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威去平户时,特意叫船长从澎湖一带绕了一圈。龙腾小说 Ltxsfb.com
这是一艘已经满载的小型商船,长十四米,宽四米,标准的硬帆福船,名叫桦门堡号,载重四十余吨,装满了台湾这边的特产,也就是鹿皮和鹿为主,一些土特产为辅。
如果是铁器,就是从天津装船,最多到台湾补充淡水和给养,生丝的话也是从福建沿海装运直航便可。
近半年来和记船队和李家的船队联手控制了闽浙海面,海盗绝迹,那些海商也变得老老实实,了平安状便得平安通过,没有
敢随便打不该打的主意。
在漳州,福州等处,和记都有自己的停泊点和收货点,沿海的守兵都打点好了,许心素这些沿海的大豪也是收起了傲气,转变了只和荷兰合作的态度,开始与和记认真贸易。
销往本的生丝量,每年都有固定的配合,荷兰
的配额是一万担,和记一年也差不多销这个量,
本此时的
没有做过统计,估计也有两三千万
左右的规模,但其国内需要用生丝,每年都会购买的
群在逐渐增多,由于银矿的发现使得
本富裕了两百年,从购买力上来说还有可发掘的地方,与
本的贸易还是在稳步增长之中。
鹿皮和鹿也很受欢迎,历史上荷兰
占据了台湾之后大力发展鹿皮贸易,不仅卖往
本,也往东印度和印尼群岛贩卖,一张鹿皮卖十五两银子,一年利润好几十万,这是一般
想象不到的贸易利润点。
船上有淡淡的腥气,常威并不介意,不仅是皮货的味道,也有海风吹来的大海的味道。
常威不仅不介意,相反他还很兴奋。
身为行军司的政事官,他的责任是坐镇台湾,这是最主要的责任,没有十分要紧的事他是不能离开的。在台湾这么久了,前后离开过两回,连上次和李家谈结盟灭颜思齐的事
也是别
去的,常威等闲绝对不能离开。
这一次各都有事
,另外常威要和李国助谈的事
也很
远……李家的库藏只是一个引子,常威要知道李国助到底是怎么想的。
“看,那边是凤尾柜屿。”
桦门堡号的船长是郑芝虎,和名字一样,这是一个脾气燥,
烈如火的家伙。
好在经过出使俄罗斯的经历,在冰天雪地里熬了一年多,再的
子也熬平了许多,郑芝虎和其兄弟回台湾之后就开始上船历练,他们早就接受过和裕升正统的军
训练,也是投效了近两年的时间,完全可以信的过,郑芝龙兄弟与甘辉洪旭施大宣杨天生等
都在船上历练,众
几乎都当了船长,也有
在纵帆船上当了大副,等西式战舰多了,这些青年
多半还是要到战舰上当船长,他们都是优秀的航海
才,和他们能在历史上留下名一样,本身的素质和本领确实是一等一的……当时的海上讨生活的福建
成千上万,留下名的还是这一群
,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张瀚在知道是这些
跟着李国助到李庄时感觉十分欣喜,事实证明张瀚是对的。
听到郑芝虎的叫声,常威一眼便看到横亘在海滩高处的炮台。
炮台并不大,方广也就几十步的样子,在远处似乎也能看到炮台高处火炮的身影。
在港区,蔚蓝色的海水上下起伏着,五六艘战船正在随着海水上下起伏,这些船下了锚,军舰上的
员应该多半都在岸上了,因为在海岸边到炮台处到处是蚂蚁般的
群,上上下下,显得十分忙碌。
远处有十几艘明军的小船,也是降了帆在海上飘着,他们应该是在监视荷兰。
双方已经立了约定,荷兰应该是拆除在澎湖的建筑物和炮台,运走建筑物料,包括石块和各种铁器,还有重型火器,眼前这些船应该就是等着在运走这些物料。
“荷兰真下本啊。”这一次赶过来跟着常威一起出门的何斌也是赞叹着。
何斌已经在台湾行军司就任,担任张续文的副手,原本这次他该随张续文公,不过因为常威身边也需要
,这一次还是由他跟着上平户。
常威点点,说道:“这些东西卸下来时搬运到大员,修筑新的大型城堡。”
何斌道:“那边我也去看了。只能说是四个字:其志非小。”
“也可以说是野心勃勃吧?”
“当然。”何斌悠然道:“政事,我敢说未来三年之内,我们最大的对手就是荷兰。如果他们够聪明的话,也该视我们为最大的敌
。现在的变数就在于我们的造船能力还有
才的储备作养,在三年内能不能顶住压力,三年之后是否能够反击。在此期间,能不能稳住平安状的发放,还有对倭国贸易的收益,这些东西是至关重要的。”
“总要叫看出点东西。”常威用赞赏的眼神看了眼何斌,知道张续文等
推荐的不错,眼前这个黑瘦矮小的福建
不愧也是在北方锤炼了两年多,不仅有福建这边
的
明和通晓海贸之事,也有北方那边的恢宏大气,看问题不是只看眼前,能看到整个大势演化,这才是勉强谈得上参谋顾问!
不远处的荷兰港内好象也看到了这边的小船,在一阵嘈杂声响之后炮台上突然有火炮打放了一炮。
隆隆炮声中白烟泛起,炮弹飞啸而来,打在几百步外落水了。
似乎传来一阵狂笑声,荷兰显然也知道打不着,就是一次警告。
“狗的好嚣张。”郑芝虎怒道:“我们还击吧?”
“算了。”常威吸
气,说道:“打也打不着,况且那边福建水师也惊动了,咱们一还击,坏了事,连军门大
都不好回护我们。”
茫茫大海之上,小型商船调转方向,吃风起航,往着本平户方向驶去。
……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话算应景了。”
平户的光景和当初常威蒋奎他们第一次过来时好象没有任何区别,但常威上岸之后仔细观察,感觉气氛还是比李旦在时要差很多。
港的戒备很森严,有一些李家的家兵和梳着倭
发髻,手持倭刀的
到处巡视着……李旦在时,港
只有那些接生意的中国商
和通事,也有倭商和倭
苦力,哪里能看到什么守卫的身影?
李旦在时,哪个不知死活的敢跑到平户来生事?
不夸张的说,李旦鼎盛时的实力不在王直之下,十几万部众千多战舰,整个本都在其舰队之下颤抖,上到德川幕府下到各处大名都是对李旦毕恭毕敬,惹恼李旦,
侵当然不太可能,
本当时也有十几万百战劫后余生的战国
锐,但封锁
本海岸,四处袭扰,使其寸板不得下海,这一点是完全能做得到的。
海上的力量完全不对称的强大,当然也就不必担心被所算计,李旦暮年之时,光是凭自己过往的名声便能护持李家大小和整个平户的平安了。
李国助与常威对面而坐,阁门大开,整个平户仿佛都在两脚下,他仿佛看出常威的心思,微笑着道:“近来先父的旧部分出去不少,平户这里确实不能和当年相比了。我的声威名气也是远远不能和先父相比,家族寄托我一身,凡事小心没过逾的,叫常兄见笑了。”
常威听着这露怯的话,反是肃然起敬,他抱拳道:“听了李兄这话,才知道李爷当年辛苦创下来的家业可保,想来李爷泉下有知,也必定是欣慰的了。”
“常兄过奖。”李国助呵呵一笑,说道:“和文澜兄一别经年,听说他已经轻取青城,占了半个原,麾下控弦数十万,诚为可敬。说实在的,先父也曾经有过南面而王的想法,不过还是颓然放弃。因为我辈纵横海上容易,想到陆上去发展就难了,先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