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扇
-个月以后,杨龙友和教戏先生苏昆山都来看望李香君。正好李香君在屋里睡觉,溅血的白绢诗扇摆在桌子上。
苏昆山说:「李香君几天来,因为想念侯方域,也惦记母亲李贞丽,都愁出病来了,我们不要惊动她,让她好好休息,我们先在这坐一会。」
杨龙友拿起诗扇说:「好一把诗扇,可惜让鲜血给污了。苏老!李香君这里有颜料吗?让我帮它加一加工!」
杨龙友备妥笔墨,便用黑笔在扇子上血渍空隙中画一枝梅花树,又用绿色的颜料在血渍上添了几片绿叶,于是,扇子上便呈现出一幅盛开的梅花图。
这时李香君听外屋有说话,从梦中惊醒,对镜化化妆,从里屋走出来。看见杨龙友、苏昆山便行了礼,坐在桌旁。
她忽看见桌上的诗扇已经变了样,错的血渍变成一树鲜艳盛开的梅花,她很喜欢,谢了谢扬龙友对诗扇的艺术加工。
杨龙友很关心地问李香君:「妳今后打算怎办?如果侯方域一去会不回来怎办?」杨龙友继续说:「不如请托个,到江北前线找一找他!」
苏昆山在旁说:「几天后我想回家看看!刚好我老家就在河南,沿途会经过江北前线,这个事就给我办吧!」
杨龙友说:「那么李香君,你写封信请你师父带去吧!」
李香君想了想说:「我的心中有千言万语,写信是表达不出来的,不如苏师父把这诗扇带着吧!因为着扇子是侯郎给我的定之物,这首定
诗表达了他对我的
厚感
;诗上的血渍又像徵了我为他守节之心;杨老爷画的梅花,又把我未来的志趣告诉他。所以这把扇子表明了我千般苦、万般
,也表达了我对他
厚的思念、万种
怀,更表达了我宁死不改的坚强意志。……这把扇子又是他熟悉的旧物,因此看到扇就等于看到了我。」
于是,苏昆山就带着诗扇;带着李香君对侯方域的思念出发了!苏昆山要在战中,在长途跋涉中为李香君寻找侯方域……
李娃
…………… 李娃
李娃的故事,发生在天宝年间。李娃是个弃婴,经过几次家的收养、转送,李娃真正的姓氏已无法可考,只因最后收养的
家姓李,故命名为娃。
这李家原本是一小康家庭,简单,就只夫
俩。李家夫
结婚多年,膝下犹虚、乏嗣无后,本来得了李娃之后也疼
有加,只因李夫一场急症一命呜呼,使李家生计顿时陷
困境。
这时李娃年才十五,就长得成熟艳丽,在感恩李家收养之际,遂提出欲担起家计之心,举艳帜、待过客。虽然李娃书文、歌舞不佳,全凭美貌取胜,但嫖客中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却趋之若鹜。
当时,有位常州刺史,姓郑,荧阳。他在当地的声誉名望都很高,家里很有钱、很有势,侍从仆役之多,亦不在话下。他五十岁的时候,膝下唯一的儿子──郑生才刚满二十岁。因为父老子幼,所以郑父倍加宠
。
郑生长得倒也眉清目秀,能作得一手好文章,博学强记,在同年龄的青年之中更显出色,也为左右邻居们所称赞。他的郑父也很器重他,时常对邻说:「我儿子啊,是我家中少年英俊的一匹「千里驹」呢!」
由于郑生的品学兼优,被乡里的推举到京城去参加会试,临行之前,他父亲便给他准备了很丰富的行装,如衣饰、车马、还有到京城去所需要的生活费用。
郑父告诉郑生说:「依你的才学,应该一举即中,现在我给你准备了两年的生活费,应是很丰裕,够用了。希望你好好努力,达成自己的愿望。」
郑生也颇自负,把上榜看成好像探囊取物,易如反掌一样容易的事。于是,他从毗陵出发,一个多月后,抵达了长安城,居住在布政。
