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朝廷不折腾咱们百姓,咱们就知足吧。你们没有听说么,这一回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事故,都因为那漕运官急着完成任务,不顾那些劳役的死活,而且以往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话也不能这么说,朝廷也不想,只不过这三门砥柱河道凶险,每年都有事故发生。”
“你可曾听到商船在那里发生事故,为什么偏偏就是漕运船出事。”
“这倒也是哦,去往南下的船队好像没有出什么事故,真是奇怪。”
可他们也不想想,南下贸易才兴起三年左右,漕运年年都有,这没有发生,不代表不会发生,商可也吓得不轻啊!
“这真是太吓了,此事要发生在咱们的商船上面,那咱们可就全完了。”
“哎呦!老钱,你能不能闭上你的臭嘴,我现在一想到这事,就连饭都吃不下。”
“各位,要不咱们也去那边看看况,倘若严重的话,那可得让我们的船队小心一点。”
“是是是,我也觉得我们应该去那边看看。”
“这是不是太危险了,这事故才刚发生,那边一定很的。”
“韩小哥都去了,咱们的命可没有他的命值钱,他都不怕,咱们怕什么。”
“说得对,那咱们就赶紧回去收拾一下。”
但也不是如他们这般害怕,有些
还因此感到开心。
杜府。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啊!”
李友宜从杜正伦中确定此事之后,神色兴奋,拍掌叫好。
杜正伦听得吓得一跳,“你不想活了么?”
这要是让听见,你这中书侍郎铁定是
不下去了。
“抱歉,抱歉。”李友益讪讪道:“下官一时激动过,但绝非此意,还望杜中书见谅。”
杜正伦皱眉道:“老夫还真不明白,这事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如今朝中已经快要成一团了。”
李友益道:“杜中书,这是老天在帮咱们啊!”
杜正伦皱眉道:“此话怎讲?”
李友益道:“杜中书,你说此事故乃是因为漕运官急着付粮食,从而导致的,但下官以为此非根本原因所在。”
杜正伦一愣,道:“那你以为这原因是出在哪里?”
李友益立刻道:“贞观年初,朝廷每年只需要从外地运送十万到二十万石粮食来,可是进显庆年之后,这个数可就翻了一倍之多,这粮食可都是供朝廷所用,而非是供给百姓,可见这吃粮的
越来越多,从而漕运的负担也越来越大,漕运官这才急于
付粮食,可见这事
的根本原因,不在漕运官身上,而是在这吃粮
的身上。”
杜正伦听得目光急闪,“你的意思是?”
李友益道:“杜中书,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呀,出了这么大的事,能不惊动的陛下么,而且这粮食本是运往太仓的,陛下一定也非常关注,必定会召枢要大臣前往洛阳询问,到时杜中书可追本溯源,指出弊端所在。”
杜正伦思忖少许,犹豫道:“可是用此事来借题发挥,是不是有失德行,毕竟这事故发生,谁也不想。”
李友益道:“这么做却有不妥,可是咱们面对的李义府,与那种小斗,就不能当这君子。”
PS:抱歉,这一章发晚了,最近天气转变挺大的,身体有些不舒服,下午一直在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