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回:薛复山,警民合作【加长回】观江区公安局,午后。「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在c国,省、市、区各级各办公单位的「坐落位置」,就是一门大学问,里面牵涉到复杂的政治、人事、利益和权位谋划。
尤其是省、市、区交汇在一处的时候,更是如此。
河西省的省会是河溪市,观江区又是河溪的行政中心区。
而如今,河西省党委、河西省政府、河西省人大、河西省政协四块牌子,都巍然不动的安置在城市东郊的所谓「新区」:新控江区。
算起来还在绕城高速之外,在一般河溪人的心目中,那里都不能算是「河溪市」。
这固然是省政府有意拉开和河西市委的距离,给河溪市一些独立的空间,也有点统揽全局、观瞻全省、不偏向某一城市的意思。
而河溪市委市政府大楼,则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坐落在传统意义上的「老河щщщ.01Ъz.ηêt溪政治中心」观江区。
和那栋号称「河溪第一古」的千年古建筑「溪江河道府衙」,只有一墙之隔,颇有点「观史履今、千秋盛世」的调子。
再到观江区区政府,当然不敢僭越,特地盖在观江区的滨江大道上,这个地方,固然现代繁华,车水马龙,但是风格上更加商业化一些,显得更加亲民和谦卑,也可以和市政府保持一段距离。
再到观江区公安局,也跟着区政府不远,坐落在滨江一代,却因为是个政法机构,倒也不敢学区政府修建在滨江大道上,而是在沿江的几条支路略略靠内一些的位置,也算是某种得体和低调。
当然,观江区公安局所在的这栋楼,论硬件条件和视野,那都是相当不错的。
观江区公安局经侦中队的副队长薛复山的独立办公室,就在一个位置极佳的转角位。
每天午后,薛复山常常喜欢拉开百叶窗帘,看看对面那栋在topfun建成之前,号称「河西第一商业写字楼」的天宇观江中心。
他很喜欢就这幺看着那高耸入云、闪闪发亮的深蓝色玻璃幕墙……那种色彩斑斓的城市楼宇、和背后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的景致,在摩天大厦的玻璃上反射的略略有些扭曲和变形,让他觉得非常有象征意义……他常常会一边呆呆看上半天、一边想事。
今天是才吃过午饭,薛复山拉开窗帘眯着眼瞧了一会景色,还没来得及坐下喝杯茶,口袋里的手机就嗡嗡作响,他就掏出来瞄了一眼……「队里来通知,明天出发,去筑基替补参赛,要给你带点啥不?」联系人是南兄。
「南兄」,是他给自己的小情人姜楠用的手机通讯录昵称。
他们两个人,也会在通讯软件里发一些闲聊对话。
只是大家心照不宣,那些真正私密的话,是不会使用这种工具的,大多是些普通的朋友之间的聊天。
毕竟,就算姜楠可以不在乎,他薛复山却是有老婆的人。
虽然妻子喻薇人常年在河东省体育局工作,夫妻两人分居两地,聚少离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薛复山都怀疑自己和妻子,是否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各自忙自己的,婚姻只是一种维系。
但是,保险一点是没错的。
自己已经是区级公安局的经侦中队副队长,以自己这种年龄和业务上的表现,早晚有机会再升的;喻薇在河东省体育局也做到人事处处长了,政治上也算春风得意,一段符合机关道德标准的婚姻,是两个人都需要的。
其实薛复山不是第一次和年轻女人来往,但是每每看见姜楠的信息,哪怕只是这种随口聊天……他依旧要忍不住,握着手机,像个初涉情场的小年轻一样心动神摇。
只是一条聊天的信息,就会让他联想到姜楠的腿、姜楠的腰、姜楠的红唇烈焰、姜楠的迷离水目……他当然不需要姜楠去筑基给他带什幺;甚至他也明白,这条信息也不是真的在问他要带点什幺,说的明确点,就是女人的那种「想他了,有话没话找点话」。
就在几天前,全运会刚刚落下帷幕,各省顶尖运动员都是归队休息甚至回家休假,在筑基举办的商业田径大奖赛的分站,一干名将都无心参加,估计省队也是没办法,才派姜楠这种心不在焉、每天都在玩儿,就想早日退役跳槽的撑杆跳运动员去凑凑数罢了。
他也懒得打字,就想拎起电话来给姜楠回拨过去,约一下时间和地点……既然明天她要出省参赛了,这言下之意,也许是今天晚上可以……见一面?但是,薛复山还没来得及按拨号键,电话自己却响起来了……一接,却是正经公事。
东楼扫黑组的同事,让自己去一下审讯室,说是有个疑犯,因为某个案子被逮了进来,为了「立功举报」,在胡拉扯、乱攀咬的时候,说到了薛复山曾经关照过的「敏感案件」。
按规矩,他们扫黑组没有经过薛复山的同意,是不能多过问的,所以让他去听听。
对于份内的工作,薛复山从来是很认真的,他只能从脑海里甩开姜楠的影子,去楼下的审讯室,听听那个老进局子的惯犯「铆钉」今天又在扯什幺闲门。
……第六审讯室,那有一股子烟味的小房间里,一个正在和这个小光头嫌疑犯斗智斗勇的干警,看见自己进来,立刻站起来,冲自己敬礼,恭恭敬敬叫一声「薛队」;回过头,对那小光头冷冷的说:「这是我们领导,就你刚才说的,直接向他认认真真的汇报一下……别耍滑头了,这是你唯一的机会了。
」,然后,就请薛复山坐下,自己却很识趣的离开了房间,反手还关上了房门。
「你只捡要紧的说……」薛复山点燃一支烟,连开场白都省了,直截了当,也是冷冰冰的对坐在审讯室对过的椅子上的小光头说。
他是管经侦线的。
但是其实无论刑侦、经侦、扫黄、扫黑都免不了和嫌犯玩心理战。
这种密闭、幽静、窄小的空间,只有一盏白色的方形吸顶灯嵌在天花板上,一张四脚平板桌,三张折叠椅的房间里,用一种「什幺都没有」的氛围塑造,去暗示犯人「什幺希望都没有」,制造恐惧和绝望,对于攻破犯人的心理防线是非常有帮助的。
薛复山刚入行的时候就问过,为什幺审讯室里的桌子都是平板桌呢?老师傅就教导过他:连抽屉和搁板都没有的桌子,就是象征什幺:这里什幺都没有,这里什幺都藏不了……对于犯人来说,进了这种地方,是要碾碎他所有的幻想和依托。
不过,他也知道,对于今天这位坐在自己对面的这种小光头来说,这一切早就习惯,这一点无聊的心理学攻势对于这种人来说,估计也是毫无所感家常便饭。
这个小光头,其实才三十岁左右,却在河溪黑道上是一号人物,外号叫「铆钉」,常年在河北区一代的棚户区混迹,是个跑江湖的头目。
其实他身上背的要案、重案一大堆;什幺贩毒、嫖娼、走私、绑架、勒索、强奸、迷奸……甚至杀人,和他有关的都不少。
不过这个小子是属于那种混江湖中头脑比较活络的,一样是凡事不留痕迹自然有人顶包,一样是非常热衷于「警民合作」。
整个河溪市刑侦线上大大小小案子,都很需要这类「懂事」的「好市民」。
对于公安来说,抓一个黑社会混混,又起来一个黑社会混混,打掉一个小帮派,又成立一个新的小帮派,河溪那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