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穿越莫贺延碛
清晨时分,玉门关外,李业诩所率的九个师约七万余人,二十余万匹战马,全部集结在关隘内外,只待侯君集下令后,就开拔进入莫贺延碛。更多小说 ltxs520.com
空闲的战马,还有牛羊等牲畜及高大的骆驼上,都是驮带着饮水和粮草。许多战马和牲畜上,有将作少匠姜行本和他所领的那几百名工匠这几个月来制作的储水用具,共计有上万件,可以携带大量的水,以供大军进入莫贺延碛时所用。
玉门关外那巨大的湖泊和河流,提供了足够的淡水。
这次在西北征用的三千匹骆驼,也有两千匹配置在李业诩所率的前军。
“贤侄,此行一定要小心,有什么情况,随时传回报!”神色凝重的侯君集对李业诩道。
说实话,大军能否安全走出莫贺延碛,侯君集也是没有底,但李业诩和其他部下所做的充分准备,让侯君集这位领兵主帅稍稍的放些心。
按事先制定的行进方案,李业诩率前面的九个师率先进入莫贺延碛,侯君集率领剩下的人马,还有大多数的辎重物资跟随在后面行进,前后两军相互呼应。
除了熟悉地形的契苾何力和他那些已经编入军中的族人,被临时编成向导团,走在大军的最前面外,瓜州刺史苏海政还征集了几十名多次穿越莫贺延碛的当地人作为向导,随大军一道行进。向导团成员加上护卫有千许人,他们的使命就是带领十数大军安全地越过这片沙漠地。
而在稍早前,牛进达所领的第四近卫师八千余人,还有三万左右的府兵,也已经启程,从莫贺延碛的东侧边缘,沿瓜伊新道,往伊州方向进发。
同时领左武卫将领职的将作少匠姜行本,和他的那些手下,也都随牛进达的第四近卫师行进。
“大帅请放心,末将一定会带着大军走出莫贺延碛,给予高昌一个突然的打击,直接取了柳中,扫清高昌外围,以待大帅抵达之日,即可对高昌城发动攻击!”李业诩对侯君集抱拳应道。
柳中为汉名,高昌及西突厥俱称之为田地城,是直接拱卫高昌城的门户。若从伊州过攻击高昌,沿途还有柳谷、可汗俘图、轮台等多座城,只有取得这些城后,才可以对高昌城发动攻击。
这几座城有大量的突厥和高昌士兵守卫着,每座城都建得高大雄伟,扼守着要道,易守难攻;而经莫贺延碛后,只要取了柳中,就可以直接攻取高昌城了,突厥的援兵,还有麹文泰布置的其他人马,都将成为摆设。而且从高昌近出兵,可以从背侧攻击可汗浮图和轮台,比从伊州方向攻击难度要小的多,这是大军冒险穿越莫贺延碛的原因。
“贤侄,此番出征,我大唐军队铁骑亘原野,金鼓动天地,旌旗几可憋日,长戟几可慧云,自秦汉后,出师西域之军,未有如此之盛也,我们一定打出我大唐王师的雄风来!”侯君集重重地拍了拍李业诩的肩膀,“我们过这片大沙碛,不能折损太多的人员,这一些,都要看你的了…”
“大帅请放心,我们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一定能顺利地通过莫贺延碛的!”李业诩几乎吼着道。
“出发!”侯君集下令道。
随着侯君集的命令,玉门关上锣鼓和号角声响震天地起来,已经休整几天恢复体力的将士们,都翻身上马。
前导团的千多人已经缓缓地往那片沙黄和草绿相间的沙碛地行进。
契苾何力及他的一部分族人,还有瓜州刺史苏海政招募的几十名向导,行在队伍的最前面,向导团后,是李业嗣所领的第一团将士。
将士们排成五列纵队,跟随在契苾何力所领的向导团后面行进。
出了玉门关外约十里后,即进入沙碛地。
西北的沙漠景色还是很壮观的,数十上百年来烈风吹过,将沙漠中的流沙堆成各种形态的沙山沟壑,那些泛着金黄色的细沙,布满了整个天地间,在沙漠大风的梳理下,像水纹一般向着远处延伸。
