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展开。当初朕听了你的说法后,吩咐朝臣们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查、论证,多次商议后,才决定施行的。春耕即将开始,今年南方各州县,特别是江南道,所有的官田计划改种水稻,江南的水稻种植面积预计比上一年要增加一倍左右,户部也正组织下派人员去指导耕种。若今年收成不错,明年鼓励百姓也种植水稻,并免费发放稻种,此举成功,当记你首功!”
“陛下,李翼当日只是夸夸而谈,并无任何实质的方案,若改种水稻成功,那也是陛下和众臣的功劳,”李业诩有些惭愧,自己只是说了一个想法而已,具体如何去执行实施,那还是要靠其他人,如何敢居功!
却听李世民接着说道,“你说的占城稻,朕在年后已经使人寻访,前些日子传来消息,真的在林邑找到了此稻种,如今已经在邕州试种,朕准备下谕让岭南道观察使多弄几块田试种,若真的试种成功,且产量高,生长期短,那将在南方水稻种植区大力推广!”
“陛下,真的?”李业诩也掩饰不住的惊喜,还真的找到了占城稻种。若真的全面推广种植占城稻,那整个国家的粮食产量必将上一个新台阶。
李世民却还未停住话题,继续说道,“朕已经让人斟酌着修改唐律,把男子婚娶的年龄降至十八岁,”李世民意味深长地说道,“粮食和人口,确实是困扰我大唐目前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你所说的‘民富则国强,国强则民更富’,朕也很认同此点,贤侄,你的目光可不是一般的长远啊。”
“这是我平时胡思乱想而来的一些念头,让陛下见笑了,”李业诩有些胆战心惊,最怕的就是李世民这样阴阳怪气地说话。
哪知李世民马上换了口气,“只要对大唐有利的建议,不论是谁提出的,朕都会细细考虑,”李世民心里,这些想法即使不是李业诩这个公候府的子嗣提出来的,他也会认真、仔细考虑的。
他不想放过任何一个人才,当日的马周何尝不是如此。
而李业诩听了李世民讲的这些,却在思索着,这当皇帝的,把这么多事儿都告诉他,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