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历史军事 > 续南明 > 第149章 规划

第149章 规划(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工业之动力帝国 会穿越的外交官 爱与痛的边缘 唐朝小闲人 神魔霸体 星战风暴 无极魔道 笑傲江湖 不死神凰 医品宗师

一副十二两的说法,但这种士卒之甲颇为偷工减料,却是以生牛皮切片,然后涂上生桐油微烘,将铁屑细细打入,再上油再打,最后如同铁片,若防护力,其实差了一些。

要用好甲,就是片片皆用精铁,最后叠如鱼鳞,就非常精良了。

只是这种甲就贵了,也就是杨河要的甲胄样式,全重三十斤。

杨河其实有想过打制板甲,但板甲的打制更难。

不是说敲一块铸一块铁板就是板甲,那样柱状晶疏松非常,根本就没有防护力,随便一箭射来就透了。

必须使用高强度的机械冲压锻压与热处理,进行大面积的塑性变形,将柱状晶破碎为细晶粒,将疏松压实,才能获得优良的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

但此时东西方哪有这样的冲压技术?

都是手工锻打,速度慢得惊人,一个月,几个月,能完成一副已经非常不错。

特别整块的铁板,都是精铁,要锻打到质量厚薄相同,非常的不容易。

而且杨河认为鳞甲的防护力也非常不错,就用鳞甲好了。

而三千军士,内披甲兵五百,这也是杨河在崇祯十五年所能承担的极限。

除了铁甲兵,他也暂时不制作别的甲胄,不单财力物力,也有防护力方面的考虑。

皮甲有一定的防劈砍能力,但对弓箭的防护、刀剑矛的防刺穿能力比较弱,性价比较差,还是罢了。

锁子甲也有一定的防劈砍,防远程弓箭伤害能力,但近距离遇到强弓,遇到长矛强弩统统完蛋,打制更困难,也罢了。

镶铁棉甲以后可以考虑,每七斤棉花浸水槌平成薄晒干,反复三次干透而成一层,以三层缝成夹袄,内中包上铁甲甲片,罩上布面,钉以铜泡而成。

防御力不能与纯铁甲相比,但防刀砍,御弓箭都不错,可以用在某些兵种上,比如夜不收。

但普通的士兵,还是用盾牌盾车吧。

即使如此,一年的武器装备,已经要耗费白银三四万两。

还有军饷,每兵五钱银子,连军官算上,三千人一个月就是二千两银子,一年二万四千两。

还有他们吃喝,一年差不多就要一万石米粮。

杨河心念微动之间,面上不动声色,却是暗暗皱了皱眉,他现有白银十万两,米面一万石的库存,若按这样的规划,库存米面只能供军士吃喝,白银也有一大半要耗费在这上面。

他本来对不久后可能的对战流寇有些犹豫,现在看来,必须打了。

要想方设法,从流寇身上捞一把。

……

此时杨河规划多谈到军需之事,张出逊是军需所主管,但韩大侠是一堂总管,自然是韩大侠出来应令。

下方各人窃窃私语,都认为兵务堂今年的负担颇重,特别军需所,现区区几个工匠,能否完成杨相公规划的目标非常难说。

不过有了目标,各人对今年的发展也有了思路,个个颇有耳目一新之感,他们兴味昂然,更是期待杨相公接下来的讲解。

张出逊安静坐着,拿着铅笔小本,认真记着笔记,腼腆清秀的脸上颇有慎重,今年一年,他军需所的担子不轻。

便是张出恭,都是忧虑的看了弟弟一眼,不知他可否负起这个重托。

他们三兄弟本是溃兵,得蒙杨相公厚爱,委以重任,今年弟弟肩上担子极重,希望不要辜负重望才好。

杨河看着规划图上的数据,老实说到年底三千兵力,至少一半是铳兵,还内有五百披甲兵的目标能否完成,他心中没有底,但时间不等人,没有这个实力,他如何对战年底,明年初入寇的清军?

