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叶清婉一脸不解,杨帆解释道,“不要认为他们只是单纯对红阳厂满腔感情,我承认他们对红阳厂确实很有感情,也承认他们也很想搞好红阳厂,可是,这不代表他们不会跟我们耍心眼。更多小说 ltxs520.com你要明白,启航从开始就想放弃红阳厂的……”
“你是说……”叶清婉若有所指的说道。
杨帆点了点头,“对,启航之所以开始就甩不掉红阳厂,就是因为他们。难道你真认为相比甩掉一个大包袱,地方政府会更重视几百职工的利益?你要明白之前红阳厂就是一个烂摊子,启航只要能把包袱接过去,关掉也好,迁出去也好,怎么处理那都是启航自己的事。”
说着,杨帆就问道,“当地政府为什么要抱着情愿合作告吹,也要启航不能轻易放手红阳厂?你真当那些当官的看明白了启航非红阳厂不可了?先不说那些官员有没有这么了解红阳厂,就是他们真的看出来,大概也会私下里跟咱们沟通……”
叶清婉,“……”
私下沟通,题外意叶清婉自然听得懂。
就是这些人真的拿到启航的把柄,恐怕更多的也是为个人谋福利,而不是为红阳厂谋福利。
见叶清婉似乎想通了,杨帆耸了耸肩,“相对这些人,恐怕只有这些老人才明白红阳厂的价值!或者说,他们曾经为红阳厂禅心竭虑,方方面面考虑过红阳厂的价值。所以启航一出面,他们就明白启航的目标了……”
说真的,在比较了解红阳厂的人眼中,启航的目的还真不难猜,没办法,谁叫红阳厂的其他价值太低了。
沉默了一下,杨帆奇怪道,“不过我想这里面应该还有其他人参与,按说以他们的生活状态,不至于这么快的了解我们。”
说实话,杨帆也挺奇怪为什么启航一开始接触红阳厂,最开始对方还是恨不得赶紧甩过来的态度,可对方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条件就有些越提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启航的选择实在是不多……
想着这些,杨帆就说道,“跟他们说,让那人来跟我谈谈,如果他真有一个搞好红阳厂的完善思路,我绝不介意扩大对红阳厂的投资。”
红阳厂现在确实是启航的包袱,而且还是一个一时间甩不开的包袱。如果真的可以变废为宝,杨帆当然欢迎。
“好吧……”
叶清婉先是叹了口气,之后才无奈说道。果然,每个人都不简单!如果不是杨帆说明白这些,她一听这些人有解决红阳厂的办法,大概会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吧!
一想起这些,叶清婉再次叹了口气,然后抬头看向了杨帆。
二十岁的青年了!
相比她刚认识杨帆的时候,现在的杨帆已经成熟了很多。这不是外表上的……
单从外表上来说,几年的时间好像并没有在杨帆脸上留下痕迹,还是那样的阳光帅气,配上那挺拔的身材,谁看也都是一个极帅,极精神的小伙子了!唯一改变的大概只有那本来只是淡青色,有些柔软一些胡须的嘴角,如今看起来颜色深了不少,也坚硬了不少。
不过这让杨帆更增添了一些稳重。
到了现在,叶清婉才突然间擦觉,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虽然佩服可在概念中的还是个毛头小子的家伙已经彻底成长了起来……
……#……
启航的汽车配件厂的幌子并没有瞒住别人多久,根本没过多长时间,启航要进军汽车制造的消息就流传开了,虽然看起来启航已经势在必行,可这个消息依然让很多人不敢确认。
启航进入手机行业的消息传出来还不足两个月,所谓的生产基地还在纸上,整个项目用地还在平整之中,启航转过头就进入了汽车产业!
开什么玩笑……
不管手机,还是汽车,哪一个不是有着庞大市场,有着不低的技术门槛的行业,谁想涉足这两块领域都不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怎么可能说进就进,还是同时进入两个行业。
启航真当这些行业是他们家了!
想进就进……
“我们宁汽不是他们启航的家,想挖人就挖人!”宁汽的老总孟承直接在市委中就喊了起来,之前宁汽的底蕴也给了他这么做的足够底气,“一个月,短短一个月,启航已经从我们宁汽中挖走了七百多人……”
孟承恨恨的说道,启航挖人的动作还极为的精准,挖的都是那种骨干。技术上的,生产上的,设计上的……各个类别的都有,就把这七百个骨干搭配一定数量的人手,完全可以拉出一个中型汽车公司的骨架。
面对石岩,孟承也没太多的顾忌,“每天,我桌上最多的文件就是各种辞职报告!挖走的大多数都是我们的业务的骨干。再这么下去,我们宁汽的骨架就被启航抽走了……”
“这么严重……”
听到孟承说的严重,石岩也皱起了眉头,又想起了之前熊猫的抱怨,他们也是短短的一个月功夫,启航就从熊猫撬走了几百个业务骨干。
石岩之前明白启航肯定要挖人,其实他也是默认的……既然这些企业不会支援启航,启航为了打开局面去挖一些人也是很正常的,石岩也不想启航这两笔大投资泡汤,自然会默认。
当然,这个默认的前提是启航挖人是在一定限度上,既能让自己打起架子,也不能让熊猫,宁汽伤筋动骨。
这样启航获得的发展,熊猫,宁汽损失也不算太大,投资也成功了,对宁城市委来说,大家自然算的上皆大欢喜,可是他可没想到启航挖人挖出这么大动静。
一个月,从两个企业挖走上千人……
石岩并不是对工业完全不懂,如果这上千人是普通工人,对两个有着数万职工的集团来说也不算什么不能承受的损失,但关键是这些人都是业务骨干,这代表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否则,孟承跟周新怎么会这么气急败坏的找到他头上。
“我们宁汽的一线生产已经受到影响了……”孟承摆出事实说道。
被启航挖去的生产骨干很多就是那种靠技术吃饭的一线班组长,技术水平高,也有一定管理能力,不仅没有脱产,还负责相对重要,技术难度高的工作,也算是工人跟管理层之间的联系纽带……
这种人才的大量流失,肯定会影响生产。
见孟承说的眼中,石岩略有些不解的说道,“你们没有挽留吗?”
一听这个,孟承就苦笑道,“怎么挽留,待遇按照各人的水平开到现在的两,三倍,如果不是现在启航的前景不明,恐怕流失的人才更多……”
还有一句话孟承没说,现在启航前景不明,可是启航的前景不会一直不明下去……一旦启航的前景明了,那就是宁汽真正的麻烦了。不过这点也不用孟承来说,石岩自然可以想到。
工作差不多,待遇两三倍,如果再对未来没太多的担忧,这种情况下再谈什么感情那都是虚伪!
说真的,这个情况石岩听了也是一筹莫展……工资结构,那绝对是国企最重要的一部分,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平衡,哪是这么容易动的,尤其是大幅度改动。
就说去年,宁汽虽然在跃进,依维柯等车型上有一定的利润,可是菲亚特完全产生不了利润,如果这种情况下,给启航主要挖人的菲亚特生产基地增加工资,那只能从跃进,依维柯这些公司里抽调资金。
可是一个亏钱的菲亚特提高待遇,抽调资金的跃进,依维柯怎么处理?
只能提的更高……
启航可或许以承受这个代价,宁汽可以承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