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骤雨过后,将盛夏的广州清洗的令人感觉到颇为清爽。龙腾小说 Ltxsfb.com街头巷尾,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万物兴盛,不愧为人们誉为“花城”的称号。
此时的广州,人们在街道上用竹子扎起了一座座高高的彩楼,用花草彩绸装点得纷繁富丽,喜气洋洋。从珠江岸边的天字码头到越秀山下,沿途排开了数百座彩绸鲜花装饰而成的牌楼,把整个广州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之中。
也不仅仅是广州城中如此,整个珠三角,从广州到佛山,从惠州到东莞,几乎所有的城镇都是一片喜乐。经过这几年的新政推行,加上疯狂筑路,广东的景象可谓是焕然一新。能够令两辆马车并行的宽阔官道,将县城与县城之间串联起来。那种隔着一条河口音风俗都有所差异的情形悄悄的发生着变化。钱粮制度的改革,让种田人和商人们都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
种田人身上没有了那么多的浮收,每家都有钱粮簿子,又不用缴纳人丁银,靠着田产山林吃饭的,每年该收多少钱粮一目了然。租种别人田地的租子也不敢超过三成七的上限,一旦超过了,佃户有权不交不说,还可以到衙门去出●←首告状,搞得不好,田主还得被在衙门前枷号数日。如今粮食越来越不值钱,田主们也算得很清楚,与其为了一升半斗的租子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面子,在乡里落下一个刻薄的名声,倒不如落得个遵纪守法的好处。
何况,在官家那里有了个遵纪守法开明士绅的名气、好印象,官家有什么好事总是最先想起你来。这比一升一斗的算计佃租可是容易发财多了。
除了修路、推行新政这种容易获得人心的一手之外,另外被强力推行的一项制度可就没有那么温情脉脉喜闻乐见了。
“禁止各村各姓氏之间私相争斗!违者严惩不贷!”
广东各地的私斗也是一个顽疾。所谓的村镇之间、姓氏宗族之间的械斗。表面上的原因虽然花样百出,但是其根源其实就是所谓的土客矛盾。历史上在清朝是发展到巅峰,动辄便是数以万计的规模,甚至动用火器,你几百人上千人的械斗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但是之前小规模的械斗,却也是层出不穷。因此械斗也成了阻碍商业发展的一个拦路虎。你一个外乡人要是没点本事乱走,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除了妨碍商业发展之外,更大的威胁便是挑战政府的权威。
之所以在清朝时期械斗达到了一个顶峰,那是因为东南亚有猪仔贸易。
所以族长这些人搞械斗也有利可图,本质上跟非洲的奴隶掠夺部落是一个德行。所以尽管一直有械斗的问题,但是在清朝才集中爆发万人以上规模的械斗
但是如今两广归李守汉管辖了,他还会让这种挑战政权的行为存在并且任其发展下去?正好眼下各处都已经有了基层政权,便用禁止械斗来检验一下基层政权的成色!
