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太阳穴:“啪——,啊,我死啦!”
我模仿着电影里叛徒们可耻的下场,缓缓地仰躺地冰凉的地板上,孙逊女孩般娇嫩的小脸蛋顿时微微一皱:“你瞅你,装死就装死呗,还往地板上倒啥啊,地板多脏啊,你的衣服白洗啦,再说啦,水泥地板很凉,会得关节炎的,你啊你啊,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明白,唉,……你可怎么办呢,真拿你没有办法!”
孙逊继续深有感触地叹息道:“唉,陆陆,你知道吗,我爸说,咱们中国如今在世界上臭得要命,哪个国家都不愿意理睬咱们,简直都快成狗不理啦!”。
我的老天爷,我这位可亲可敬的大朋友,表面上看是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在单位里对任何人都是低声下气,点头哈腰,可背地里他似乎什么都知道,嗨,还似乎个什么,他就是什么都知道哇,从我爸爸的嘴里,可从来没有说出过这些让我心惊肉跳的话来,从爸爸的嘴里冒出来的话永远都与收音机里喊出来的一个样,就是一个字:好!好!好!……
写字台靠着暖气的一侧有一个柜橱,那是属于孙逊个人所有的,他拉开柜橱小门,骄傲地向我炫耀着他那一本又一本令我直流口水、崭新的、包装精美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小人书。
我伸出手去、兴奋不已地翻腾着:《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
“啊,《童年》,”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本小人书,里面精美的图画看得我心花怒放:“哇,原来,高尔基,不,谢廖莎,小时候长那是这个样子!”
“哼哼,”
孙逊则一把将其夺过去,让我好不失望:“你看过《童年》吗?”
“看过,不过,是大书!”
同样是在苏联学习、工作过,爸爸却不像孙德宏那样,对苏联有一种极其浓厚的、非常真诚的感情,在我的孙德宏大朋友家时,收藏着大量苏联艺术作品。
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更是孙逊的妈妈最喜欢哼唱的歌曲,几乎挂在了嘴上,但只能在温馨的卧室里偷偷地、声音极低地哼唱。
“这些可都是老毛子的玩意啊,全是老苏修的书哇,他们是老毛子!”
与我的大朋友孙德宏完全相反,我的爸爸对苏联人可没有任何好感,当然,家里也就没有这么多的苏联文艺作品,爸爸的书籍都是我永远也看不懂的马列着作、毛泽东选集以及堆积山的《红旗》杂志,一提苏联,爸爸便恨恨地对我说:“老毛子最他妈的不是个物,占了我们中国好多好多的土地,八。一五光复的时候他们在中国尽调戏中国女人,还把中国工厂里的机器全都搬回到他们家去!”
想到此,我表情郑重地提醒着孙逊:“孙逊,爸爸对我说,老毛子最坏,他们总想打咱们,还要往咱们这扔原子弹呢?”说着说着,我猛然想起家里画报上赫鲁晓夫那狰狞的形象,这愈发加深了我对苏联的憎恶和恐惧。
“嗨,你啊,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孙逊振振有词地反驳我道:“人家苏联人真要想打咱们的话,那早就把咱们给打扁喽。你知道个啥呀,老毛子最厉害!谁也打不过他们,当年的拿破仑让他们给打败了,希特勒也让他们给打败了,人家一直打到了柏林,现在,那里还有人家的军队呢,苏联周围的小国家全归他们管。”
“他们的战马好象挺厉害的,并且非常多!呼呼呼地往前冲!”孙逊的话使我不由得想起了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里面的一个镜头,于是我学着瓦西里的样子抓起写字台上那把光滑的钢板尺:“同志们,为了列宁,前进——!”
“你可得了吧!”孙逊一脸不屑地望着在地板上狂跳不止的我:“你啊,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告诉你吧,战马那玩意现在已经用不上了,早就过时啦,现在打仗得用原子弹了,苏联人有的是原子海,海啦,如果他的原子弹全部点响的话,嘿嘿,能把地球炸个希巴烂,你一个小小的中国算个什么啊!”
“那,那,那怎么办呢,那我们不是全都死了吗?”
“往地道里钻啊,钻到地道里也许还能活!”
苏联人是好还是坏姑且不论,孙逊收藏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三本小人书却深深的触动了我童年那稚嫩的心灵,尤其是《童年》,在结识孙逊之前,我被爸爸和妈妈强迫着,捧着《童年》小说,生硬地死啃,由于年龄甚幻,根本无法读懂,而孙逊那图文并茂的《童年》,则让人一目了然,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
看完了《童年》之后,我彻底改变了对苏联人的看法,我没有成为孙逊的叛徒,却成为爸爸的叛徒,我从此成为了亲苏份子,如痴如醉地沉迷在高尔基以及苏联大作家那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学作品里,特别是高尔基的那三本书,启蒙了的我,我已经永远将其珍藏,时常翻出来细细地品味着、反复地阅读着,每读一遍都会油然产生一种无法形容的亲切感,仿佛再次回到那无比难忘的童年时代。
这三本书教会我如何去生活,使我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孙逊的小人书,只准我在他家与他共同阅读,却不肯让我拿回家去慢慢地欣赏。我最喜欢高尔基的《童年》,屡屡央求孙逊容我将此书拿回家去好好地细嚼慢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从言语中流露出如果不肯借书给我就不再与其要好的意思:“孙逊,把这本书借给我拿回家去好好看看吧!”
“不行,我怕你给弄坏啦!”
“孙逊,如果你,你不借给我,那我,我,我就不跟你玩啦!”
“嗯,”听了我的话,孙逊白净净的脸蛋顿时阴沉起来,他默默地望着我,我也默默地注视着,看来,孙逊不太愿失去我这个朋友,只见他很不情愿的、极其痛心地拿起那这本书:“你拿去吧,拿回家看去吧!”
“谢谢你!”
可是,孙逊依然放心不下他的宝贝小人书,第二天便溜到我家向我索要:“你看完了吧,还给我吧!”
当孙逊从我的手里接过他的小人书时,他小心奕奕地捧着书仔仔细细地审查着终于完甓归孙的小人书:“你看,这个地方让你给弄脏了,这页怎么给折了,哼,也就是你吧,别人我谁也不能借。”
孙逊一家人对苏联的特殊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传染到我的身体里,流淌到我的血液中,直至今日我仍然无比执着地偏爱俄罗斯的文艺作品。
孙逊最引以自豪的是他家的那台老式留声机:“你看,知道这是什么吗?”
“啥玩意啊!”我伸出手去便掀开了留声机的盖子。
“别,”孙逊非常严厉地推开我的手掌:“你可别瞎弄啊,如果弄坏啦,我就让你赔,过来!”
说完,孙逊俯下身去从床板底下抽出一张唱片,他一脸神秘之色对我说道:“咱们可得小声点啊,可千万不能让我妈妈知道啊,如果让她知道啦,我可会挨打的啊。”
孙逊望着手中的唱片似乎自言自语地嘀咕道:“妈妈说这种东西反动,是黄色的,不能随便放!”可是,孙逊的嘴里虽然这么说着,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唱片放到了唱盘上。
“嘘,陆陆,咱们得小声点听,让别人听到就得去报告喽。那咱们可就完蛋啦!”孙逊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转动着电唱针。
很快,从留声机里飘逸出一首优扬悦耳的、与收音机里所播放的、与造反派们整天高喊着的完全不同的、彻底背道而驰的旋律——《蓝色的多瑙河》,整间屋子立刻弥漫在无比欢畅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圆舞曲的曲调之中。哇,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