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煜皱紧了眉,北朔与毗邻的大成与耀月两国几百年来,战乱不断,三国鼎立于东陆北境,一直循环往复着此消彼长的局面,而如今大成与耀月终于联起手来,只怕北朔的国祚怕是要断在他拓跋煜手中了。这叫他如何对得起北朔的列祖列宗,以及对他信任备至的兄长。
北朔军惨败的消息传到了雁城,也自然传到了昭阳宫。
拓跋鸿听到这个消息,首先却是怀疑莫非拓跋煜动了什幺手脚,因为此番去支援云州的西军受损最为惨烈,十万精兵,被一场山洪冲走十之八九,而曾私下宣誓过只效忠拓跋鸿一人的西军大都督亦殁于这场天灾之中。
贺兰衍之看见拓跋鸿色凄惶,不由出声劝道:“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而天灾实非人力可阻,您也不必太过忧虑。相信拓跋煜会处理好一切的。”
拓跋鸿听到贺兰衍之这幺说,面色不由一变,他直直地望着对方,不甘心地说道:“太傅,您也觉得朕的天下离不开拓跋煜吗?”
贺兰衍之虽然一直站在拓跋鸿这边,可他不得不承认,拓跋煜的能力恐怕并不输已故的北朔光明大帝拓跋烨。
五百年来,一直受耀月与大成压制的北朔才出了拓跋烨这样一个文武双全胸怀大志的皇帝,只可惜对方走得太早了。若是拓跋烨若能继续执政,赤王拓跋煜必将是他征服东陆大地最好的帮手,而不是成为当今天子亲政路上的拦路虎。
贺兰衍之眉目低垂,他想起了那只暂时还收敛着指爪的拦路虎,那个让自己永远也猜不透到底在想什幺的男人。
“朕要杀了他。”看见贺兰衍之沉默如斯,拓跋鸿咬牙道。
“现在还不是时候,况且您若冒然对他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肱骨之臣出手,也只恐会受天下人非议。”贺兰衍之淡淡说道,且不论拓跋鸿并没有足够的势力对抗拓跋煜,值此外敌入侵之际,北朔的朝廷绝不可乱。
“他若是真的忠心耿耿,就不会一直临朝听政!这朝堂之中,乃至这北朔天下,谁还能看到朕的存在?!”拓跋鸿不忿。
贺兰衍之轻抚小皇帝的背,压低了声音劝说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要除去赤王,还得一步步的来。等到了他众叛亲离之际,您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他。”
不知是贺兰衍之的话有效,还是拓跋鸿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毕竟是继承了拓跋烨血脉的人,并非一无可取之辈。
“朕知道了,一切就有劳太傅了。”拓跋鸿转过身,向贺兰衍之长身一揖。
“侍奉陛下,乃是先皇遗旨,臣不敢不鞠躬尽瘁,还请陛下勿要折煞微臣。”贺兰衍之急忙还礼长拜在地,天子大礼,臣子不可受,这一点他还是明白的。不过看到拓跋鸿对拓跋煜这般痛恨,贺兰衍之的眼底还是泛起了一丝笑意。他得不到的,终要经他的手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