各处村镇基层政权的主要工作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普法。一个是严惩要晓谕所有村镇,严谨私斗,这个事官家要管,如果有人大规模械斗,官家不管参与者多少人,一律按律严惩,一个村犯惩罚一个村,一个镇惩罚一个镇。所有人都要知道一个道理。民心似铁,官法如炉。而如果在私斗中有劫掠财物。杀伤人命,毁坏水利设施,焚烧房屋、侮辱坟墓、人口买卖等恶劣违法行为,更是要罪上加罪
对于这种官家发出的类似警告,一开始无论乡绅还是村民都不以为意,这种官样文章历朝历代的官家又不是第一次说。可是哪个当真执行过了?俗话说法不责众,只怕到时候当真械斗起来了,几千上万人的规模,县城也得是四门紧闭等候风声平息之后才敢开城门。据说历史上唯一敢责众的就是商鞅,渭水刑囚一次砍了几百人的脑袋。可先不说商鞅什么下场。就说这人数,也不过几百人,这两广地界,千人万人的都不稀奇,我就不相信你能如何。
结果很快这些人就知道,敢触犯刑律,千人万人在南粤军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当然,一开始面对广泛的私斗,南粤军没有一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杀人,而是先让各处村镇基层政权的干部耐心的搞普法,反复向村民宣导南粤军的法律。
那些工作队员们可谓耐心细致苦口婆心的向村民乡绅说,南粤军法律不同于大明,不存在法不责众。一人犯法罚一人,一村犯法罚一村,先看触犯的刑律,再根据情节酌情加重或者减刑。
这一轮的普法,让私斗稍微平息了一些,毕竟总体上,民众对官家还是有畏惧的,但是这世界上永远存在不怕死的鬼。普法过后,还是有一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挑起了大规模的械斗。
对于这些人,南粤军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参照吉庆围和桃园大社的经验,先开来大队人马进行武力镇压,然后进行深入调查,把组织械斗的乡绅族长按律缉捕治罪,然后就是向所有人宣导这些人发动私斗的背后原因。组织械斗的族长们乡绅们被在各处乡镇游街示众,鸣锣聚众听他们讲说自己的罪行,游街之后,便是依照法条明正典刑。那些参与械斗的各级骨干分子则是被发为官奴,到南中的深山老林里去从事砍伐木头,矿山之中挖矿等人命消耗极大的活动。
水师见马屁没拍上,只好退而求其次,建议婚礼庆典的时候,由广东水域的水师齐聚珠江。沿途鸣放礼炮以示庆祝。这个建议倒是获得了普遍赞同,并最终通过。
在震天的鞭炮声中,一件礼物包扎的喜气洋洋的被载上了飞剪船,从顺化王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广州。
送礼的是南中李家直辖的企业员工,他们听说李华梅的婚礼后,决定用捐资的形式制造一辆马车作为李华梅的婚车。这辆马车的造价是每人捐了一天的工钱。
马车应该说外表不算太炫目,没有采用过多金银珠宝来装饰,甚至可以用朴实无华来形容,就像一辆五百万的跑车和一辆奥拓在酒吧街上同美女搭讪的成功率一样。如果当年叶琪用这辆车在秦淮河上泡妞的话,估计也就不会有追潮叶相公的美名了。但是,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要是懂行的人看细节,乖乖,这绝对是超越时代的杰作。
首先看马车的轮轴,采用了南中刚刚攻关完成的淬火滚轴,使得马车的轮轴坚固耐用。轮胎则是使用了硫化橡胶制造而成,并革命性的的使用了充气轮胎。这可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做法。本来献礼的代表还极为反对,不过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之后。证明了新式轮胎的优越性,才最终得以通过。跟这两项革命性的的成果比起来,其他诸如新式弹簧减震,新型车门锁扣系统,都统统不值一提。
同上述的这些成果比起来,一个更加细微的小配件充分体现了李家现在的工业技术水平。轮胎的气门芯采取了螺丝型的设计。并且。在车辆本身的许多零部件上,也创造性的采用了螺丝钉来固定安装。
在非工业时代,标准化的螺丝钉造价非常高。(别忘了,雷锋叔叔当年可是专门收集螺丝钉的。1962年天朝已经经历了大跃进了,也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了。但是螺丝钉依然是比较精贵的东西。别以为雷锋叔叔收集螺丝钉是傻逼行为,1960年代的螺丝钉差不多相当于现在奢侈型汽车的配件了。60年代的螺丝钉虽然比1959年以前便宜了很多,但也绝对不像1974年以后的大路货。所以不要嘲笑雷锋收集螺丝钉,那年头螺丝钉可是高级货。基本上是可以与现在的高级豪华跑车的零部件来等同了。所以螺丝钉精神也是要辩证的看,放在当时的环境当中,也是很励志的。)八十年代宣传工人主人翁行为,事情也是从搜集螺丝钉等小零件开始的。八十年代一个大型企业保持搜集螺丝钉的习惯,那积累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