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rchid326
字数:13000
2020/05/06
第四章
小镇在山脚下,三面环山,沿着山脊的走向有一条河穿过,河流的分支连到
了远处的一湾湖泊。更多小说 ltxsba.me更多小说 ltxsba.me湖光山色交相生辉,路上不时能看见三两南来北往的游客。
大山脚下,夕阳落的很快,最后一缕阳光消失的时候,我隐隐开始为晚上的
落脚处发愁。睡过荒郊野岭和营帐,也睡过大别墅和酒店,习惯了随处为家,却
为此处担忧起来。我的根在这里,却完全是新的情况, 人生地不熟又无朋友依靠,
有些事情不是想想那么简单的。
许是看出我的忧虑,杜宝来却说是要带我到一个好地方。于是沿着镇子的深
处来到了后山的方向,我以为他会带我到他家里,没想抬头看到的却是一间破败
的大院子。
杜宝来走在前面领着我,在一块残存的门板后,他摸出了一个藏起来的油灯,
接着划了跟火柴点亮举到身前,「大哥,晚上要委屈你了。」
看来这就是他说的好地方了。借着泛黄的火光,院子里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残破的房子早已面目全非,一看就像是被大火烧过一样,一口古井已经被黄土填
上,旁边的大树只剩下枯朽的老根,平坦的院子里更是长满了一地蒲草。
横七竖八的门板和窗户,被雨水冲刷的只留燃烧后的痕迹,通向正门的石板
上也满是青苔和茅草。古朴的晚清院落格局,这以前可能是个大户人家,或者是
某个书香门第,不过看到眼前的样子,这个老宅被毁恐怕得有 十年以上了。
城春草木深,可奇怪的是我总感觉这个院子的格局有些熟悉,但实在又想不
出个所以然来。
时值冬季,茅草已经干枯,刚好可以用来躺在上面。杜宝来将油灯挂在断墙
上,从角落里又掏出了一条破被子,从熟悉的动作来看,他应该是这里的常客了。
躺下了身体,满天的繁星,耳边不时还有南归的大雁声,离睡觉还早,我就
和杜宝来聊起天来。
从聊天的过程中,我才知道,原来他以前还有一个生病的妹妹, 他母亲死的
早,为了给他妹妹看病,家里连田地和屋子也卖掉了,可惜还是没能挽回他妹妹
的命,直到最后他父亲心力交瘁劳累成疾也走了。
我对他的遭遇并没有多少兴趣,如果你对中国有更多了解,应当知道水深火
热之中的人们何止千百万。来的路上注意到这后面不远处就有一座华山的峰头,
于是我装作好奇的提到了后山。
从他口里得知,后山原来是药材交易的地方。得益于华山独特的地理气候环
境,小镇一度盛产各种中药材,不过昔日的市场早就毁弃不用了,如今那里变成
了乱葬岗......我还有很多想了解的,但杜宝来支支吾吾似乎不愿意提这些以前
的事情,想着暂且还是不要多事为好,我也没继续问下去。
又过了一会,远处的山上传来了敲钟声,清脆的声音像是半山腰上传来的,
虽然好奇不过偌大的山上有寺庙也不足为奇。夜渐渐深了,杜宝来已经侧躺了过
去,习惯了垫枕头睡觉,我便找了块板子想垫在脑袋下,没想刚拿在手里却被起
身的杜宝来制止了。
他夺过了板子,小心的拂了拂上面的灰尘,透过微弱的油灯,隐约看到上面
像是还刻着字,不过还没看清就被他放到了墙角的空地上,接着他走过去吹灭了
油灯。
这地方对他也许有什么 不同之处,客随主便,我们没有再说话,我脱了外衣
垫在了头下也侧躺了过去。
天还未亮的时候,我就离开了。前路对我来说,一切还是个谜,我暂且还不
想与人有过多的交集,而且就目前来看,杜宝来对我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口袋里
还剩最后几个大洋,这小子看样子也没什么坏心眼,于是我全都掏出来丢在了他
跟前,然后小声的穿上衣服,抬脚走了出去。
东方的晨曦已经破晓,走出了一段路,我又回头望了望,青砖灰瓦红大门,
残破的老宅在视线里仿佛又恢复了原状,我摇了摇头,转身快步离开......
随着白天的到来,镇上开启了新的一天。卖菜的农夫挑着担子在街道两边叫
卖,路边的饭馆已经摆好了桌子凳子营业,劳作上班的人们则提着包穿梭在街巷。
要饭的老头挨个门店讨要一口饭吃,年轻的小伙子牵着水牛早早下地干活。
「让一下,让一下......」随着一声急促的撕喊,几个身披长枪的人骑着马从
路中央上疾驰而过,那没来得及避让的中年男人,小推车一歪活鱼随之洒落一地。
「卖孩子了,多乖巧的孩子啊......」妇女为了生计,不得不把几个四五岁大
的儿女栓在一块,那着急的声音,渴望着有人能上前买走。而不远处的大门前,
坐在轿子里的小男孩背着书包准备去学校,他手里拿着一块肉饼吃着,面无表情
的掀开了窗帘,对眼前似乎已经熟视无睹。在他的对面,一位面黄肌瘦的小女孩
不知道为什么在大声哭泣。
两边的阁楼上,起床的妇女和姑娘们推开了窗户,她们梳理着头发看着路上
的一切,偶尔对走过的熟人露出 一抹微笑。
街上的景象如幻灯片一样播放,如此小镇却也如此精彩,要素过多,我走在
马路上已经忘了要干什么,直到几只鸭子 呱呱从身边走过......
镇子的东边有一片开阔地,那里建了一所私立学校,学校规模不大,小学到
初中却是齐全的,乡下能开得起学校,看来这建校的并不是一般人。当然能上得
起学的,尤其能够进入中学的学生,一般家庭也要相对宽裕才行,在城里大部分
的父母则是工商业或者知识分子家庭,穷人是万读不了书的,在农村情况可能会
更糟糕。
镇子的西边开的有银号钱庄和当铺。钱庄规模较大者称银号,小者称钱庄,
多为两种名称并存。主要从事银钱兑换,进而经营放款业务,有的还发行钱票、
银票。只是在共和革命后,沿海的大城市里,其地位渐被银行所取代,没想到在
这镇上还保留着这一套体系。
街上的饭馆和客店就更多了,招牌和横幅随处可见。考察了一遍风雷镇,商
铺贸易往来较多,四面八方的来往人员也不少,可惜的是整个集市上就只得一家
中医馆子,对于以盛产药材闻名的地方,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可能是有某种天赋在身,十七八岁时我就已经读过了许多中医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