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服务小姐听后很开心的笑了笑。
徐岩峰又道:“我们也是做生意的,对这板栗露很感兴趣。你估计也没吃饭呢,不如这样吧,坐下来一起吃,顺便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板栗露。
服务小姐思索了一下,说道:“我们不能吃客人饭的,你要想了解,我站着跟您说就行。”
任何行业都有规定,徐岩峰也不便勉强,说道:“那好,你再帮我们拿几罐板栗露。”
很快板栗露拿来后,点的菜也开始上了,服务小姐便和徐岩峰说起了板栗露厂的发展史。
宋百乡一直都不富裕,在长颈县是最穷的乡,就算在全省来个大排名,估计也脱不了倒数后三名。
不过前几年宋百乡来了个农业专家队,说宋百乡的山适合种板栗。于是专家队介绍了种板栗的经验后便走了。
当时专家说的很好,乡民都很意动。可是专家一走,乡民又开始打鼓,害怕万一没种好,折了本怎么办。
于是乡里想再把专家请回来,给乡民说说。可这种专家会主动来,但你请却请不来。他们主动来,是因为带着任务,需要走访多少个乡。可他们一走,你再请,他们肯定不会再来这种穷乡僻壤了。
专家请不来,乡民都不敢种,乡里也着急。这时候,一个叫宋朝强的乡民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结果真像专家说的那样,几年后板栗大丰收。宋朝强也靠着种板栗赚了一大笔钱。
于是第二年,只要有地的村民全都种起了板栗,想学宋朝强发财。
可结果不用说,按照市场规则,超过90%的乡民都赔了个底掉。
因为产出的板栗太多了,根本卖不出去了,最后只能砸在自己手里。
但是宋朝强还是赚了一些,因为他前一年卖板栗认识了一些熟户,这些熟户买走了他大部分板栗。可还是有一部分货压在了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