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台mm打过招呼,在指纹签到机上打了卡,肖烨在饮料机那里接了一杯奶茶,这才端着纸杯走向自己的工位。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
他是一家it媒体的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发新闻,发很多新闻。确切说来,就是盯着其他几家同行或者优质内容源的网站,发现有意思的新闻就ctrlcctrlv复制粘贴到自家网站上。这不是抄袭,这是转载。
传统纸媒也有转载,比如著名的《读者》就是专业的文摘杂志,这本发行量全球第四的“亚洲第一期刊”上面登载的内容都是从其他地方转载来的。不过受限于印刷发行的过程,纸媒间互相转载文章的速度和频率自然是很慢的,哪能像网络媒体这样,借助网络的优势轻松实现“分秒必争”的高速转载,经常出现搜索新闻标题在网络上找到几十篇同胞兄弟的情况。
电脑开机后,肖烨先是打开了自己负责的bp版查看了一下,接着就在新页面里登录了“蜜糖罐”网站。
蜂蜜是蜜蜂粉丝的昵称,所以蜜蜂官方创建的用户交流社区就取了这么一个稍显奇葩的名字。
因为是官方社区的关系,不但有官方客服,蜜蜂也经常在这里投放各种粉丝福利和预热消息,作为负责bp版块的专职编辑,肖烨自然不能放过这个糖罐子。
安卓占据七成市场份额,妥妥的世界第一大智能手机系统,苹果ios的市占率虽然只占有两成,但胜在盈利能力更高,照样活的滋润。
两强之外则是苦逼无数的第三阵营,拼命地争抢着余下10%市场份额。
在智能手机的“第三世界”里面,巨硬wp和蜜蜂bp两个小巨头联手瓜分走了超过8%市场份额,余下多个系统争抢最后不足2%的份额,自然是各种吃不饱,基本上很难看到逆袭为王的那一天。
所以肖烨他们网站就给这四大系统分别设置了专栏,并且设置了专职编辑。而其他系统自然就只能被忽略了,谁让你们用户少新闻更少呢?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bp的市占率略微低于wp,但是因为他们有另辟蹊径的循环租机业务加持,活跃用户数却是超过后者的,特别是在国内市场上更是当之无愧的第三大系统,人气甚至比部分安卓名厂还要高。
说道蜜蜂的手机回收,还得好好感谢一下英国好人arm。
大家都知道arm自己不生产cpu,而是把相关技术对外授权,由第三方厂商在其知道帮助下设计属于其自己的cpu,比如高通骁龙、联发科mtk、三星exynos、英伟达tegra和华伟麒麟等等移动处理器,他们都使用arm公版架构,区别只在于选用的cpu内核版本以及制造工艺。
而实际上,即使号称自主架构的苹果ax、高通krait、三星猫鼬以及蜜蜂蜂心,他们在cpu指令的层面依然是保持一致兼容的,不同的只是各自的执行效率。这是其作为arm阵营的一份子的义务,arm有权利和责任确保获得架构技术授权的厂商设计的自主架构能够继续保持兼容,这样才能保证arm的龙头老大地位,否则要是像开源安卓一样被各种“深度优化”就不好玩了。
当然,手机的处理器其实是整合了cpu、gpu、dsp以及isp、asp乃至基带等等多种处理器单元的多合一soc产品。
arm的强势地位也只是在cpu架构方面保持全球一统,但在其他芯片,尤其是gpu架构方面,他们的mali就没有这么大号召力了,苹果有御用powervr,高通有自家adreno,桌面显卡霸主英伟达也把自家开普勒gpu架构带到了移动芯片上,号称要给移动设备赋予pc级别性能,而蜜蜂也有独树一帜的cwgpu架构。
移动gpu必须掌握独特的“省电”技巧,在保持功耗较低、成本较低的前提下,尽可能高地提高用户可见画面的效果,比如采用更高效的纹理压缩技术,以及更偷懒的tbr分块渲染架构等等,各家gpu厂商因此有了各自不同的设计侧重点。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安卓游戏都会有ti数据包、高通数据包、女数据包的原因,那里面就是游戏开发商分别采用不同纹理压缩方案输出的游戏贴图文件。
英国想象技术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gpu公司,不但为苹果ax提供gpu技术授权,也为mtk等多家安卓系soc厂商提供技术授权。也就是说在cpu和gpu方面,苹果ax其实和安卓系soc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苹果不用第三方soc,也不对外销售ax处理器,才显得彼此泾渭分明。
直到马竞开办格林富彻公司推出循环租机业务,才算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他们也因为第一个吃螃蟹而获得了最大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把其他推出手机出租业务的跟风者遥遥甩在了后面。在应付完苹果的知识产权诉讼之后,正式收归蜜蜂旗下的循环租机业务如今已经顺利出海,在印度和东南亚以及非洲展开了业务,设备保有量更是因此突破5000万台了。
每一台投入循环租机的设备都经过仔细的挑选和处理,检修硬件清理翻新并刷上了特别版本的蜜蜂系统,对应的软件商店也经过特殊设置,有兼容问题的应用都被过滤掉了,可以确保良好的可用性和兼容性。
当初马竞拿出循环租机业务时,其他股东很多都是反对的,因为低至10元的月租款根本撑不起多大的营收规模,还要占用大量资金来维持庞大的机器规模,而且低价租机可能会削弱蜜蜂手机的品牌价值,影响蜜蜂手机销量,完全是得不偿失。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恰恰相反,一方面低价租机快速扩大了蜜蜂平台的用户数量,另一方面租机用户最终购买蜜蜂设备的转化率相当高。非但没有影响到自家手机,反而还为其培养了用户习惯。
在肖烨这个旁观者看来,循环租机最妙的地方还是在于,它让蜜蜂避免了低端机型的泥潭。
本来对于厂商来说,低端产品既可以圈到一批将来有可能贡献更大消费额的基础用户,还能够打击竞争对手避免其通过低端市场积累实力,同时大量制造销售的低端产品也有摊薄研发制造成本的功效。
不过在无数国内厂商加入手机制造行业之后,低端产品就变成了一粒毒药,低端产品用户对价格最为敏感,只能用价格战、性价比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手机价格倒是越打越低、换机速度越来越快,但早就变得无利可图。
即便可以把成本压力转给代工厂和供应链,手机厂商只需要做好品牌营销就可以了,但是轻资产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低端产品就算出了名牌,也是低端名牌,将来向上发展时会各种悲剧。比如作为山寨机和低端安卓幕后推手的联发科,就一直苦于“mtk=山寨机”的印象,无论把型号数字弄得多么巨大,也没办法扭转其低端便宜货的既有印象。
大体来说,蜜蜂手机一直卡在2000元上下这个中端价位上,除了当初的小西瓜千元机,以及现在小尺寸魔书迷ni平板,他们再没推出过低于1500块的移动设备。
不过中端也不是那么好混的,下面有越来越多的低端旗舰挥舞着“性价比”的大旗死命嘲讽,上面又有“加价上xx”的高端产品锁定价格天花板,突围之路自然只能是推出自家高端产品。只是这条路同样不好走,许多国产手机所谓的高端产品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最终沦为了笑柄。
蜜蜂c1全碳手机以及aqua全透明手机倒是妥妥的高端手机,只是这两款机器的销量非常低,并不能算是成功的高端机型。前者到现在只卖了不到400台,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