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潇洒风流。
那宫装丽人虽是力求镇静,却也心头跳动的微快,她暗自忖道,好个风流放
肆的天邪君,传闻这魔头天赋异禀,除有种种不可思议神通外,对女子更是别具
吸引力,果然名不虚传,两人也才不过手碰了一下,这么对望了一眼,那片刻间,
她的心神竟然无法自制的要受他勾引!
她虽是吃了暗亏,为海大先生当面调戏,却心知幽冥神君喜怒无常,此事万
万声张不得,否则必有大祸,面上自是不敢露出任何痕迹。
那宫装丽人不敢多想,随即含笑取出一个玉匣盒子,一打开玉匣,空气中抖
然多了些阴寒之气,那内中所盛之物,正是冷香玉芝。
宁素仙见那冷香玉芝大小,约摸她拳头般大,形若手掌,色如羊脂 白玉,通
体看来好似美玉所雕,并有微微香气,闻之令人心怡神舒。
在海大先生和那绝色女子示意之下,宁素仙便大着胆子,将冷香玉芝送入口
中咬下,感觉甚是冰凉,还没能仔细咀嚼品尝,冷香玉芝便化为汁液,落入她腹
中,一股阳和 温暖之气,旋即自她腹中升起,通达四肢百骸,让她有说不出的舒
服。
那宁家诸人,一见女童落水,正要遣人下水施救,却见远方画舫中飞出一人,
有若神仙踏波而行,救了宁素仙,连忙让船夫将船划靠过来,早有ㄚ环急去船舱
中,将宁夫人请出,并向她说明经过。
宁夫人听几个ㄚ环七嘴八舌,说的她心中惊疑不定,宁家是中原武学一脉相
传之后,她本身虽然武学造诣不高,但见识还是有的。
倘若真如ㄚ环们所说,女儿失足跌下湖中,为那画舫中人临空踏水所救,那
可是碰上 仙侠般的人物了,宁夫人心中半信半疑着,待两船相近,便急忙出声呼
唤女儿。
那身着杏黄衣裙的绝色女子,听宁夫人唤的急切,便抱起了宁素仙道:「因
缘既动,神君、老人、湘琴妹子,我夫妻二人便去也!」海大先生执起 白玉酒杯
一饮而尽,朗笑道:「承神君与道兄享酒尽欢,小弟心中不胜之喜,无奈因缘既
动,只得就此暂别。」那神君与老人,亦手执 白玉杯一饮而尽齐声道:「无妨,
随缘而聚,亦随缘而散,道兄与仙子且去也!」
海大先生与那身着杏黄衣裙的绝色女子,便将身一纵,轻轻巧巧的跃入宁家
的船上,船上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已落下两个神仙般的人物,那画舫随即远去,
刹那间便不知所踪。
宁素仙这一次心神镇定,只觉身子有如腾云驾雾般,一下子便从画舫中回到
自家船上,见娘亲脸上神情满是焦急,连忙出声道:「娘,仙儿没事,是这位叔
叔和阿姨救了仙儿。」宁夫人见了那绝色女子,心中便先赞了声好个仙子般的人
物,再看海大先生容颜俊秀,更是欢喜,只是他目光灼灼,充满了魔样魅力的眼
神,毫不客气的盯着自己,他怎么这样无礼?
宁夫人让海大先生大胆的目光,看的心生羞意,彷佛她在他面前,衣服竟是
像毫无遮掩的作用,她整个人是赤裸裸站在他面前似的!
她不禁心儿怦然而跳,脸上生出红晕。
但她素来知书达礼,虽是被海大先生看的她心如鹿撞,却也落落大方的行了
个礼,开口道:「两位高人救了小女素仙,妾身心中万分感谢,不知两位如何称
呼,也好教妾身时时感念。」那身着杏黄衣裙的绝色女子,见宁夫人风姿绰约,
容颜秀美,和宁素仙有七八分相似,此刻俏脸生晕的模样,正是我见犹怜。
她微微笑道:「夫人别客气,这也是缘份,我乃云雾山天香玄女谢琼华,身
旁这位是我夫君海青玉,令嫒伶俐讨喜,让我一见就欢喜,想和夫人讨份人情,
收你这女儿为徒,未知夫人意下如何?」宁夫人听她说出名号甚感陌生,从不曾
听闻过武林中有此二人,但她见谢琼华与海青玉两人丰神玉貌,应当不像会是奸
滑歹人,她自不知这天香玄女与天邪君,已然上窥 仙魔异凡之道,乃是踏入另一
个领域层次之人,世间除有限数人 之外,一般人自不会轻易知晓他们的名号。
她心中略一沉咛便道:「海夫人既是小女救命之人,又不嫌小女顽劣不堪受
教,妾身自是千肯万肯,只是妾身府中人丁单薄,翁婆已逝,先夫见弃,遗下妾
身主持家业,小女年岁颇为幼小,妾身实在是舍不得和她分离,不知海夫人与海
先生,可否能长居杭州,于敝府陋处宿下,一来方便调教小女,亦能使妾身时时
得沐春风?」
「夫人过谦了,这江南胜景无数,杭城更是地灵人杰,我二人活该有此福报
,只要夫人不嫌我俩不学无术,便依夫人所言相扰贵府几载甚好。」谢琼华见宁
夫人对着她说话,红着脸蛋刻意转了个身子,避开海青玉的目光视线,不禁心中
暗自好笑,这宁夫人脸皮甚薄喔。
宁素仙心思聪慧,便立时拜倒口称师父,谢琼华也不推辞,待她拜了三拜,
便笑盈盈的将宁素仙扶起,为她赐号「素心」,是谓素心玄女。
那船不一时便到了湖边,下了船后,众人便往杭州宁府而去,晚间重开一宴,
席间宾主相谈尽欢,海青玉与谢琼华自此后便在宁府内宅住下,拿一身所学尽力
调教宁素仙,宁夫人年岁不大,一个妇道人家以孀居之身,却主持起宁府的重担,
着实吃力,为助宁夫人立威掌势,海青玉便也时时指点她一些窍门。
过了几个月,一日夜里,宁夫人在静室调元运气,参详宁家的秘藏心法「七
巧如意」中的如意诀。
尘世间伏龙隐凤,江湖中每多异人,那宁家乃是华夏中原,百千年来传下来,
博大精深武学源流中的一脉根苗之后,尽管后人限于资质,致使先辈武学没落已
久,但宁氏先祖曾将修习之法载于典籍,却幸运 的并未曾损毁于历代战火,良
好的被为宁家长房代代收藏着,一向置于宁府的璇玑阁之中。
这「七巧如意」功诀,修行之法甚是微妙,外锻筋骨为七巧身,内炼神识为
如意心,极为讲究根器禀赋,为世间少数几种超凡入胜的奥秘功法之一,那如意
心诀习练之时,别走玄关灵窍,因之 容易幻象丛生,须得大毅力,以无上意志内
御阴魔,方能窥得门径。
宁氏几代先祖,武学造诣高于宁夫人的不知繁几,虽明知这是祖传下的功法,
但因对心法真义无法体会,俱都不敢强加修练心法,代代都只修习那七巧功法,
怕万一修习心诀稍有不甚,即落得功败人亡之局。
宁夫人因夫婿去世甚早,未曾对她说起厉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