清军他肯定是要打的,虽然打的可能是小股,但也要掂量掂量他们的实力。

此辈虽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但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手,早打,早了解好。

……

杨河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杂念抛之脑后,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唯有不断向前,再向前,发展,再发展,才能在崇祯十七年与弘光元年的大变中拥有博弈的实力。

这样,他才不会沦为蝼蚁,可在乱世中保护自己的亲友与家人。

他将小棍指到户务堂,继续道:“军务发展,农务也不能落下……庄前的田地约有多少?”

他这话却是问户务堂总管杨大臣。

杨大臣忙道:“回相公,公屯所统计上来,新安庄前的东南与西南这边,种有高梁九千六百亩,屯所那边都有照料,估计明年夏时就可以收获了。”

杨河点头,新安原庄是个大庄子,所以种有高梁近万亩,只是此时粮食产量都不高,就算以前化肥没有大兴之时,高梁亩产也只有一百多斤,玉米亩产一百多斤。

谷子亩产更只有一百斤左右,碾成小米时,更只有约五六十斤。

然后棉花亩产籽棉一百斤左右,折成皮棉只有三四十斤。

他看过新安庄前的高梁地,算是照料得很好,但亩产估计也只有六七斗,全部可能约七千石的收入。

这当然不够。

好在北岸别的不多,荒地太多,特别睢宁、邳州、徐州交界这些地方,轻轻松松,就可以找出几十万亩的荒地来。

这还是轻松寻找,仔细寻找,百万亩只是等闲。

大明到了现在,世道太乱,很多地方千里无人烟,便若当时杨河逃难,路过宿州、灵璧那么多地方,一个个废庄废村,原本的良田全部荒废了,现在举国上下,不缺地。

他说道:“接下来户务堂的目标,就是开垦荒地,在白马湖边,焦山庄这边,今年全年要开垦田地两万亩!”

杨大臣张口结舌:“两万亩……”

现新安庄只有几十个老弱耕种,照顾庄前近万亩高梁地都累得象死狗,还要开垦田地两万亩?

杨河道:“我看过焦山庄附近,原本就有水渠引水灌溉,修葺之后,内中一半,可以种上水稻。”

杨大臣道:“水稻……”

杨河道:“白马湖边,荒草面积大,还可以畜牧,建一个养鸡场,又可以饲养骡、马、牛、羊等等。”

杨大臣道:“养鸡。”

杨河道:“你们户务堂任务很重,水稻栽种,最迟不能过五月中,十月初,就可以收割了。不过冬麦的秋播可以晚些,寒露前后便可。若麦田开垦好,可先种上绿豆、小豆美田。”

杨大臣喃喃道:“十月就可收割……”

这时杨千总他爹,公屯所主管杨纯良大着胆子道:“禀相公,所里人手不足,而且若种水稻,这水利灌溉,颇为要紧。稻谷需要肥足地力,这北岸之地,不是旱,就是涝,肥力太差,恐怕……”

杨河道:“无妨,田地内涝,可施加石灰中和酸性,至于田地肥力,介时我有钾肥与磷肥,定可提高土壤肥力。依我计算,介时修好水利,再加上大量肥料,水稻的亩产应该可以达到一石五斗,冬麦的亩产,亦可以达到一石左右。”

他说道:“至于人手,公屯所今年要招募耕田队,人数定在五百。”

众人都是吸了口气,水稻亩产一石五斗,冬麦一石?

果真如此,那就是天降祥瑞啊!

大明精耕细作,若在江南,曾有亩产稻谷三石,春花一石半的极熟之地。

但那田地是什么地方?都是桐乡、昆山等地供应皇宫与百官食用的“白粮”产地,很多江南的普通地,稻谷能亩产二石,麦一石都非常好了。

放在江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穿越到异世界的大叔得到了配种大叔的称号 穿书后主角们为我打起来了 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 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 重生八零:被最猛硬汉掐腰宠 真不是故意想红的 穿成痴傻炮灰后我逆袭成团宠 快穿之鱼忧生存性爱之旅 两不厌 清穿之大佬五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