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时,已经能够顺畅的阅读英文原著,收听英文广播了,与人 交流时一口
流利的伦敦腔也令人十分羡慕。
刘秀竹大专毕业时,听从老师的建议,报考了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
跨专业报考的刘秀竹,凭借着几年时间里打下的扎实的英语基础,在400多名
考生中一鸣惊人,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在华中师范大学的两年时间里,
刘秀竹接受了系统的外语 教育,毕业后回到宜陵老家当了一名中学英语教师。
这在旁人看来已经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了,但是刘秀竹并不满足。
当看到宜陵电视台招聘主持人的消息时,刘秀竹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刘秀竹很顺利的通过了电视台的选拔,原因除了刘秀竹出色的自身条件 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于鄂江的母亲当时担任电视台人事处处长,主管此时招
录工作。
在考试现场,于奶奶一眼就看到了身材凸凹有致,脸蛋漂亮的刘秀竹。
此时于鄂江工作了几年,沉迷于各种赌博,对工作生活都不上心。于奶奶看
了心急,于是就想让于鄂江尽快成家,让他收收心。刘秀竹当时二十出头,得益
于多年的舞蹈训练,丰胸细腰翘臀长腿一样不少,一头乌黑的长发披在脑后,皮
肤白皙而细腻,一张鸭蛋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鼻子高而挺翘,齿白唇红。
靠着这幅容颜和性感的身材以及高贵气质,刘秀竹很快就成了电视台的当家
花旦,小城宜陵变得家喻户晓。
在刘秀竹到电视台上班的第二个星期,于奶奶就找刘秀竹谈话,开门见山的
讲了自己的想法。刘秀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刘秀竹知道此时的于奶奶掌握
着她的生杀大权,自己虽然已经通过了考试,但是还有六个月试用期,于奶奶随
时可以将她一脚踢回中学教书。
多年之后,刘秀竹对女儿于丹瀛说,她对于鄂江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于鄂江
身高大概180cm,皮肤白皙但是由于常年缺乏锻炼所以长得很是瘦削,眉眼
虽不难看,但是也没有男人的阳刚之气,并不是刘秀竹喜欢的类型。
但是鉴于于奶奶的强力撮合和于鄂江优越的家庭条件,刘秀竹还是选择嫁给
了于鄂江。
婚礼办得很隆重,几乎成了一时间小城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刘秀竹几年之后再一次成为了小城的舆论焦点的原因竟
然是因为艳照。
刘秀竹因为骄人的美貌和火辣的身材成为了整个城市的名人,也因此得到了
一个不雅的绰号「大洋马」。
这个绰号说明了许多问题,马是被人骑的,整个城市的男人几乎都梦想着把
刘秀竹骑在身下,但是在当时只有于鄂江才有这个机会,其他男人只能在脑海中
意淫。
那些年,有多少男人看着电视荧屏上的刘秀竹打手枪不得而知,但是刘秀竹
在这期间所赢得的知名度,为几年后那场艳照门事件在我市的迅速传播奠定了基
础。
刘秀竹在电视台工作期间没有任何绯闻,这与刘秀竹后来的 人生经历完全不
同。于丹瀛多年之后依旧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刘秀竹一直以来奋斗
的目标都是让自己跻身更高层次的圈子,容颜、学识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台阶。
在当时的宜陵,刘秀竹无疑已经到了这个城市的顶点。
于鄂江虽然不是那么优秀,但是强大的家庭背景为他增色不少,可以说在当
时,刘秀竹还没见过综合条件比于鄂江更优越的男人。
但是谁也想不到,几年后就是这个男人,亲手把她送上了别人的床。也改变
了她的 人生。
二、深圳
1991年冬天,于鄂江和刘秀竹结婚了,盛大的婚礼轰动了整个城市,无
论是那价格不菲的筵席,还是由四十辆高档进口轿车结成的车队穿城而过时的盛
景,以及新娘骄人的美貌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时间成为了大家街谈巷
议的焦点。
而多年之后,当刘秀竹和他人谈起这段婚姻时,用的最多的词就是无聊和失
望。
新婚之后不久,于鄂江就原形毕露,每天沉迷于打牌和钓鱼,他对这两种活
动的热爱甚至高过夫妻性生活,尽管他有一个让全城的男人都垂涎三尺的妻子,
甚至每天晚上应付差事一般交过「公粮」之后,于鄂江还要穿上裤子出去打两把
牌,直到半夜才会回来睡觉,反正对于他来说,工作单位只不过是个按时领工资
的地方,即使一年不去也无所谓。于爷爷还好,于奶奶对刘秀竹表面上很是关心,
但是骨子里却始终认为刘秀竹是个攀高枝的乡下 丫头,家里的几个姑姑对刘秀竹
也很不尊重,但是同时又把刘秀竹看的很紧,即便是刘秀竹和那个男人多说一句
话,他们都要盘问一阵子。
婚后不久,于奶奶就把刘秀竹从电视台主持人的岗位调至后勤部门,美其名
曰让刘秀竹安心备孕,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于奶奶的想法——降低刘秀竹的曝光率,
也就稳定了父母的婚姻。
1992年初冬时节,于丹瀛来到了这个世界,迎接她的是一个看起来美满
而富足的家庭,但是对于刘秀竹来说无异于 囚笼。这个家庭让她感到无比的压抑,
于丹瀛的出生让于奶奶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在于奶奶看来,有了孩子的婚姻
就稳定了许多。于是,半年后,当于鄂江和刘秀竹向她提出准备南下深圳淘金的
时候,于奶奶并未表示反对。
其实,在南下深圳这件事上,于鄂江和刘秀竹完全是各怀鬼胎。刘秀竹想的
是逃离这个让她压抑的家庭环境,去闯一片天下,而于鄂江的想法则简单的多,
他觉得靠近香港的深圳一定会比家乡那个小城好玩得多。
但是不论怎样,1994年春节过后,我父母还是如愿来到了深圳。比其他
打工仔和打工妹幸运的是,他们无需住在工厂那狭窄拥挤的宿舍里,于爷爷的老
部下知道他们南下的消息,主动将位于罗湖的一套 公寓借给他们居住。相比其他
人,刘秀竹来到深圳的第一天的起点就高出很多。
刘秀竹很快就在罗湖一家香港人开办的玩具厂找到了一份翻译的工作,那时
候深圳的企业多数做外贸生意,但是懂外语的人却十分稀缺,所以外语基础扎实
的刘秀竹很快就在厂里干的风生水起,很快就成了外贸部门的负责人。同时,相
貌俊俏而又多才多艺的刘秀竹很快就成了厂里的风云人物。
比起工作上顺风顺水的刘秀竹,好逸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