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之际,老太太手上的好些人都给了二爷,这些都是她亲自调教了许久的,能力忠诚都是一等一的,可惜只有八人。不过若运用得当,作用怕是不小。
梳洗罢,两人一道去给老太太请安。
他们新婚的住处是一所三进的宅子,本来童豁然是想买个四进的,可惜时间太紧,看了几个都不满意,再想到以后多半是在云州居住,就不想费那个了。
因为二爷新婚,老太太直接住进了二爷这边。当然,只是小住几日。待这事了,她仍要回去侯府的。
老太太没有为难杨宜,给了她一对白玉的镯子,说了些让她早日开枝散叶的吉祥话,留着他们吃了早饭,才教他们回去自己的院子。
云州大捷,明远皇帝的封赏也于年前颁布,童豁然得了个正五品的宣抚使司同知,实缺。其中不乏总兵杨明英在其中使了一把力的原因。
再者就是童豁然自身的原因,这位大龄青年的情况摆在那呢,人家都快二十六了还讨不着媳妇,他这皇帝是不是该关心一下其实就算他不指婚也没人敢说啥,但谁让他每年都兴致b0b0地接合了不少青年才俊,怎的轮了他童豁然,便无人可指这不是明摆着他看不起童豁然嘛。再怎么样,人家也是为朝庭出了不少力呢,这回还立了大功。
当然,他也可以随意地给他指门人家,但童豁然那个情况,谁敢与他结亲呀。可皇帝指婚,自然是指个嫡nv过去,哪家的庶nv有那么大的脸面敢叫皇帝指婚但哪户官员家的嫡nv不是捧在心上的宝贝哪里愿意给他糟蹋了。
真指了婚,指不定要落下多少埋怨呢。以后谁还敢让他做媒而且,据他的密探得到的消息,展家老将军展博远准备上折子请他为外甥童豁然指一门亲事。
展家已经许久未开口要过什么了,他这皇帝若连这点要求都不答应,难免叫人心寒。他还指望着展家给他守住云州呢。所以明远皇帝那叫一个心烦啊。
所幸,那人生大事叫童豁然他自己解决了,皇帝他老人家才不管他娶的千金还是丫环呢。反正他不用心烦了。明远皇帝满意他的识趣,一时间,龙心大悦,大手一挥,正五品的宣抚使司同知就落在了他头上。
青娘疑惑,“老太太,你把春雪冬梅给了二爷,为何独独留下碧菡”碧菡模样出挑,日后给二爷当个通房也是好的。
“碧菡是个心思重的,给了老二迟早是个祸害。我虽然希望老二家能开枝散叶。可我也知道,家和万事兴。况且然哥儿他们刚新婚,正蜜里调油呢,我要是在这横ch一杠子,老二媳妇心里不满是一定的,保不齐连然哥儿都要埋怨我。徒惹不快,何必呢。再说了,若男人真想纳妾,nv人拦是拦不住的,我又何必急巴巴地去当那bng打鸳鸯的坏人”老太太淡淡地道。
“还是老太太想得明白,可为何”
“你是想问为何我让人在亲家母面前嚼舌根的事吧”
青娘点头,既然老太太都明白,为何还让人在亲家母面前嚼舌根呢
这事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童家下聘后,二夫人的嫁妆都是二爷私下里一手准备的,连带丫环婆子一起。可二爷却未准备有出挑的丫环充作贴身丫环,日后备作通房。杨家寒门小户,加上时间太过匆忙,亦未想到这一层。杨宜也被尤妈妈管着,自然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成亲那天,老太太安排了两个人说起了通房的事,恰好让林氏听见。料想待二夫人三朝回门之时,林氏会和她提起这事吧。
“再怎么说,我和老二媳妇隔着一层,随便塞人进然哥儿屋里都会让她不愉。不如叫亲家亲自与她说,亲家是她的至亲,总不会害她,她也能听得进去。”
“听是听了,但估计不会照做吧”听着老太太刚才的分析,她觉得二夫人不会真听了亲家的话给二爷找个通房,多半是推了的。
“我的目的不在于通房。人都有个劣根x,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懂得珍惜。我只是让她知道,还是有人会和她抢然哥儿的,让她紧张然哥儿,待他再好一些。”
“老太太为了二爷,真可谓用心良苦啊。”青娘感叹。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开始,双更
、第二十九章
从老太太的院子里出来,夫妻俩直接回房。
二爷吩咐了青叔几句,没一会,就见青叔拿着一叠账本似的东西过来。
“这是咱们家庄子及铺子的账本,以后就劳烦夫人了。”二爷示意青叔将账本交给夫人,待青叔退下去后。
杨宜接过,好地看了最上面的账本一眼,并不急着翻阅。
二爷转身,于北面的暗格处取出一榻纸张,递给杨宜,压低声音道,“这是咱们家的房契和田契,最下面的是银票,只是明面上的,你拿着,充作宅子里的开销。嗯,还有部分银子被我藏在暗处了。”
杨宜拿着这薄薄的一叠纸,只觉得这份信任重俞千斤,她涩涩地开口,“你就那么相信我”
“傻丫头,咱们是夫妻,要一起过一辈子的,我不信你还能信谁”二爷的大手安慰地m0m0她的头,不忍见她如此,二爷难得地开了个玩笑,“不过这些银子咱们得好生经营啊,要不然亏了,以后孩子要跟着咱们喝西北风的。”
杨宜白了他一眼,“乌鸦嘴”
“这些房契和田契你仔细收好,账本你ch0u空看看,一会我得出门一趟去见个朋友,不懂的地方待我回来再与你说。”
听闻他要出门,杨宜忙叫人安排了马车。见他穿得单薄,不赞同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去拿了件暗青se锦缎厚披风。
“外面不b家里,还是穿厚实点好。”
二爷心中一暖,笑道,“从军之人哪里就怕这点子冷了想当初,我们还在冰天雪地下打过赤膊c练呢。”不过他却微微低子,让她将披风系上。
下人来报,马车已备好。
临出门前,二爷仔细叮咛自家小媳妇,“午饭我怕是不能回来吃了,你叫厨房多做几个你吃的菜,要多吃点知道不你太瘦了。”多长点r,m0起来才舒服。
她很瘦吗时下的姑娘都长这样好不“嗯,我知道了,你赶紧出门吧。”先应下来再说,做不做那是后面的事了。
待二爷出门后,杨宜让尤妈妈把宅子里的丫环婆子管事小厮叫了上来,认认人。重点自然是和那些管事见个面,大致地知道这些管事分别是管哪一块的。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少人心里打鼓,以为夫人这是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了。
不管此刻他们是沉稳还是慌张,也不管他们是怎么坐到管事的位子的。没有十足的把握前,杨宜是不会动他们。是驴是马,到时候出来溜溜就知道了。她现在不了解,手上也没有人可用,就让他们维持原样好了,省得她胡乱折腾弄得一团乱,达不到目的反让他们轻视。
说了几句场面话,杨宜便让他们散了。这样反而让这些管事忐忑了,夫人这把火没放出来,他们时刻不敢放松自己啊,谁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人呢还是夹紧尾巴做事吧。
回到屋里,杨宜拿起账本来看了一下。铺子有三个,大记米铺、洪兴布庄,平楼铁铺,她随意看了看,收益都不是很好,米铺还好点,每年还有近千两银子的进账,但布庄和铁铺收益就少得可怜了,只有两三百两。
她记得童府有些香料铺子、酒楼、银楼都是挺赚钱的,每年没少为童府搂钱,可他们二爷那是一个都没分到啊。