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落第进士,若说对科举没有怨言也不可能,不过他只是过了发解,在省试就已落第,怨念没那么罢了。张源是殿试时被当殿黜落,引以为耻,
又偏激,行试便就极端起来。
与张源遭遇类似的其实是石延年,不过石延年生豁达,学问
,最后能把这件事
看开。
徐平敬完,桑怿上来也依样敬了两酒。
把酒喝完,四拱手而别,张源和吴久侠大步走进了漫天风雪里。
此时的科举制度,一旦在最后一步败下阵来,便就形同白身,回到家乡也没什么正眼看你。而对一个读书
来说,前面过五关斩六将,作为发解举子到了京城,也曾经见过皇上。虽然见的时候是
糟糟地几百
几千
挤在一块,跟赶集似的,被
讽刺为殿庭里班列怎么也整齐不了的,只有蕃
、骆驼和举
,但怎么说也是睹过天颜的。结果一旦落第,还要从
再来,有的家里穷的,连路费都是借来甚至是高利贷,根本无颜回去见家乡父老。
这时不像明清时候,一旦中举,有大把的来送钱给你。这时的读书
一过发解试,尤其是离京城远的地方,首先就是发愁路费。虽然成了乡贡,也会有
资助,但还比较少见。曾有个读书
过了发解试这后,去找亲朋借路费,求爷爷告
一圈下来,还没凑够一贯钱。这
以为耻,把那不到一贯钱挂在城门,誓言中了进士立即搬家。最后几乎要着饭到京城,一举高中,回家乡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举家搬迁。
这种背景,加上五代遗风,才会出张源这么偏激的物。老子一肚子才学,文武全通,竟然狗眼不识
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
雪越下越大了,鹅毛大的雪花,把风都已经停,天地间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徐平和桑怿站在雪里,看着前面两
的身影大雪里渐渐消失。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前面突然传来张源的高歌声,声音高亢而带着一戾气。
徐平听见这歌声,一下呆在那里。他熟读主席诗词,一句玉龙三百万实在是熟之又熟,当然知道主席的这一句化自前的咏雪诗。然而那时只记得这诗作者是无名氏,为历代咏雪名篇之一,却没想到在这里听见。
这个张源竟然是这首诗的作者?一个落魄到骗为生的落第举子作了这样一篇后世传诵的诗,却连名字都被后世懒得提起?
徐平也已经知道了此时的诗风与后世不同,此时尊杜甫为诗圣,而对李白并不怎么感冒,但也没说李白写得不好啊。
最少以张源的这一首诗来说,气魄恢宏,想象力惊,全诗无一个字及雪字,却把眼前的雪景写得淋漓尽致。
然而此时,能够写出这种诗的,只配在山间野庙,吃最便宜的瘴死的牛
,喝难以下
的私酿混酒,根本不
正经读书
的法眼。
徐平本来还规划等转过年来,好好读书应举,机会到了偷抄上两首后世的名诗词搏个名声。此时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诗出名是因为诗
的身份,纯想靠作诗让
赏识,那得等到死后几百年才行。
看着张源和吴久侠的身影在大雪里消失不见,徐平叹了气,他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这两个
绝不是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
物。
然而又如何?到了这个时代,这样的物必然还要碰到很多,能够名留青史,不仅仅是要才华,还要机缘巧合。不能碰到一个有点印象的就追着不放,那这一辈子也不用
别的
了。
要到很多年之后,徐平才知道这两个华州进士这次离开京城之后了什么,那时他才多多少少有些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