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后,百姓拥护其后人成功复国的例子。(注3)
注1:一开始还有冒失鬼叫赵旉“陛下”的,结果立刻受到了贬斥,这不是授人话柄吗?如果“谋逆”的罪名坐实,而不只是现在的“目无君父、拥兵自重”,朝廷出兵就将无所顾忌,那对目前还没完全准备好的卫军可是很不利的。而且赵旉若真的自立为帝,但父子之间就彻底反目成仇了
注2:虽然理论上赵旉的钱就是王府的钱,但他为了避免出现分配不公的情况,对自己用钱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进行管束,虽然算不上特别节俭,但至少杜绝了奢靡和浪费,省下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便杜绝了赵旉因为私人感情而额外赏赐的行为,从而令王府中人一心一意将事情办好,而不是整天只想着如何拍上面的马屁。
注3:其实当时欧洲的领主大多贪婪无耻而又残暴不仁,这在当时众多的文艺作品中都有精彩的描述。不过欧洲本来国家就多,当时实行的又是分封制度,如果一块领地就算作一个国家的话,只怕上万个国家都有,这样品一多,出现一些特例,实在是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