“难怪人们要将这样的景色称作沙海,”骑在青骓上的李业诩用望远镜看着各方向的情况下,不禁感慨道。若是来此地旅行,这样的景色一定会让人赞叹,但要征服这像似绵延到天际的沙漠,还是有些让人望而生畏的。
大自然的力量真的是人力所不能抗拒的,如此秀丽壮观的景色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沙尘风暴的洗礼,一场大风后,谁也不知道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一些没看到过沙漠的将士们,乍看到满眼流沙组成的各种奇妙景色,也都忍不住欢呼起来,而一些远征过大漠的官兵们,对这些雀跃的伙伴们有些不屑,并告诉他们,再走一段时间,每个人都会对这些景色生厌的。
果然,只是半天过后,那些原本兴奋的士兵们,就对给他们行进带来很多不便的沙石产生了憎恨。
除了在较平缓及硬实的沙地上,是骑在马上走的,上下一些较大坡度的沙石山时,怕战马滑倒或者受伤,都是下了马牵着走。士兵们行走在一些背风面松软的沙坡地里时,一不小心会连靴子都陷入沙子中,要同伴帮忙才可以脱身。
虽然在行前,每名士兵都曾得到过上官的吩咐,要他们行进时候扎紧靴子的上沿,以免沙子掉进靴子里,但靴子里沙子掉进来的情况还是免不了,几乎每个人都有发生过,一些懒得将靴子里沙子倒出来的士兵们,在行走一段路后,脚上都被沙子磨起了泡,走着路都生疼,也影响了行进的速度。
随着往沙漠深处推进,看到的的绿色越来越少,几天后,只能看到一些稀疏的植物,大多都是矮的骆驼刺、沙冬青、沙葱之类的,越往沙漠深处,这些植物出现的也是越来越少。
随着环境的恶劣,还有景色的单调,士兵们的热情在慢慢地下降,到后来行军都变成了一种意志的坚持。
大军在沙漠中行进了几天,每天的行进距离在五十里左右,情况都还不错,没有遭遇到复杂情况。
行进的时间还是按契苾何力所说的,尽量安排在晨间和傍晚,还有夜间。中午时分,尽量安排将士们扎营休息。
虽然行军时间大多选择在清晨和傍晚,因吃不消环境倒下的士兵还没出现,但各师传报上来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一些士兵没有听从出发前的命令,口渴时候大量地喝水,不但使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还使得本可以使用十天左右的自备水,三天就喝完了。
水不足,这是个困扰大军的最大问题,李业诩再次严令,要各部严格传令下去,合理饮用自带的水,尽量做到节约,口渴时候不能大口豪饮,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口渴感消失后,即不再喝。
这样的事,在平时看起来是小问题,但在沙漠中,就是大问题,多一天的存水,有时候能挽救许多人的性命。
水的问题最让李业诩头疼,除士兵的饮用水外,还有那就是战马的用水,所带战马数量多,马的饮水是个大问题,虽然携带了数量可以说非常庞大的饮用水,每名士兵还各自带了十天左右的自备用水,但数十万匹的战马,每天消耗的水还是在李业诩的预料之外。
进沙漠,在牲畜的选择上,战马明显就不如骆驼,骆驼可以十来天不喝水还可以撒着腿跑,但战马一天不给水喝,就不行,为了保证这些战马在出沙漠后还能驰骋征战,必须得保证给他们足够的食物和饮水。
战马不像人一样那么容易指挥,牛羊也一样,这些牲畜行了一阵后,一喝起水来都是拼命的,不喝足还不肯罢休。
在沙漠中寻找水源就成了迫切的问题,作为向导的契苾何力等人,都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