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荼同时笑道:“既是仙家机缘,当然妙不可言,可能是你将指点我们,也可能是因你之来,令我们兄弟有所获,这些都是说不定的事。请问随玉道友,你为何来到度朔之山?”
小九:“方才说过了,受先生指引而来啊,为修行中的经历与见证。”
郁垒和神荼对视一眼,同声道:“这度朔之山,乃非常之地,你们走在外间这条路上还好,但若穿过门户进树荫,那恐怕就非常
所能承受了。既然道友有游历之愿,便请
内一观。”
青牛叫道:“还有我们呢!”
郁垒已示意小九进山,神荼则转身道:“来者是客,你们自己愿意进来便请同游,但此山不比别处,须小心守护心神,亦不要惊扰此处神。若是感觉自己的元神受染,要及时收回神识,勿观亦勿惊。”
小九随着两位大神,穿过对耸的巨岩进了度朔之山的“内部”,走
树荫下,郁垒和神荼的身形就像两道影子一般消失了。但他们还在身边,依然能以神念
流,仿佛是于树冠笼罩的范围内无处不在。
浓密的树荫下不见天,很是
暗幽森,常
难以视物,但这也难不倒真正有修为的高
,可以元神感应代替寻常之五官,依然能将周围的
况看得清清楚楚。这里是
神的世界吗?可是连个鬼影子都没有,那些
神又都在哪里呢?
小九心中刚有疑惑,郁垒和神荼的神念便同时在他的元神中介绍道:“神无形,若失寄托之物,则很容易消散,而此树之叶适合
神寄形,服常树所聚拢的天地灵息也很适合它们的修炼,不必在
间以鬼神惑
。”
得此提醒,小九便展开神识观察那低垂如云的枝桠,他见到了那些神,或者说见证了很多
的一生又一生!
被郁垒和神荼带回度朔之山的神,皆是已能现形并在有意无意间开始修炼的,已经在
间惹了麻烦、将给自己或他
带来凶险,像胡桩那种
况他们通常是不理会的。
神无形,往往需要有物寄托,最常见的就是寄托在诸如神像等各种被膜拜之物上。
而服常树的枝叶,就是神最好的寄托之物。小九发现了不少
神,它们都寄托在树叶中,或者说树叶就是它们的身体。这株服常树与炎帝仙宫中那株不同,它如今几乎是不结果的,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一株树冠如垂天之云般的巨木,能笼罩住一座硕大的山峰,得有多少片树叶、能寄托多少神?当然不是每片树叶上都有
神,但从树下走过时,小九依然见到了不少。
们看见另一个
时,通常并不知对方在想什么、那是怎样一个
?但小九此刻感应
神的
况却不同。
神无形,寄托于服常叶中,就是临终的怨念所凝。有的
神已经渐渐从懵懂中回归清醒,回顾着自己的一生,所谓的神魂,就是这一生所有的心念。
的一生中经历了哪些事,有怎样的感受?每个
在渴望什么、悔恨什么、寻找什么,在这种状况下没有秘密。当一切都结束后,剩下的就是回顾,
生中有太多事,假如重来又会如何?有太多选择,假如决定不同又将怎样?有些事
假如未曾做过、另有些事
假如真的做了,那又将是怎样的
生?
凡此种种,纷繁无尽,在小九放开元神去感应那一片片树叶时,皆印他的元神中。这是很凶险的经历,往往会导致见知的混
,拥有了太多不同身份、不同
格的记忆,恐怕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楚了,这便意味着心神失守。
所以在进此地之前,郁垒和神荼才会有所警告。在上山的这条路上,小九经历了多少
的一生?而且每一位
神的念
,都不仅是它已经度完的一生,还包括回顾中种种重新的设想,一如白筐子曾经的大梦。
小九在感应这些神,却不能扰动这些
神,这也是郁垒和神荼的要求。郁垒和神荼在树荫下不现形,却也是无处不在,他们随时关注着小九的状态,若有意外可及时将之“唤醒”,并护持其元神,对伯益也一样。
伯益走了不到一小半,便主动收摄了心神,不再感应那些寄托神的树叶,他已知其中的凶险。而小九并不需要郁垒和神荼来唤醒,因为他一起保持着清醒,也就是清明的元神,就这么一步步向前行。
这座山若是换作平,可能半天功夫也就走上去了,但是小九却足足走了三个月!郁垒和神荼就静静地随行,谁也没有开
惊动他。
走在登山的路上,偶有树叶飘落,那便意味着寄托在叶片上的神消散。
神亦有寿限,就算得机缘能凝形寄物,通常也超不过原有的阳寿,就算修行有成,只要未突
九境修为,也不是寿元无尽,它们应该是重
回托舍新生去了。小九明显能感受到随着落叶飘下的解脱之意。
三个月后,他终于走到了服常树的主前,站在一根隆起于地表的树根上,转过身来道:“二位前辈,自从你们开辟度朔之山后,可有
神超脱
回,难道都如我所见的落叶吗?”
神荼解释道:“这六百年来,我兄弟俩带回度朔之山的神三千有余,如今这树中尚有八百一十六位
神寄托,花谢五十余朵,落果三枚。但迄今为止,无
修成九境,其实我兄弟俩也想再能有一位
神地仙为伴,这度朔之山中也不止仅有我们二
。”
寄形于树叶中的神,若是突
大成修为,则可在叶托处开出一朵花。但到了这个境界,基本上都恢复清明了,往往便主动转生而去,那花便凋谢了。若是突
了化境修为,开花之后便可结出一枚服常果。但若不得堪
九境,最终服常果亦会落
尘埃,这也有可能是它们自己的选择。
只有堪生死
回境、突
九境地仙修为,才可能落果凝形,成为可行走世间的九境
神修士,或者说那服常果便化为了它们可重新寄托的形体。这服常树既是它们寄托修炼之地,其实也是束缚它们的牢笼,只有修至九境才可脱身。
不论是落叶、落花,还是未成熟的落果,落地之后都会化散无存、重归天地灵息
这六百年来,郁垒和神荼带回了三千多神,但尚未等到一位
神修至九境。这许是因为
神修炼只艰难,但也不算什么意外,世间寻常的三千修士,也未必有一
能修成地仙。
再展开神识感应这一整株服常树,上面还有七朵花,至于果子是一枚都没有。而那七朵花,小九感应不到其中的神之念的,他方才感应到的只是八百零九片树叶。
小九又躬身行了一礼道:“二位前辈,我能否就在这树下闭关?”
郁垒和神荼又是一怔,只听青牛开道:“就让他在这里闭关吧,这也是缘法。”青牛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树下,而伯益早就停在了半路上。
郁垒和神荼又现出了身形,宛如树荫下的两道影,同声答道:“那就请道友在此闭关,我们兄弟为你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