有一次,郑生从东市游玩回来,走过平康坊的东门,准备到平康坊的西南方去看一个朋友。
※注:长安城的光宅坊与平康坊,都是所谓的风化区,在皇城东南边,离皇城很近,达官贵要逛起来很方便。尤其是平康坊;从长安城的北门进去后,向东拐三个弯,就到群
所居的风化区,也就是后
所称的「北里」。唐朝孙棨所着「北里志」就是专谈此处名
的风流故事。
郑生信步走过呜珂曲,看见一座住宅,院子不很宽大,但是房屋却很高。门户半掩着,有一个梳着双髻的丫环,和一个打扮华丽的
子倚偎在门
,妩媚的姿态,加上艳丽的容姿,真使
怦然心动。
郑生猛然看到她,不知不觉地勒住了马,停下来,仔细端详,只见那子秀发云鬓;薄施脂
、容貌姣好;柳眉凤眼、鼻挺点唇;低襟宽领露出半截酥胸,
白似雪;轻衣薄裳掩不住曼妙玲珑的身材,尤其是高耸的胸部更是引
遐思……好半天,郑生都舍不得移动脚步。
郑生假意把马鞭掉在地上,一边等候跟随他的仆来拾取;一边不住地斜着眼睛瞧望那
子。那
子也略带羞涩地,回眼仔细打量郑生,眼神不禁流露出
慕之意。但是,郑生终究怕羞,没有上前和那
子
谈就离去了。
自此以后,郑生便如失了魂魄一般,终恍忽,魂不守舍。私下里他向友
林天发,打听这户
家的来历。
林天发告诉他说:「她叫李娃,是京城的名,听说她床上的功夫一流!不过,向来和李娃往来的
,多是皇亲国戚的贵族,因此钱赚得很多。一般平民恐怕也花费不起,要是没有花上百万的银两,恐怕无法打动她的芳心……」
林天发不禁卖弄着粗鄙的文墨,摇晃脑吟道:「……二八佳
巧容妆,夜夜
房换新郎;一双玉臂千
枕,半点朱唇万客尝……哈哈!好好……」弄得郑生啼笑皆非。
郑生心想:「我只怕事不能成功,就是花上百万金钱,那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过了几天,郑生便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带了仆
称轿来到李娃的住处,叩门拜访。不一会儿,便有侍
来应门。
郑生问:「这里可是李娃的宅第?」
侍一见郑生,会心一笑,转身就跑,并且大声喊说:「小姐!前些时候掉了马鞭的那位公子,来找妳了!」郑生一听,霎时满脸羞红,不知所措。
只听得屋里传出,如清脆铃响般的声音说:「小萍!妳先去留住他,我打扮打扮,换了衣服便出来!」郑生在外面听到了,心里不禁暗自高兴起来。
接着,郑生便被带到门屏里面,那里早站着一位嬷嬷,发已皤然白稀、驼着背,自称是那
子的嬷嬷。郑生向前拱手揖拜,嬷嬷便把他请到客厅里去。
客厅的陈设非常富丽堂皇,嬷嬷和郑生一起坐下,便说:「我那儿,年幼无知,才艺也很浅薄,我把她叫来见过公子。」说完就叫那
子出来。
只见李娃一双水亮的眼睛、雪白的肌肤、玲珑的身材,走起路来莲步款摆、婀娜妩媚。郑生一见,惊惶地站起来,目不敢正视,只是低行礼,向她寒喧一番。可是李娃的一举一动,娇媚的样子,都没有逃过郑生的眼中。
之后,大家又坐下来,砌茶奉酒,所用的杯盘都非常讲究。不久,天色渐黑了,暮鼓从四方传来。嬷嬷便问郑生家住何处?郑生骗她说,住在延平门外好几里远。原来是郑生打算诓说因为住得远,有意让李娃留他过夜。
于是嬷嬷说:「暮鼓已经响了!公子应该快点回去,免得犯了宵禁之忌。」嬷嬷有点不屑接待平民客。
郑生说:「我有幸和妳们见面,大家也谈得非常尽兴,不觉天色已晚,这里离我住的地方很远,城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