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十四。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
一千零二十五。
徐玑低着,数着脚下的步子。
走过了崇政殿前宽大的青石板,穿过了庆寿宫前细密的小砖路,福宁殿和庆寿殿宫墙相夹的小路,刚刚进过翻修,全部是青色的雕花方砖。木底的官靴走上去,就跟踏上殿宇中的金砖一样,笃笃的脚步声回响在两侧的宫墙之间。
黑色的锦缎鞋面上还有一条缝补过的痕迹,不过除非已经知道或是靠得近了才能看得出来,否则就是一双八成新的好鞋子。
黑色鞋面左右左右的出现在视野中,徐玑心中泛着淡淡的暖意。自己老妻巧手织补,又省了一双官靴的钱。
说起来,自过年后,家里就没裁过新衣。换季后朝廷发下的衣料,都拿去换了钱物。妻儿身上的衣服全都是旧的。
已经是翰林医官,隔三差五就能宫,在医院和太医局中能拿两份俸禄,还有诊金的分账,可徐玑这
子还是过得紧
的。
要是没铁路就好了。
徐玑忍不住怀念起几年前的子。
那时候,虽然还没有通过主任医师的考试,在太医局中得到官身,但身为西城医院最优秀的内科主治医师,徐玑的收,可也是能让妻儿隔几
就是一身新衣,自己也能隔三差五与同僚去甜水巷逛上一逛。
可自从两年前开封通向陈州的铁路开通之后,徐家的生活水平陡然直落千丈。
徐玑乡贯在陈州西华【今周西华】,过去从西华上京一趟太难,一来一往半个月就没了,如今只要买票坐车,一天一夜就能抵京。故此亲戚乡邻便如
水一般涌向京师,一年到
,徐家的客
都络绎不绝。
现在家里面时常都住着几名乡,吃穿用度都要徐玑来负担。
尽管家中的生计已经很吃力了,但徐玑还是咬着牙坚持着。要是怠慢了,这些回乡一说,他在乡里就没法儿见
了。
“徐太医,走这边。”
前面引路的小黄门正转向右方,走向一道小门,却发现徐玑没跟上来,惊讶的回叫道。
“啊……啊,走过了。”
徐玑惊醒过来,方才心神恍惚,走了上百次的道路差点就走错了。点点,回身急走两步,忙跟了上去。
一千五百二十。
一千五百二十一。
耳畔变得吵闹。
两边的士兵和内侍也多了起来。
空气中更多了一子桐油的味道。
而宫中特有的那种连夏的阳光都驱散不尽的
冷,似乎也因为
气而消散了泰半。
坤宁殿到了。
尽管天子纳后连个消息都还没传出来,但空了好些年的坤宁宫,几年来第一次开始大规模的整修。
工匠们在坤宁宫中整修殿宇,外面守着宽衣天武,又有内侍警惕的盯着那些士兵。
每年朝廷都会专门拨出一笔款子,用于皇城的常维护。但宫殿的翻修,则必须从内库拨款。
宫门边堆放的砖石在阳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徐玑瞥了一眼后,就收了回了目光。
这样的一块金砖,就能抵了他十天的俸禄。宫门前的这么一堆砖石,够他做上一辈子了。
一千九百零三。
一千九百零四。
钉刨锯凿的噪音消失在身后,桐油气味也淡了下去。
前面的小黄门停下了脚步,是今天的目的地睿思殿到了。
小黄门上去回覆,徐玑等候在殿前。
片刻之后,里面传出话来,让徐玑进殿。
睿思殿规模不大,远小于天子的寝宫福宁殿。但这里本是先帝书房,比起福宁殿更让天子感到自在。
徐玑已经来过此处多次,几乎每隔五,他就要
宫一趟,为天子检查身体。
得到这一重任,不仅身份地位就此不同,也让他得到了许多同僚的羡妒。
但这依然是一份让他战战兢兢的工作。
天子、太后、宰相,还有……
“徐卿来了。”
赵煦已经脱离了变声期,完全是长成之后的嗓音了。
徐玑在天子略带放松的声音中谦恭行礼。
“臣徐玑叩见陛下。”
“好了,平身吧。赐徐卿座。”
应该不是错觉,徐玑觉得,比起他的那些医术丝毫不逊色于自己同僚们,天子更要看重自己。大概是因为自己最为谦恭,大多数时间都是低下的缘故。
“还是老样子?”
待徐玑坐下,赵煦熟练伸出手腕,问道。
天子的手腕纤细白皙,指掌细长。与其说是男生相,还不如说是自幼体弱的缘故。
“是,还是先号脉。”
徐玑说着探出手指,轻轻按住手腕上尺关寸。
感受着指尖上搏动,徐玑闭目不言,身边陡然静了下来,这就是给天子常问诊时心
最平和的时刻了。
片刻之后,换了一只手,又把了半,徐玑点
睁眼,却没立刻放开手。
“官家今天的神不好,可是经筵上布置的功课太多了?”他信
问道。
指端的脉搏陡然间有了变化。
“是多了点。”
赵煦故作平静的答道。但明眼一看便知是谎话。
“陛下。不要太过劳累,尤其不得熬夜。若是做不完,便先放着,明再做也可以。”
“但今天功课最好今天做完。今事,今
毕嘛。”
“但陛下御体更重要。就是到太后、相公们的面前,臣也是得这么说。”
赵煦没再多话,徐玑也放开了手。
身边的内侍问道,“徐太医,官家今脉象如何?”
“脉象一切正常,只是血气稍弱而已。”
手边已经摆好了历和笔墨,徐玑提起笔,写了几个字。
天子的身体况,从这每天都要记录的
历中,便能搜索得到。
历之后,徐玑还有一份病历,以及写了字的部分,也是记满了赵煦每次问诊和
常用药的
况。
早在韩冈还是提举厚生司的时候,他就开始在京中医院推行病历制度,京城高官显贵都有一份病史档案,如今更是普及到了官员们的子
身上,皇帝更是不可或缺。
“官家的血气就补不回去?”
“胎里痼疾,得常年累月的调养。不过陛下的血气,也只是比富贵家的同龄
稍弱,比起贫寒之家,还是要胜过不少。”
徐玑收起笔,一根净的扁木条便递到了他的手中。
“陛下请张。”
徐玑查看了赵煦的舌苔,又伸手飞快的扒拉了一下赵煦的双眼眼皮,
“陛下恕罪。”徐玑说道。
赵煦用力眨了两下眼睛,“每次都难受得紧。”
徐玑说道:“但眼疾得从一开始就预防,防微杜渐,比病发后再治要简单得多。”
“徐卿说得是,早就该防微杜渐。”
徐玑赞过赵煦的英明,又问,“陛下这几的胃
如何?”
一本厚重的册子便摆到了徐玑的眼前。
不同于历,天子每
的饮食自有另外一份记录。徐玑也用不着看前面,只看最近的饮食记录。
同样是一切如常,没有什么变化。
徐玑合上记录本,一根喇叭型的听诊器立刻递到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