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学2008年夏天是张鸽最幸福的日子,她刚刚满十八岁就收到了s大学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
为了考上大学她吃了多少苦啊!不仅她自己吃苦,做中学教师的父母也跟着她吃苦,他们除了教学,还要全面地辅导她。
这不是她天资不好,而是她长得太漂亮,从初中开始,不时有男孩子追她。
不是父母管得严,抓得紧,她恐怕就被男孩子缠花了心,更不用说能考上大学。
s大学离家十多里,建在市郊一座小山下。
她在学校寄宿,父母规定她必须周末准时回家。
面对崭新的生活,她多么兴奋,多么快乐。
她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她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子,周末回家了也不讲学校乱糟糟的事。
她从不缺课,认真自习和做作业。
然而她陷入了混乱,心中的烦躁与失落感无法排遣。
渐渐地她对学业无法热心了。
入学三个月后,一天她回家过周末。
回家一看,父母都愁眉不展。
原来她乡下的姥姥病了,打电报要妈妈寄八千元回去,但他们拿不出钱来。
爸妈俩人月收入连奖金不到五千元,日子一直过得紧。
家里没有冰箱,电视机还是旧黑白的;现在鸽子在学校寄宿,每月伙食费至少八百元。
鸽子弄清了原由,心里很难受。
“爸,妈,从下个月起,我每天回家吃饭,可以节省一大笔钱。”
鸽子突然说。
“你说什么?钱的事不要你管,你只管安心读书。
你天天来回跑还读什么书?”“那我就去当家庭教师。”
“胡说!”妈妈生了气,性情温和的爸爸也沉了脸。
鸽子便低下头,钻进了属于自己的六平方米的小房间。
她的泪水忍不住流了出来。
“我长大了,我一定要自食其力!为家庭分忧!”此刻鸽子在心中对自己说,她决心在学好功课之余去当家庭教师,她要为爸妈分忧解愁呵。
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她走向毁灭的起点!二初恋回到学校,她找到了学生会的家教中心。
一个戴眼镜的的高个儿男孩接待了她。
“学生证!”高个儿男孩朝她望了一眼,脸就红了,眼前这位女生出落得太标致了,1米65的标准身高,精致的鹅蛋脸儿上两弯浅浅梨涡,一双大眼睛清澈如秋水,马尾辫已经及腰,纤细的腰肢衬得已经发育的胸部分外诱人,真是个明眸善睐的青春美少女。
男孩说了一句就不朝她望了,注意到男生的不自然,她的脸也不由得开始发烫。
掏出学生证放在办公桌上,眼睛望着地下。
“你才进学校就搞家教?”男孩看过她的学生证立即气起来。
“我家有困难。”
她沉往气,抬眼望着男孩。
“一年级功课紧,你得想清楚。”
“我想清楚了才来的。”
“你行吗?”“我高考的分数比录取线高三十分。”
“我是问你教学生行吗?那些小淘气包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不是天生脑瓜子笨,就是顽劣成性,不然怎么会用得着请家庭教师辅导?”“这我知道。”
其实她压根没想到这一层。
“你知道?你进大学之前就当过家庭教师?那我得向你讨教一二了。
我高考时也考得马虎,比该校录取线高五十分,上清华北大都是够格的,可惜那时信心不足,填了s大学,我上了自家的当。
进了s大学,我就想搞家教,结果连续两次碰壁,我没那份耐心,只好转而为中心服务,跑跑联系。”
她看出男孩是在变着法子跟她套近乎。
心里暗自得意,可嘴上还是冷冷地说:“请告诉我,现在有没有空缺?”“有是有,但你不合适。”
“为什么?”“一个高三的男孩子要请物理补习老师,估计年纪和你差不多,你这模样儿去教他,那会帮倒忙。”
“你怎么这样说话?”“我是好心。
哪个男儿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奥秘可是歌德先生发现的,我想你不会不知道。
既然你的高考分数比本校录取线高出三十分,你就应该知道你这样的漂亮的女孩子为男孩补习功课危险性太大。
我不是说你的防线不坚固,我看得出你壁垒森严;可是你要知道,不少男孩是管不住自己要闯祸的。”
她听男孩这么说,脸又红了,什么防线、壁垒森严,刚见面就说这些乱七八糟的。
“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怕。”
“听话,过几天再来。”
话虽如此,她心里也害怕去教那个男孩,可又不甘心就这样被男孩支配。
“我知道什么时候有我适合的学生教?下次来又没有适合的呢?”“好吧,有了适合的我去通知你,请你留下你的宿舍地址。”
“女生三舍205.”她说完转身就走了,胸口小鹿乱撞。
三天后的傍晚,她在寝室里刚洗完澡,高个儿男孩就找来了。
寝室里六个姐妹各行其是,房门被推开,男孩站在门口不敢进来。
“你找谁?”“张鸽。”
女孩们吃吃地笑起来,显然是把男孩当成张鸽的男朋友了。
她的脸刷地红了。
只好走出房门。
“有消息了?”“有了,一个初二的女孩家。”
男孩将家教的地址写在一张纸条上,将纸条塞在张鸽的手里,转身跑了。
再没有学生会办公室里的那份洒脱,像这群女生要吃了他似的。
“张鸽,怎么不请他进来坐坐?”“这男孩真帅,你们高中的同学?”“你不让他进来,是怕被我们抢走吗?”张鸽捏着纸条进房,女孩哇哇玩笑开了,张鸽一脸滚烫了,心慌乱的不行。
“你们瞎说些什么!”她要睹住女孩们的嘴。
“老实交代,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女孩们要她交代。
她交代什么?她什么也不知道。
可她不愿让她们知道她正暗中搞家教的事,她只好编慌蒙她们说:“是一个熟人,托我办一件事。”
“托你办事那样躲闪干什么?”“是约你晚上去玩吗?”“能把情书展开让大家欣赏一下吗?”她无法说服大家,干脆不辩解了。
“反正我没有朋友,信不信由你们。”
她没有把纸张展开给大家看。
真要去教学生,她又紧张了,不知是户什么人家,也不知怎么去教。
她只好认真地回忆在中学读书时老师是怎么教的。
中午,她上学校书店买了一册初二的物理课本,晚上重温了一遍,决定明天就去上门,先见见面。
下晚自习的铃声响了,她收拾书包走出教室。
没走多远,忽然有人轻声叫她。
她回头一看,是高个儿男孩,心里顿时慌张了。
他又找她干什么?“什么事?”“一边说。”
男孩走到道旁一棵树下,她迟疑一下,向他走去。
在离他三尺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