脸。美心握着绮丽的说:「就这样说定喔。」
绮丽点头说:「如果不适应再搬好了,再婚时间还是希望明年较好。」
两老认清到这孩子对重要事件,是有坚持与主见的。
晚饭仍是陈老的菜,月娥一道接一道的夹菜,让陈老口欲满足,喜悦的摸摸
小肚,移到沙发上休息。
绮丽收拾餐桌,接着洗碗,美心趁机提出想法说:「绮丽是希望望爸爸过世
两年后,再谈婚嫁,这一年可以来好好适应。」
月娥低下头说:「我知道了。」
月娥担心的是另外部门夏荷科长,对这位某部门副处长包诚有兴趣,主动攻
击中,他能够坚持,愿意等她吗?
有次在包家聚餐,杯酒交觥尽兴之余,杯盘狼藉,客人都走了,留下月娥与
夏荷献殷情,帮忙收拾善后。
临走前,夏荷带着酒意藉故留下来,月娥只好带着醋味回家。
美心搂着有心事的月娥说:「反正老闆也须要你照顾,就投靠这位老饕好了。」
陈老笑着说:「是呀,我最喜欢吃你的菜。他不愿意等,那也不尊重与珍惜
你们了。」
月娥才露出笑意,靠着美心幽幽的说:「谢谢姐姐。」
绮丽整理好厨房,过来坐在妈妈旁边。
美心交代绮丽说:「明年妈妈再论婚嫁时,你要支持喔。」
绮丽握着妈妈的臂说:「对不起。」
月娥搂着绮丽说:「我须要你的支持。」
母女解开这个结后,大家都舒畅多了。
绮丽拿出唱歌专长,献唱几首邓丽君的老歌,「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
的心」等名曲;音色温雅柔和,咬词清晰,让两老沉醉在欢愉中,跟着哼几句。
此时陈老抱着美心,月娥靠着美心,温馨满屋。
日子过得很快,一周过去了,美芬适应法子不在身边的日子,明日亲家母返
回日本,两老正与亲家母饯行。
下午三人在小魏的SPA,这回陈老总算进入女人圈,看着宝贝、亲家母与
小魏的胴体穿梭眼前。
想着当年这画面似成相识,不仅是左拥右抱,而是在肉搏战。今天已无性念
了,真是岁月不饶人,陈老苦笑着摇头,好汉不提当年勇。
三人泡澡时,亲家母对美心谈及先生身体欠佳的困扰,美心安慰冬美,提及
年龄大了,某方面身体器官出状况,不用悲观伤感。
冬美拍拍陈老的臂部说:「身体真棒。」
陈老搂着冬美指着阴茎说:「我是性无能了。」
冬美掩着嘴笑着,陈老用国语说给宝贝听,美心笑着坐进陈老怀里给的爱的
鼓励。
三人拥着一阵,互相亲嘴,抚摸奶奶与屁屁。
陈老站起来,让亲家母观察萎缩的鸡鸡,冬美揉着鸡鸡,吃舔一口,对美心
露出羞涩的笑容。
三人招呼小魏进来,沖洗擦身换衣服,告辞用餐去。
由於上回冬美酒后与两老同房,自觉失态。
今晚保守些,敬酒时,与陈老耳鬓廝磨一番,就满足了,未在豪宅过夜。
老江、若兰与房屋公司杨主任仍在交流,视察一些预售建物,也检视陈家现
有地的合建机会。当你深入瞭解后,就面临风险与报酬的取舍点。老江是教授退
休,自身理念对不熟习的投资事宜,自然保守;这也是美心放心的地方。
若兰与长照院的黄蓉是亲家,又认识林姐,在同一栋楼工作,自然也常常联
系串门子。看着老人家陆续搬进来,住进房间,好像机器人,有人按钮后,吃、
喝、拉、撒。
面临老人患病与死亡是这种工作的严厉挑战。若兰初期也不太适应,慢慢也
必须接受了,考虑自己的父母从中部迁进来,让长兄减除多年来的辛劳负担。
97、8年代留学潮,远赴美国的留学生,如今都是六十上下的人,
大都退休,有积蓄或有闲时,纷纷回台湾探亲。企望留在国内的老同学能聚会,
接续同窗前缘,探探讯息,考虑是否叶落归根。
故这几年同学盛行一阵,尤其海外回来的同学,不论取得博士学位否?担任
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否?到头来,职涯发展也止於六十岁了。
景气循环低迷周期,各公司裁员与重组的首要对象就是高职位资深的亚裔人
员。当年雄心万丈的志气被磨的,也只有嘘唏而已。
几十年异地居住,生活习惯与思想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